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匱乏,價格太高,這是最近兩年公眾輿論給蘋果貼上的標籤。然而,就是這樣一家被唱衰的公司,市值卻屢創新高。在去年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后,不到一年的時間,蘋果公司市值已經逼近2萬億美元。
剛出爐的第三財季數據顯示,蘋果淨營收為596.85億美元,同比增長11%,超出了之前分析師的預期。此外,蘋果第三財季淨利潤達到了112.53億美元,同比增長12%。財報發佈後,蘋果股價上漲10%左右,市值超過了1.8萬億美元。進入2020年後,iPhone銷量增長很快,這拉昇了蘋果的股價和市值。
從財季數據上來看,蘋果正在修正之前犯下的錯誤。去年,蘋果公司CEO庫克曾對外表示,iPhone定價確實太高。為此,iPhone 11的入門價是5499元,比上一代便宜了近千元。再加上一些渠道的讓利,iPhone 11在一些渠道的優惠幅度已經高達上千元。如此大的優惠之下,iPhone 11銷量增長迅速。
重新調整iPhone的售價,嘗試把一些新技術應用到手機上,這都是蘋果做出的一些改變。從財報上的一些數據來看,蘋果目前已經擺脱了銷量下滑的危機。如果單純從利潤上來看,iPhone降價後蘋果公司的利潤仍保持着小幅增長的態勢,這意味着蘋果的盈利水平再次提升。
一直以來,蘋果的利潤都是最高的。在手機行業,蘋果一家公司的利潤佔整個市場利潤的近7成,近乎是壟斷了整個行業的利潤。相比之下,華米OV這四個國產手機品牌,銷量佔國內手機銷量的7成以上,單個品牌的利潤卻不及蘋果的五分之一,着實尷尬。
透過蘋果最近兩年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蘋果2020年營收和利潤的大幅增長,並不是技術創新在驅動,而是iOS生態價值的不斷釋放。財報數據顯示,第三財季蘋果服務營收 131.6 億美元,同比增長14.85%。由此來看,圍繞iOS生態的服務已經成為一項經營支柱,因為服務收入佔總收入的22%左右。
相比之下,國產手機廠商目前仍舊靠賣硬件賺錢,華為利潤率最高,大約在13%左右,其他手機廠商的利潤率不足10%。顯然,國產手機廠商與蘋果在利潤上的差距還是蠻大的,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眼下,被唱衰的蘋果市值已經逼近2萬億美元,蘋果在手機行業的優勢更加突出。反觀國產手機,雖然也推出了高端手機,但銷量太慘了,只有華為Mate和P系列的銷量能夠達到千萬台的量級。所以,國產手機如果無法在高端手機市場立足,與蘋果競爭就無從談起,這也是國產手機中華為手機利潤高的一個原因。
國產手機要想在市值上追趕蘋果,一是銷量要超越iPhone;二是生態價值能夠與蘋果競爭。就現狀來看,很多國產手機品牌只能算是一個組裝廠,蘋果既有自主研發的芯片,還有自主研發的iOS系統,未來還要做基帶芯片。再看國產手機,只有華為一家廠商有自主研發的手機芯片,還有wifi芯片等。為了提升競爭力,一些國產手機品牌開始在快充功率、攝像頭數量上做文章。
對於消費者來説,拼快充功率,比攝像頭數量,PK屏佔比是很難提升手機體驗的。在手機硬件遭遇創新瓶頸的情況下,粗暴的堆硬件參數難以得到消費者認可。蘋果業績和利潤再創新高,靠的是提升用户體驗,而不是噱頭式的營銷。所以,國產手機要想在市值上超越蘋果,單純靠大功率快充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