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20邊緣計算企業排行榜

由 欽慶敏 發佈於 科技

  5G時代的到來,如車聯網、工業控制、4k/8k高清等各產業所產生的數據量將迎來爆發式增長,這對計算設置帶來了實時性、安全性等多方面要求。而邊緣計算,則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抓手。

  因邊緣計算不需上傳數據到雲或集中數據處理系統,而是在數據源的附近實時進行處理和分析數據,從而極大地縮短了響應時間,並能夠有效減緩網絡壓力。尤其是在應對數據量過大、距離較遠的情況時,傳統網絡架構下的帶寬不足以滿足現實所需響應效率,而在設備與雲端中間的邊緣設備則通過近距離處理有效跨越了時間與距離的障礙。

  尤其是“新基建”政策驅動下,隨着我國5G建設進入規模化部署階段,5G概念所包含的三大場景,即增強移動寬帶業務、海量機器通信和高可靠低時延,都將依賴於邊緣計算的能力。因此,説5G時代也將是邊緣計算的時代,一點也不為過。

  邊緣計算 X,釋放場景化應用潛力

  從細分市場的維度,邊緣計算可以分為運營商邊緣計算、企業與物聯網邊緣計算、工業邊緣計算三大類。2016年底,由華為、英特爾、ARM、軟通動力等60餘家成員單位成立的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在北京成立。聯盟成立初衷在於推動“政產學研用”各方產業資源合作,經過三年多的協同推動,聯盟會員數量達到271家,邊緣計算已經從產業共識走向了實踐階段,尤其是在工業製造、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多個領域有了規模應用。

  機器人自動化一直以來都是製造業的核心技術之一,隨着工業機器人的普及與推廣,機器人的商業價值除了在於機器人本身的競爭力外,還在於場景的適用性。由新松研發的工業機器人邊緣計算控制器測試牀,一方面為了實現應用功能和運動控制功能的解耦,另一方面為了提高機器人的接口能力和計算能力,使機器人能夠便捷地完成與周邊環境設備的數據交互,邊緣計算控制器被規劃為應用集成平台,用户可以在這一平台上加載新松提供的工藝包、數據監控模塊等,也可以自行設計和開發工藝流程,從而使工業機器人擁有了更為廣闊的應用場景。

  智能電網是電網發展的必然選擇,作為實現電力公司和智能電錶之間雙向通信的架構,由華為、朗新科技、科陸電子聯合開發的AMI(AdvancedMeteringInfrastructure)測試牀,利用PLC-IOT、邊緣網絡技術以及大數據分析,基於雙向高速通信的智能計量,能夠遠程讀取電錶數據、實時收費、分析線路損耗統計、完善用户管理系統,進而實現高效運行。AMI為電力機構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目前,尼日利亞最大的配電公司IIKEJA電力物聯網採用的就是華為寬帶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PLC-IoT;華為提出以eLTE-IoT作為AMI的核心,由此的eLTE-IoT技術參數更是被寫入了《墨西哥國家工業通訊法案》。

  隨着用户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定製化產品成為新的潮流,芯片也不例外,從芯片設計到用户的應用終端,正是邊緣計算的用武之地。2018年,嘉楠科技自主研發成功量產了全球首個7nm芯片及全球首個RISC-V商用邊緣計算芯片勘智K210,實現了由ASIC芯片到商用邊緣計算芯片的過渡。這與其計劃創建的AISaaS平台可以説是相輔相成,平台建成後,將提供包含軟硬件及算法的整體服務,實現為不同物聯網場景需求的量身定製。本質上仍在於其主要戰略中的“AI服務”,邊緣計算作為強有力的工具,未來,還將應用到嘉楠科技的智能零售和智能駕駛領域中。

  作為工業互聯網IT和OT融合交匯的關鍵點,邊緣計算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實現計算、網絡、存儲等多維度資源的統一調度及優化,通過與雲計算、網絡協同聯動,打通雲、邊、網、端等關鍵環節,進而拓展平台收集和管理數據的範圍和能力。在5G應用的催化下,5G 邊緣計算已經成為運營商網絡和邊緣能力開放的重要通道與載體,驅動未來商業模式的創新演進。

  產業合作是邊緣計算的發展基礎

  近年來,華為、思科、聯想、浪潮等公司紛紛在世界移動互聯網大會(MWC)上展示出各自在邊緣計算技術上的實力。華為與聯通一起發佈了Cube-Edge邊緣雲平台,浪潮、中興通訊發佈了適用於邊緣計算的新型服務器……除此之外,一些在邊緣計算佈局較早的企業,則瞄準了5G場景下的機遇,試圖實現彎道超車。

  比較典型的如網宿科技,其主營業務為互聯網內容分發與加速(CDN),而邊緣計算的本質其實就是小型的數據機房,在傳輸架構設計及運營方面,邊緣計算與CDN關係極為緊密。2017年,網宿科技的CDN市佔率為40%,在全球部署了超過1500個CDN節點。藉此,網宿科技向邊緣計算業務拓展可以説是水到渠成。2018年,網宿科技聯合北京郵電大學共同發起成立了“邊緣計算與網絡系統聯合實驗室”,並將公司社區雲項目變更為“面向邊緣計算的支撐平台”;隨着5G商用的日漸成熟,加速邊緣計算在更多垂直行業實現解決方案及應用的快速落地的訴求愈發強烈,2019年,網宿科技與聯通共同成立了邊緣計算合資公司;同年,在中國鐵塔邊緣數據中心暨FSU動環監控服務交流會上,網宿科技聯手鐵塔智聯發力5G時代下的邊緣計算等關鍵技術應用,旨在推進5G生態全方位創新。

  萬億級藍海市場加速爆發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邊緣計算概念的三十餘家企業大多仍處於研發與初步應用的階段。有相關機構預測,到2023年,將有超過半數的部署IT基礎架構的新企業處於邊緣而非企業數據中心,而如今,這一比例還不足10%。換句話説,邊緣計算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除了如網宿科技這類對邊緣計算早有佈局的企業外,另一邊,隨着2017年國內CDN市場進入牌照時代,已有超過180家廠商在2018年9月之前得到了可經營CDN業務的牌照。這其中不乏對邊緣計算虎視眈眈的後起之秀,比如網心科技和雲帆加速,之所以稱之為後起之秀,一方面因為二者本身的硬實力——網心科技的母公司是迅雷,雲帆加速的前身是快播。網心科技曾在2017年底上線了火爆一時的玩客雲,而云帆加速則繼承了快播的共享CDN平台“流量礦石”,並申請了有關專利。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關鍵的,作為小型CDN服務器,網心科技與雲帆加速的產品能夠為其他用户或機構提供緩存,實現網絡加速,可以説,二者都具備同時玩轉C端與B端的市場的能力。

  邊緣計算市場規模正在以超過30%的年複合增長率快速增長,甚至被列為2020年十大戰略技術趨勢之一,隨着計算資源從集中式雲向分佈式邊緣的擴散,新的應用和機遇將不可預計。

  結語

  面對廣闊的藍海市場,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我們當前所討論的邊緣計算還處於初級階段。但是從實踐的角度來講,部分應用已然超越了理論,並加速實現落地,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聯繫起與邊緣計算同根同源的雲計算的發展歷程,從概念的首次提出到如今被廣泛運用,也不過十餘年。技術的指數級發展,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快,而任何一種顛覆世界的創舉,其“邊緣”的進化都是微不可知的。

  【排行“i系列標準”統一詳細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