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國產激光雷達廠商,誰能成為下一個“博世”?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科技

2014年夏天的一個清晨,李一帆走進老闆辦公室説道:“我要辭職創業了。”

彼時,清華畢業的李一帆已獲得伊利諾伊大學博士學位,在硅谷某知名公司擔任首席工程師,從事機器人運動控制的研究。

作為智能機器人領域的專家,李一帆辭職歸國,踏上了漫漫創業之路。他與兩位來自斯坦福的合夥人攜手創辦了禾賽科技,角逐激光雷達。

在美國硅谷,當時一家名為Velodyne的激光雷達企業,幾乎壟斷了所有汽車OEM與自動駕駛公司的訂單,是業內當之無愧的霸主。

此時,中國激光雷達市場還留存空白。

2020年1月7日,禾賽科技獲得博世集團和光速聯合領投的C輪1.73億美金,刷新激光雷達行業單筆融資紀錄。

“以前每個人都會告訴你,做汽車創業公司是沒有出路的,結果特斯拉崛起了。”在接受億歐汽車專訪時,禾賽科技CEO李一帆説到。

製表人:億歐汽車商業分析員 王瑞

當談及何以吸引博世投資時,李一帆給出了答案:“雖然出貨量還不夠大,但我們的產品一定是性能最好、技術最領先的產品。”

落户上海6年,禾賽科技先後發佈了40線機械激光雷達Pandar40、固態激光雷達PandarGT、自動駕駛多傳感器融合套件Pandora......業務覆蓋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無人駕駛物流車等多個領域。

行業變天了

車載激光雷達不是新鮮事物。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日產汽車就曾開展過關於可控制車輛間距的激光雷達的研究,但彼時行業聲量十分有限。

直到2010年,行業變天了。

一夜之間,自動駕駛成為汽車行業最炙手可熱的前沿領域,激光雷達作為自動駕駛感知層的關鍵零部件,吸引了中外各界的強烈關注。

憑藉音響起家的硅谷公司Velodyne,在2016年剝離了激光雷達業務,成立了新公司Velodyne LIDAR,一度佔據全球絕大部分的車載激光雷達市場。

自2013年至2015年創業潮至今,中國車載激光雷達創業公司不斷髮力,不僅奪回了中國的市場份額,更在全球範圍內享有聲譽。

製表人:億歐汽車商業分析員 王瑞

最初,禾賽科技是一家做激光氣體遙測系統的公司。在李一帆眼裏,禾賽科技懷揣着以機器人技術改變世界的夢想。

“傳感器與機器人密不可分,”李一帆認為,傳感器是一切外部世界的信息進入機器的必經之路,就像機器人的眼睛,“它能幫助我們探索未知的世界。”

因此,當車載激光雷達逐漸成為禾賽科技的重要業務時,一切都合情合理。

特斯拉Autopilot的橫空出世,與“新四化”的浪潮到來,使得汽車從單一的交通工具,逐漸向移動智能空間轉移。若要實現高等級自動駕駛,具備極高探測精度的激光雷達不可或缺——它是汽車的眼睛。

激光雷達的車載應用,形成了一片獨特的增量市場:車載激光雷達市場。據TMR數據,預計2026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將達到20億美元,期間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5%。

製表人:億歐汽車商業分析員 王瑞

規則被修改了

依託寬廣的車載激光雷達賽道,禾賽科技實現了“掛檔加速”。

在創始團隊歷經一年多的數十次迭代後,禾賽科技於2017年4月發佈了40線激光雷達Pandar 40。得益於專為自動駕駛優化的佈線,該產品能以40線達到83線傳統激光雷達的角分辨率,掃描結果非常接近Velodyne的64線激光雷達的點雲質量,且在機電特性、體積等方面佔據優勢。

這部分歸功於禾賽科技沒有循規蹈矩地將線數規定為2的整數冪。

“這並不是一個必須遵守的定理。”李一帆清楚地意識到,市場上之所以只有16、32、64線數的產品,是因為Velodyne最早定義了產品形態。

如今規則被禾賽科技修改了。

以Pandar 40為節點,禾賽科技迎來快速成長,自2017年起不斷提出新品,出貨量與市佔率持續提升,成為激光雷達國產化的代表。

禾賽科技創始團隊/禾賽科技官網

“不論是美國、歐洲還是在國內,我們在客户羣體、尤其是最頂尖的客户羣體中,口碑是最好的。”李一帆向億歐汽車表示,禾賽科技的產品可靠性、服務、後續產品競爭力等不遜色於外國廠商。

這得益於禾賽科技“降維打擊”的策略。

中國製造業“苦低端久矣”。中國公司進入高端製造業,大多從低端產品入手,在“國產替代”的過程中逐步積累技術、資金與市場,最後向上滲透。

這種方式容易上手,卻不易精通。以中國車企為例,自主品牌早年大多依靠低端車型起家,在經歷20多年發展期後,無不囿於高端化困境。

禾賽科技選擇另闢蹊徑,其首款產品即是高端產品,意欲佔領頂級玩家市場後,再“降維打擊”中低端市場。這一策略後來也的確助其中低端產品贏得了大量的市場。

“預研一代,開發一代,成熟一代”,這是禾賽科技的研發思路。在10款80分的產品與1款95分的產品之間,禾賽科技選擇了後者。

禾賽科技激光雷達產品/禾賽科技官方

技術為王

“如果我們的價格被迫上漲,那麼我們就要保證產品性能足夠領先。”李一帆直言,如果大家的產品半斤八兩,在硅谷供應商和上海供應商之間,美國客户一定會選擇硅谷供應商,“沒有任何理由。”

李一帆告訴億歐汽車,激光雷達行業目前仍屬於早期。但若能實現大規模應用,雷達成本將迅速下降,這還需要幾年時間。

但李一帆對於“5年之內降到200元”這種結論持保留態度,甚至覺得説這話的人“有點不負責任”。

當前,一顆機械激光雷達的價格高達上萬美金,量產“上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短期內實現大幅降本並不現實。

製表人:億歐汽車商業分析員 王瑞

依靠自研團隊,禾賽科技已經構建了產品“護城河”。

據悉,禾賽科技聚集了光學、精密機械、模擬電路等多個領域的研發人員,其中不乏來自斯坦福、伊利諾伊等高校人才,這使得禾賽科技能夠緊跟行業技術前沿、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

“我們在中美兩國的業務量是差不多的。”李一帆向億歐汽車透露。

目前,禾賽科技在海外擁有一眾客户,遍佈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的70座城市。美國加州DMV公佈的獲得無人駕駛公開道路測試牌照的公司中,超過50%已經是禾賽科技的客户。

疫情為禾賽科技的海外業務帶來挑戰。

“無論是什麼因素,我們必須直面,”李一帆對於禾賽科技面臨的形勢有清醒的認識,“但我不相信,這些事情會在本質上改變客户的決策。”

以禾賽科技某位美國大客户為例,李一帆坦言,對方選擇禾賽科技時主要考慮技術領先性,“當產品性價比等處於優勢時,以商業利益為考量,客户們仍會選擇禾賽科技”。

結語

目前,全球自動駕駛滲透率仍然處於低位。特別是L4及以上高等級自動駕駛,滲透率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間。據IHS數據,預計2030年,高等級自動駕駛滲透率將達到10%,2040年將達到50%。

製表人:億歐汽車商業分析員 王瑞

自動駕駛的新機遇,讓禾賽科技未來可期。業內的主流意識是高等級自動駕駛離不開激光雷達,其滲透率一旦提高,車載激光雷達的市場將更加廣闊。

“如果你做的技術代表未來,解決的是核心矛盾,那麼你應該長線樂觀,而非悲觀。”李一帆對未來充滿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