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飛:打造“供應鏈即服務”的數字化新模式|隱形冠軍·華工講堂

■編者按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給製造業企業帶來的影響重大而深遠。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陳春花指出,在商業進化的歷史上,驅動增長的根本動力是技術創新,其中最重要的創新是所謂的“通用技術”,而“數字化技術是下一個‘通用技術’”。

數字化轉型不僅是企業的信息化,更是解決企業數據治理、戰略設計 、組織變革、機制創新等一系列難題的重要路徑。那麼,數據時代,製造企業如何擁抱數字?廣東製造業隱形冠軍(南海)研究院邀請華南理工大學五位教授,從運營管理、生產製造、質量管理、供應鏈、營銷管理五個方面,解讀製造企業的數字化路徑。


■專家簡介

葉飛: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入選者、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

核心觀點

1.數字化供應鏈顛覆了供應鏈的傳統串行結構,眾多跨行業主體構建的複雜、動態的網狀式結構,有利於供應鏈系統高效地、快捷地整合資源來實現用户需求。

2.“供需匹配、供需雙贏”應是企業邁向數字化過程中的一個“指引”或者“目標”。

3.製造龍頭企業數字化供應鏈的構建已有成效,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搭建供應鏈服務,即“供應鏈即服務”新模式

4.形成以重點製造龍頭鏈主企業為主導,上下游中小企業相配套,第三方物流公司,高校科研機構與銀行金融機構等相協同的佛山乃至華南地區供應鏈產業合作與創新生態圈至關重要。

葉飛:打造“供應鏈即服務”的數字化新模式|隱形冠軍·華工講堂

網狀的數字化供應鏈:

跨行業多主體協同創造價值

南方日報:數字化供應鏈是現代數字技術與供應鏈模式的密切融合,那麼一個數字化供應鏈的基本構成要素是什麼?

葉飛: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推動下,數字化供應鏈與智能製造的結合能夠實現產品的需求預測、產品開發、採購、生產、銷售、服務全過程端對端的無縫銜接,精準匹配和供給需求,從而極大提升資源整合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創造新價值。

目前,供應鏈管理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在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印發《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指出要“以供應鏈與互聯網、物聯網深度融合為路徑,創新發展供應鏈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打造智能化協作的智慧供應鏈體系”。商務部[2020]111號文進一步提出“加快推進供應鏈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

數字化供應鏈是現代數字技術與供應鏈運營各個環節的深度融合。一個數字化供應鏈的基本構成要素包括:以客户為中心,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跨部門、跨組織的協作,供應鏈中的信息流、資金流與物流高效整合。

南方日報:數字化供應鏈與傳統供應鏈相比有何不同?

葉飛:數字化技術顛覆了供應鏈的傳統串行結構,轉變為由眾多跨行業主體構建的複雜、動態的網狀式結構,這種網狀式結構有利於供應鏈系統可以高效地、快捷地整合資源來實現用户需求。

例如,數字化供應鏈生態圈就是一種典型的網狀式結構,在這種網狀式結構中不僅有傳統意義上的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而且還包括第三方物流公司、税務、海關、工商、銀行等原本不直接相關主體機構,它們協同為客户創造價值。

葉飛:打造“供應鏈即服務”的數字化新模式|隱形冠軍·華工講堂

數字化下精準匹配:

“透明”信息有效破解“牛鞭效應”

南方日報:供應鏈管理的目標是為了實現供需匹配、供需雙贏,在您看來數字化供應鏈能如何幫助製造企業實現這一目標呢?

葉飛:需求的動態多變性與供應的不確定性使得供應鏈管理中經常會發生供需不匹配現象,給供應鏈企業帶來了巨大損失。

數字化技術可以更好促進供應鏈精準供需匹配:

第一,是基於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等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以精準地分析用户偏好與行為,從而可以更準確預測市場需求;

第二,在產品研發設計環節,數字仿真、3D打印等數字技術為供應鏈協同研發創造條件,可以更高效、快捷地設計出符合用户需求的產品;

第三,在生產製造環節,物聯網技術、數字製造等技術的應用讓供應鏈生產製造效率更高,可低成本高效率地按用户需求進行定製化生產;

第四,在倉儲與配送環節,基於大數據技術、自動化倉儲系統等可以更好地優化庫存,更高效地進行貨物分揀與制定更佳的物流配送路徑;

第五,在分銷環節,互聯網等數字化技術可以打造“透明的、無界的”全渠道供應鏈系統;

第六,數字化技術能有效降低傳統供應鏈中的“牛鞭效應”(“牛鞭效應”是指供應鏈上的一種需求變異放大現象,當信息流從最終客户端向原始供應商端傳遞時,因無法有效地實現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級放大,導致了需求信息出現越來越大的波動),讓信息在供應鏈中變得更為“透明”,從而使供應鏈上下游夥伴間協作更為順暢,進而大幅度降低供應鏈中的庫存,更有效地實現供需匹配、供需雙贏。

南方日報:在企業邁向數字化過程中,數字化供應鏈扮演什麼角色?

葉飛:通過實現供需匹配,企業將可獲得超越其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並實現供需雙贏。因此,“供需匹配、供需雙贏”應該是企業邁向數字化過程中的一個“指引”或者“目標”,也可以説“供需匹配、供需雙贏”是檢驗供應鏈數字化成效的一個指標。

供應鏈數字化過程可以簡單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企業內部數字化,打通內部流程,破除各職能部門的“信息孤島”現象;二是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的數字化,有效連接資金流、物流與信息流;三是基於數字化技術構建產業供應鏈生態圈。因此,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按“先易後難,先內後外”原則分步實施供應鏈數字化。

葉飛:打造“供應鏈即服務”的數字化新模式|隱形冠軍·華工講堂

邁向數字化供應鏈時代:

佛山中小企業需打破“信息孤島”

南方日報:當前,佛山或是華南地區製造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建設情況大致如何?

葉飛:十多年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尚處於初級階段,表現在供應鏈上下游夥伴間的信息共享水平低,供應鏈協作程度較低,供應鏈“牛鞭效應”嚴重,庫存水平居高不下,物流運輸成本遠超同期的歐美等發達國家製造企業。

但經歷了十多年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VMI(供應商管理庫存)、CPFR(協同規劃、預測與補貨)、信息共享、“拉”動式供應鏈管理、大規模定製、精益供應鏈管理、數字化供應鏈管理等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思路、理論與方法已在我國很多大型製造企業落地生根,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

佛山是全國重要的製造業生產基地,也是目前國家唯一的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佛山製造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説代表了我國製造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在佛山地區,既有諸如美的、維尚傢俱等具有全球最為先進供應鏈管理水平的大型製造企業,還有更多供應鏈管理水平較為初級的中小製造企業。

南方日報:具體而言,佛山中小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上存在哪些問題?

葉飛:我認為佛山乃至華南地區的中小製造企業在促進創新、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面發揮着關鍵力量,但近年來隨着原材料、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以及國內外形勢的變化,給企業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帶來了不少問題。

第一,中小企業在各自細分領域深耕細作,為大企業、大項目和產業鏈提供配套產品和服務,但供應鏈體系中存在信息孤島、數據割裂、數字化基礎設施薄弱、上下游企業缺乏協同計劃等問題突出。

第二,處於不同供應鏈環節的中小企業難以實現跨鏈和跨行業供需匹配。如此次疫情,中小企業迫切需要產業互聯網生態平台為他們提供供需信息及時準確、物資調配協調的機會和途徑,助力其復工增產。

第三,部分核心零部件以外資品牌為主,如芯片、壓縮機、變頻模塊等,涉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物料較多,且部分為獨家物料。這樣一來,就造成採購週期長,供應鏈中斷風險等高風險。

對企業而言,短期對策可採取減少單源依賴,縮短採購半徑,增強供應鏈彈性。長期而言,應加大核心零部件研發投放,提升自主研發能力;針對一些共性的“卡脖子”技術組建產學研戰略聯盟,提升供應鏈中核心零部件的自給能力。

第四,資金鍊斷裂。此次疫情讓中小企業經營環境面臨更大壓力和挑戰,今年以來廣東省破產企業數量居全國首位。中小企業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可以在實現降本增效的同時,將真實交易場景數據傳遞給供應鏈龍頭核心企業和金融機構,以方便快捷地獲得供應鏈融資服務。

葉飛:打造“供應鏈即服務”的數字化新模式|隱形冠軍·華工講堂

更快速的資源整合:

借力龍頭鏈主打造供應鏈創新生態圈

南方日報:對於當前製造企業要從傳統鏈式供應向數字化供應鏈轉型時,您認為最需要突破的關鍵是什麼?

葉飛:未來一二十年,將是中國製造業由大變強,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當前,龍頭企業作為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先鋒,數字化供應鏈的構建已有成效,在供應鏈平台上已積累了豐富的外部互補資源,以及統領多方資源高效協作的經驗。

在這些實踐的基礎上,可進一步搭建技術水平高、集成能力強、行業應用廣的產業互聯網生態平台,開放共享供應鏈智能化技術與應用,促使這些供應鏈平台從僅僅支持自身原有核心業務,升級成商業化、模塊化的跨行業按需組合的供應鏈服務,即“供應鏈即服務”新模式(指藉助類似雲平台的架構,將各類互補方資源模塊化、甚至虛擬化為“即插即用式”的服務組件,高效滿足多樣化的客户需求)。

由此,能夠更好地促使這些平台資源發揮更大的價值,實現資源要素的高效整合和精準匹配,進而助力中小企業突破資源侷限,這對促進華南地區乃至我國製造業產業轉型升級至關重要。目前,一些製造龍頭鏈主企業,如美的集團正朝着這個方向進行積極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立足佛山乃至華南地區產業集羣和區域經濟特色,制定相關政策來扶持培育這些製造龍頭鏈主企業,搭建資源對接渠道和平台,進行科學規劃和佈局,形成以重點製造龍頭鏈主企業為主導,上下游中小企業相配套,第三方物流公司,高校科研機構與銀行金融機構等相協同的佛山乃至華南地區供應鏈產業合作與創新生態圈至關重要。可喜的是,我們看到政府已經啓動了這些方面的舉措。

南方日報:佛山存在一大批隱形冠軍企業,他們專注於某一領域體量較小,對於他們來説,應如何快速改革邁向數字化供應鏈管理?

葉飛: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隱形冠軍”類企業是中小企業中最具活力的企業羣體,但他們由於體量較小,專注於某一細分市場,自建數字化供應鏈平台往往比較困難。

對這一類企業,首先,可以進一步往“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採用數字化技術對自身業務、流程和組織進行重構,改變用户關係和用户體驗,創造新價值。其次,可以加入以製造龍頭為鏈主的供應鏈產業平台生態圈,在充分發揮其在供應鏈產業平台生態圈配套作用的同時,通過藉助平台生態圈的資源、技術和需求整合能力,利用外部資源來使自身在本土、乃至全球市場得到更好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何種類型企業,在邁向供應鏈數字化過程中都需要把握好兩點:一是數字化改革有風險,不能盲目跟風數字化,需要依據自身供應鏈管理水平、資金實力與風險承受能力制定一個合理戰略行動計劃;二是數字化改革應視為“一把手”工程。

【南方日報記者】藍志凌

【聯合出品】

葉飛:打造“供應鏈即服務”的數字化新模式|隱形冠軍·華工講堂

【作者】 藍志凌

【來源】 廣東製造業隱形冠軍(南海)研究院南方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513 字。

轉載請註明: 葉飛:打造“供應鏈即服務”的數字化新模式|隱形冠軍·華工講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