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奕被薇婭、李佳琦遠遠甩開,如涵的危機早就開始了
張大奕與阿里“太子”蔣凡的桃色新聞在過去幾天受到大量輿論討論,隨着各方的冷處理,熱度在漸漸回落。
持續受到負面影響的,是張大奕持股的如涵。4月17日,如涵控股盤前跌11%,開盤後股價一度下跌超過8%。截止2020年4月20日盤後,如涵股價跌至3.48美元/股,總市值跌至2.93億美元。
作為曾經的知名網紅,張大奕最高光的時刻莫過於一年前。
2019年,同樣是一個春暖花開的4月,如涵控股正式赴美上市,成為國內首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網紅電商。同時,張大奕也從網紅轉型成為企業高管、擁有了如涵CMO和股東的標籤。
張大奕很幸運,成為初代淘寶電商網紅裏最具商業價值的一個,但正因為起步於網紅經濟的野蠻時代,她並沒有想象中的強大。
壞口碑在漸漸發酵。和蔣凡的桃色新聞出現後,張大奕的負面信息不斷,有網友評論,“第一次聽説張大奕是因為服裝質量問題,第二次是打版CPB,第三次是當小三。”
自如涵上市起,張大奕帶來的營收就佔據了公司營收的一半以上。張大奕和如涵一直是共生共榮的關係,任何一方受損,都會波及整體。
但張大奕沒那麼紅了,在直播帶貨的浪潮裏,她沒能脱穎而出,而被薇婭、李佳琦遠遠甩開。
如涵也漸漸被時代拋棄了,自始至終,它都沒能培養出第二個張大奕。在直播電商如火如荼的當下,它也沒能培養出能獨當一面的帶貨主播。
作為上市公司,它的生存現狀堪憂。在最近的事件爆發之前,危機就一直存在,故事還要從一開始講起。
1
“張大奕的時代”
“身在城鄉結合部,心在巴黎時裝週。”在紀錄片《網紅》中,張大奕被安排在第一集出場,説出這話時,她正走在杭州望江東路一帶的“網紅聖地”,朝着鏡頭露出了“張大奕式”的笑容。
這部紀錄片裏,頻繁被引用的台詞是,張大奕喊出的“2016年絕對是張大奕的時代”。
2016年是網紅經濟的爆發元年,這一年,“羅輯思維”投資了papi醬、虎牙以一億天價簽約遊戲主播Miss、喊麥之王天佑爆紅……網紅不再只是具有關注度、話題性的流量大户,人們從中看到了吸金能力、商業價值。
相比這些網紅代表人物,當年的張大奕並不遜色。或者説,她人生最高光的時刻,比這裏面的每一位都要更早、更耀眼。
早在2015年8月,淘寶在上海舉辦的一個圍繞“紅人電商”的主題論壇,不少業內人士是被張大奕吸引來的。他們對這次活動最大的期待之一,就是見到張大奕。
從這時起,張大奕已經從一個模特、微博紅人,成為淘寶紅人電商的標誌性人物,是網紅電商變現中最引人矚目的案例。
張大奕的電商變現故事起始於2014年夏天。馮敏(現任如涵創始人)找到當時27歲的張大奕,邀請她為自己的一個淘寶店鋪做模特,但當時在新浪微博上擁有近30萬粉絲的張大奕,已經有了自己開淘寶店的想法,她看中的是馮敏手中的開店資源。
最終,張大奕和馮敏合作新開了一家淘寶女裝店鋪“吾歡喜的衣櫥”,馮敏的團隊幫張大奕做粉絲運營、開店和組建供應鏈,“吾歡喜的衣櫥”一年時間就獲得淘寶服裝品類銷量冠軍,創造出單店上億的年銷量。而後馮敏被稱為“張大奕背後的男人”。
張大奕早就不滿足於做個網紅,之後她漸漸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向女企業家轉型。
2016年,如涵控股和張大奕合資成立了杭州大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後稱大奕電商)。如涵控股(後稱如涵)在大奕電商中控制51%的股權,張大奕(本名張奕)則佔股49%。
張大奕又任如涵CMO,並給如涵帶來了巨大營收。如涵財報顯示,“網紅孵化 網紅店 導流變現”成為其主要經營模式。而2016年如涵4.45億營收中,張大奕貢獻了2.28億。
在如涵內部,張大奕的角色尤為重要。根據財經天下雜誌報道,每個想加入如涵的紅人,在接受完沒有任何不良記錄的背景調查後,還要接受如涵的網紅選拔委員會的投票,張大奕擁有投票權。
憑着張大奕的光環,2019年4月,如涵成功在美股上市,成為網紅第一股。據如涵招股書,公司CEO馮敏持股27.51%;張大奕持股15%;阿里巴巴通過淘寶中國控股持股8.56%。
在美國納斯達克,張大奕穿着白色西服和黑色打底衫,拍照時,她唇角上揚,手上豎着大拇指。比起網紅,更像是一位幹練的女企業家。
當時的她不會知道,這次高光時刻後,面臨的是沉寂。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外界的質疑將朝着她和如涵迎面撲來。
2
最早直播,卻輸給薇婭和李佳琦
這兩年,張大奕的名字被提及的次數漸漸少了。
曾經無數MCN機構希望“複製張大奕”、無數淘寶網紅都在奮力成為“下一個張大奕”,現在張大奕這個名字漸漸被“李佳琦”“薇婭”取代了。
2019年被稱為直播電商元年,抖音快手等短視頻渠道崛起之時,初代網紅張大奕和“網紅第一股”如涵卻異常沉寂。她深耕在淘系,卻錯過淘寶直播,這是很多人意料之外的結局。
張大奕在2016年就試水過淘寶直播,當時淘寶直播為完成冷啓動,找到了明星、頭部淘女郎和網紅店店主等,為其造勢。
2016年6月20日,張大奕淘寶直播了兩小時,成交額近2000萬人民幣,客單價接近400元,觀看人數超過41萬,在當時已經算是成績不錯。
當時張大奕並不看好直播,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直播有點累”,表示“比拼時長的直播模式會讓大家產生審美疲勞,我覺得雙十二之後,這個模式會有改變,因為直播的轉化率在降低。”
同一時間,同樣是淘女郎、曾在淘寶開店的薇婭,也加入了這一新興領域。2016年5月19日,當時只是無名小卒的薇婭開啓了人生的第一次直播,她什麼也沒賣,只是純聊天,當天觀看人數只有5000多人。
兩者的差距慢慢拉大。
2017年,薇婭以2500萬的預計收入、近200萬的粉絲數量,成為淘寶達人收入榜單的第一名。這份榜單一共列舉了十位達人,但張大奕並未進入榜單。
到了2019年,淘寶直播帶動的成交規模達千億元。當年3月,張大奕找到李佳琦,李佳琦用10秒賣出了1萬支她旗下的洗面奶產品。9月,張大奕才在微博宣佈要直播帶貨。
在薇婭和李佳琦大放異彩時,曾經輕視淘寶直播的張大奕漸漸表現出力不從心。雖然不斷追趕,每當遇到大促活動,張大奕提前三天線上直播,每天花費3、4個小時進行活動預熱以及產品展示,但差距已經無法挽回。
2019年“雙11” 預售當天,薇婭熱度值55576萬,位列第一,李佳琦熱度值33658萬,排名第二。張大奕雖位列第四,但熱度值不到3000萬,差距十分懸殊。
在過去幾年,淘寶的資源和策略明顯向電商直播傾斜,隨着淘寶官方的扶持越來越多,薇婭、李佳琦漸漸崛起。
網紅領域的競爭現實且殘酷,張大奕不再是淘寶帶貨第一人,這一頭銜被薇婭與李佳琦接過。
不僅是張大奕,如涵也沒能趕上直播帶貨的風口。
如涵直到2019年才正式成立直播新業務部,組建了十人左右的團隊,去挖掘主播進行簽約,並幫助現有網紅導入流量。
據消費日報報道,截止2020年初,自2019年7月把直播作為單獨的事業部成立之後,如涵控股旗下深耕直播的紅人只有十多位。
2020年3月,如涵與快手聯合推出了快手主播招募計劃,這次如涵主推的是温婉,但截止發稿前,温婉在快手上的粉絲總量僅為200多萬,也只開展了兩場直播。
隨着更多MCN依靠着抖音、快手等新的流量平台崛起,更顯得如涵在這些新渠道的業務並沒有太多聲響和突破。
3
如涵股價暴跌,張大奕再難成“成功女企業家”
張大奕一直是充滿野心的。
曾有媒體問她,“三五年後,你希望粉絲對你有何種新認知?”
她的回答是:“過氣網紅變成一個企業家,或者是商人,有銅臭也沒關係。”
張大奕並沒有那麼害怕“過氣”,更讓她無法接受的,可能是成為一個失敗的企業家或商人。
現實卻是,張大奕已經不再是那個當初在美國納斯達克滿面微笑的“成功女企業家”。她最擔心的事情正在發生,隨着她的過氣、如涵的飽受質疑,雙方的形象都在崩塌。
自如涵上市,股價便一直跌個不停。
上市首日,如涵控股開盤價為11.5美元/股,開盤即跌破發行價12.5美元/股,收盤股價大跌37.2%,市值跌至6.49億美元,成為上市首日表現最差的中概股之一。
2019年10月,美國多家律師事務所對如涵發起集體訴訟,其聲明稱如涵(納斯達克證券代碼:RUHN)招股説明書中存在虛假、誤導性聲明或未披露的信息,導致其IPO後股價一路下跌,損害了投資者利益。
之後,如涵控股曾連續4個交易日下跌,總市值也一度跌至4.9億美元以下。
這次張大奕和蔣凡的緋聞曝出後,當天如涵股價盤前一度大跌近10%。截止2020年4月20日盤後,如涵股價跌至3.48美元/股,總市值跌至2.93億美元。
如涵市值跌跌不停,消失的還有張大奕15%持股之下的個人財富。
張大奕負面事件的影響也透露出,沒有新一波突圍的網紅,是如涵最大的焦慮。
如涵控股CEO孫雷希望如涵的紅人結構像“金字塔”一樣更豐富立體。實際情況卻是,張大奕難以被複制。
雖然如涵在不斷吸納更多網紅,但張大奕仍以一人之收益支撐着如涵。
如涵招股説明書顯示,2019財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成交額GMV)的53.5%來自於張大奕與如涵控股共同成立的涵奕電商,如涵的主要收入依舊由張大奕帶來。
張大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近年來,她遭受的質疑越來越多。
服裝質量和美妝產品抄襲,是最大的兩個問題。
早在2016年,多名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曝出張大奕上新的新品服裝質量不佳,宣稱“絕不鑽毛”的羽絨服實際上“跑絨嚴重”。
服裝質量問題,實際上是淘寶網紅店鋪的常態,而張大奕銷量排名前列,也成為被投訴的重災區。
美妝產品抄襲發生在2018年。當時張大奕在微博宣佈將進入護膚品領域,推出一款自己研發的洗面奶,她還將這款洗面奶和日本高端品牌CPB的一款洗面奶進行對比,表示,“感覺原版CPB洗後的水潤感低於新版”。
實際上,這款產品在設定上有抄襲CPB洗面奶的嫌疑,一時之間,張大奕“打版”CPB的質疑甚囂塵上。
之後,張大奕刪除了原微博,並通過媒體回應,“做美妝跟做服裝不一樣,不能拿以前那套營銷做事(服裝企業常用‘打版’),首批洗面奶(公測)是5000單,爭議發生後的第二天我們就進行了返單,發生這事後,很多員工一度挺擔心的,士氣也很低迷。”
洗面奶質疑一直未平息,但張大奕沒有放棄美妝店鋪,陸續推出了粉底液、眼影、面膜、口紅等多款產品,但抄襲質疑始終未止。
張大奕已經成為如涵的一顆不定時炸彈。
在渠道上,如涵也漸漸勢弱。如涵的網紅大多以微博起家,但是在微博以外,抖音、快手、淘寶直播漸漸成為最掙錢的三個流量渠道。
如涵錯過了直播電商這個風口,入局時已是一片紅海,目前如涵還在嘗試階段。
如涵還在商業模式上努力轉型,選擇從網紅電商向網紅經紀轉型。
如涵目前正在輕資產運作,一邊增加簽約網紅數量,向其他品牌和店鋪輸出網紅賣貨和廣告服務。另一邊,則不斷關閉網紅店鋪,降低運營成本。
隨着負面事件的影響和股價的持續下跌,如涵轉型的速度,是否能及時挽回市場信心,還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