盒小馬黑科技:5秒鐘取餐背後是50萬行代碼
盒小馬給早餐市場帶來了新變化——走過、路過、早餐袋順手帶過,全程最快5秒鐘。
據瞭解,盒馬新開發的網訂櫃取智能系統,代碼總計超過50萬行。用技術研發人員的話講,這套智能系統的研發過程像是在“搭積木”,整個研發過程只有20多天。
手機下單10秒鐘,取餐最快5秒鐘。怎麼能讓消費者在訂餐取餐上花最少的時間?算法和調度系統發揮了作用。
盒馬技術研發人員曹海濤介紹,通過運算分配,早餐加工員會知道,什麼時間加工哪一份、什麼早餐是最合適的,即“確保消費者拿到時是剛出爐不久”,這樣加工者不用等顧客,顧客也無需為加工等候,大數據和算法決定了彼此的高效。
“從科技上講,盒小馬也是應對今年的疫情而生的。”曹海濤説,無接觸交付是盒小馬的另一功能特點。早餐加工者和消費者隔被一排自提櫃隔開。避免兩者之間接觸、交互。一旦出現疫情,會極大減小傳播和擴散的幾率。
“網訂櫃取智能系統研發出來還是比較輕鬆的。”曹海濤介紹,整個研發過程更像是在“搭積木”,在盒馬,研發人員會做出一個個的智能模塊,包括商品、導購、交易、履約、餐飲加工、店倉作業、自提配送等等,這套智能系統,相當於多個模塊的拼接,達到最大程度的優化。再連接一體化作業終端和自主POS,一套智能系統就做成了。
也正因為這種模塊化新業態的快速搭建,才保證了盒馬在新零售領域持續不斷的創新力。但“輕鬆”不代表工作量小,據瞭解,這套智能系統前後涉及的代碼,一共超過50萬行。
董凌甬是盒小馬技術研發團隊項目統籌人,他還講起一個邊爬山邊做代碼的段子:有一次休假期間,他正在瑞士少女峯爬山的過程當中,突然接到電話,説代碼可能出現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他立刻插卡連上WiFi熱點,開始在半山腰做代碼,20分鐘之後,問題搞定,他繼續爬山。
自提櫃裏也有“細節”,保温櫃中,熱食所在的環境是65℃左右,“低於這個温度就會滋生細菌。”目前,盒小馬有40多個品種的餐食服務,未來,計劃根據“健身愛好者”“三高人羣”等不同羣體,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早餐套餐系列。為達到極致的便利,盒小馬正在研發“刷臉取餐”功能,到時連手機都不用掏。
據盒馬技術團隊介紹,目前,智能自提系統的應用還不算廣泛,但已逐漸興起。隨着盒小馬數量的增加,一年內,預計可為1000萬人次的上海民眾提供快速、營養的早餐。
盒馬已經將這個系統的軟硬件技術輸出、普惠給行業,包括逸小兔、星巴克等等。用科技來推進上海早餐的智能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