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璟璟
7月6日,人社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佈9個新職業。除了發佈新增職業外,此次還發布了部分職業發展出的新工種。“互聯網營銷師”職業下增設了“直播銷售員”,人們熟知的電商主播、帶貨網紅們有了正式的職業稱謂。(北京日報)
自從數年前相關部門開始啓動對“職業分類大典”的修訂工作以來,“新職業”的涵蓋數量和擴容速度,都在明顯提升。這一方面表明,市場的巨大活力,以及各類新興業態爆發出的創新能力;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官方之於動態化的職業更迭現象,保持了更大的敏感和包容。
梳理近年人社部公佈的“新職業”,大體都能夠發現,其通常都是對於既有事物的事後追認。換而言之,是市場出現了某一新職業,並形成了相當規模的從業羣體之後,官方的名錄才對之加以確認,這是一個民間先行先試、自發創造的過程。如果説,過去納入《職業分類大典》才算是一份正經工作,才能獲得相應的體面身份、資源傾斜和待遇保障,那麼在現今的語境下,這個層面的“效用”已顯著弱化。
既然沒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公眾為何還會對人社部發布“新職業”保持極高興趣呢?這顯然是因為,這是一個絕佳的觀測窗口,可以用以來理解現實的就業結構乃至社會生態。成為官方認可的“新職業”,要麼是“夠大夠強”,比如説電商主播,已然成為人數眾多、影響力巨大的行業人羣;要麼就是代表了社會的新需求、進步的新方向,諸如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信息安全測試員等等,均屬於此類……這種種信號,對於就業擇業仍是有參考價值的。
其實,不管是電商主播、帶貨網紅,還是叫“直播銷售員”,稱謂的變化,絲毫無礙於其職業本質。但也應該看到,官方的認可,對於拉抬特定職業的社會地位,對於展開後續的培訓和規範化管理,都提供了便利。進入人社部的“正式職業”名錄,本身就是對有關從業人員成就的高度肯定。將新職業、新工種納入官方的職業分類大典,不是為了考證發證也不是為了授譽加勳,只是如實記錄下這個創意無限、豐富多彩的時代罷了。
“帶貨網紅”成了正式新工種,這是新業態的新興就業者,成全了官方的職業名單。可以預見的是,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勢必將會繼續衍生出更多的新職業,隨着相關名錄更新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多,個體價值的實現,必會獲得更大空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