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國產芯片彎道超車,北大教授研究20年,成功突破半導體的瓶頸

近段時間,美國加大對華為的打壓力度一事已經眾所周知,表面上看,美國打壓的是華為,事實上美國卻是想壓制中國半導體領域的崛起,從而維護自己在全球半導體行業的主導地位。目前來看,筆者認為如果不想繼續受制於人,就只有堅持自研這一條路可以走。

但在被美方限制的情況下,中國科技公司自研芯片難如登天,畢竟連中芯國際想要從ASML處購入一台EUV光刻機,都被某些國家從中阻撓。不過,提升芯片製造技術,並非只有利用高端設備精進工藝這一個方法,改善芯片的原材料,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芯片的性能。

這一點業內人士想必都有所瞭解,而中國的科研團隊更是未雨綢繆,早在二十年前便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如今終於傳來好消息。5月下旬,北大教授團隊成功突破了半導體的瓶頸,研究出了一種可以替代提升高純度硅晶片的半導體材料——碳納米晶體管,而這一研究成功也登上了國際頂級科學期刊《科學》。

據瞭解,這一新材料是在性能方面能夠超越同等柵長硅基CMOS的晶體管,或純度超99.9999%的碳納米管平行陣列。這意味着,此後芯片的原材料可能會由硅基改為碳基,而這類碳基芯片不僅性能更強,而且製作成本低,甚至可以節約30%左右的功耗,實用性遠超硅基半導體。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從硅基芯片的製作工藝方面突破可以提升芯片性能,但如今硅基芯片的製作工藝已經被開發到3nm,2nm幾乎是極限。想要繼續往下突破,難度比改善芯片的原材料還要大,正因如此,一旦北大教授研究團隊的成功能夠投入商用,國產芯片將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此外,據筆者瞭解,集成電路原材料的創新,一直以來都是全球半導體領域的前沿技術,目前很多國家都在這方面遇到了瓶頸。而中國北大教授團隊,則率先打破了這一瓶頸,提前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這也會為國產芯片的彎道超車帶來更多的信心和底氣。

有了“國家隊”的幫助,筆者相信我國半導體領域在不遠的將來會衝破西方的技術封鎖,而中國半導體企業,也將不再受西方掣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00 字。

轉載請註明: 為讓國產芯片彎道超車,北大教授研究20年,成功突破半導體的瓶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