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積極健康的網絡直播空間需要大家共同建立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科技

我國的網絡直播發展至今已經超過一個時代。如今,隨着主持人、明星、企業甚至地方政府的不斷加入,直播帶貨如火如荼,給整個直播行業帶來新生機。然而,揭開直播行業的華麗外表,我們會發現粗俗、暴力甚至涉黃的直播內容依然如毒瘤般頑固存在。

隨着對網絡直播監管力度的持續加大,直播中的違法違規現象有所減少,但粗俗暴力、侵犯隱私、打色情“擦邊球”、傳播低俗信息等亂象仍然屢禁不止。前不久,某直播平台的一位網紅在直播期間大罵網友,其語言不堪入耳。視頻流出後再次引起社會軒然大波。不僅如此,記者還通過調查發現,有些直播內容惡俗、帶有低級趣味、甚至充斥負面教育意義,而這樣的直播觀眾數量少則也有上萬人,其中還不乏未成年人。試問,這樣的直播內容能給社會帶來什麼好的影響?

據瞭解,國家網信辦曾會同相關部門對多家主要網絡直播平台的內容和生態進行全面巡查,其中一些網絡直播平台因為存在傳播低俗內容等問題被約談。然而,包括被約談平台在內的一些直播網站,低俗涉黃問題依然存在。

為了加強對互聯網直播服務的管理,我國早在2016年就頒佈了《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其中第3條就規定,互聯網直播服務應堅持正確導向,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維護良好網絡生態,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成長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儘管有相關部門及相關規定的約束,但網絡直播粗俗、暴力、涉黃的現象依舊存在,這是什麼原因呢?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户規模已經達到5.6億,佔網民總數的62%。在如此龐大的流量吸引下,一些平台利慾薰心,甘願鋌而走險,觸碰國家法律紅線。一些違法違規的網紅,即使受到平台“封號”處理,也能很快“改頭換面”在其他平台繼續上線撈錢。從監管角度來説,在“流量至上”“吸金至上”的影響下,平台監管疏漏、甚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就為一些素質不高、別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機。

數據顯示,我國已有數億網絡直播用户,其中還包括未成年人。粗俗、暴力甚至涉黃直播內容如果不加制止將給社會的發展帶來巨大危害。

首先,粗俗、暴力、涉黃等直播內容將誤導普通網民、特別是未成年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輕則染上不良行為,重則形成錯誤的導向。第二,粗俗、暴力、涉黃等直播內容將干擾和侵蝕正常的網絡秩序和社會秩序,挫傷人們靠知識、技術、能力、學習、創業、勞動的成才致富夢。此外,粗俗、暴力、涉黃等直播內容會觸及和侵犯正義及道德的底線,違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誠信和良知。記者看到,在某個直播過程中主播進行語言暴力時,在線觀眾不僅不去制止,反而起鬨、刷禮物,以示支持。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明顯相悖的。

如今是自媒體時代,人人都能做主播。網絡直播平台的入駐門檻較低,所以主播素質魚龍混雜,這就要求網絡直播平台不能“利”字當頭,要把社會效益,尤其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意識放在第一位,必須落實好主體責任,通過技術等手段對直播內容加強監管,對粗俗、暴力、涉黃等直播內容及涉事主播採取“零容忍”。另外,廣大網民也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決抵制粗俗、暴力、涉黃直播內容,對直播中的違規違法行為勇於揭發和舉報。

隨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隨着人民的需要從物質文化需求發展到美好生活需要,隨着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國的文化建設也將提升至更高層面,肩負更多的使命,而健康積極的互聯網文化作為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一部分,也將承擔相應的使命。因此,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目標,我們必須嚴格對互聯網直播的內容進行把關及監管,根除直播毒瘤,早日建立起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直播網絡文化,維護良好的直播網絡生態,營造風清氣正的直播網絡空間。(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