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車流穿梭不息的嶗山區濱海大道東側,一座科技感十足的高層建築在周邊綠樹的映襯下,顯露出富有朝氣的輪廓。
作為歌爾股份有限公司的全球研發中心,這裏正按照規劃有序開展建設。在官方網站的首頁上,歌爾對其作出了富有詩意的描述——“充分結合區域特色,將人、自然、世界、未來連接起來,並使健康、美、科技有機融合。為成千上萬的有志之士重塑美好生活。”
“項目建成後,將聚集近萬名研發人員,擬佈局芯片及傳感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與可穿戴式智能設備等業態,構築包括聲學、光學、傳感器、無線通信、專用集成電路、軟件算法、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技術融合的總部級研發中心。”歌爾相關負責人介紹,歌爾全球研發中心總投資21億元,規劃建設區域為濱海公路以東、天水路以北,規劃總建築面積約為36.5萬平方米。項目一期包含各類研發中心、實驗室、中試生產車間、數據中心、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及相關配套服務設施等。依託這一項目,在歌爾的全球佈局中,青島將成為引領企業創新的“主陣地”。
儲備高端人才
歌爾總部位於濰坊高新區,為什麼選擇在青島落地全球研發中心?
在消費電子領域,歌爾是名符其實的“隱形冠軍”企業,其客户羣涵蓋了全球消費電子、互聯網等領域內的眾多知名科技公司。對自主研發創新的堅持可以説是自其創立以來的第一發展動力。在中國元件行業協會信息中心發佈的2019年中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榜單上,歌爾股份連續4年奪得研發實力榜單冠軍。2014年,歌爾開始從零部件製造跨界至消費電子領域,並提出了“零件 成品”的發展戰略。在轉型過程中,擴大高端人才的儲備,成為企業的一個核心需求。
“隨着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需要更強大的研發平台支撐。在人才方面,青島各級別人才數量基本佔到全省的1/3左右。尤其是在高端人才方面,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青島都是全省首屈一指的。”歌爾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青島瞄準疫情之下的海外人才迴流,以及產業結構調整所帶來的新機遇,以海外人才、產業人才和創業人才為重點,從政策支持、環境優化和協同推進上共同發力。這為企業進一步“投資青島”帶來了更大的信心。
站上產業前沿
歌爾在青島的佈局,始終瞄準最具前景的戰略性先導產業。
在微電子領域,歌爾在青島落地的先進封裝技術公共服務平台目前已經進入試運營階段。這一平台是由市科技局、嶗山區政府、歌爾集團共同發起籌建,不僅擁有2200多平方米的高規格潔淨車間和行業一流的先進封測設備,還具備產業帶動孵化功能,為青島的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提供硬件方案設計、封裝組裝、測試包裝等環節的一站式服務。此外,2018年9月,歌爾股份在嶗山區落地總投資67億元的智能傳感器項目,目前這一項目正在按照規劃有序開展,相關產品將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智能穿戴、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等領域。
“我們計劃在未來3年內,在青島建設微納加工及分析測試、MEMS芯片、智能傳感器等研發平台,以芯片設計為引領,以芯片製造、封裝測試為支撐,精準定位智能硬件、汽車電子、5G等產業方向,支撐嶗山區微電子產業發展成為千億級產業鏈。”歌爾有關負責人説。
在已連續三年在青舉辦的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上,歌爾的展廳總是位於最顯眼的位置。作為全球虛擬/增強現實行業的領導廠商之一,歌爾將其“大光學戰略”與嶗山區打造“虛擬現實產業之都”的構想緊密結合。位於青島國際創新園的山東省虛擬現實創新中心便是由歌爾牽頭組建。作為全省首批製造業創新中心試點,這一機構致力於整合全國各類虛擬現實創新資源,推動產業孵化和人才培養,推進全產業鏈創新、生態鏈構建、產業鏈協同發展,打造山東省虛擬現實研發與製造基地。
此外,歌爾還與高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等單位開展了多樣化合作,先後在青島參與或主導建立了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北航歌爾虛擬現實研究院、青島歌爾長光研究院以及青島虛擬現實研究院公司。
發揮平台優勢
對一座城市最大的認可,是願意把自己的夥伴帶到這裏來。歌爾“投資青島”的最顯著特點,就是發揮了自身的平台屬性和生態價值,成為青島鏈接全國乃至全球創新資源的“橄欖枝”。
去年3月,歌爾聯合其合作伙伴高通(中國),與青島微電子創新中心共同在嶗山區成立青島芯谷·高通中國·歌爾聯合創新中心,整合高通的技術領先優勢和歌爾股份的平台資源,在智能音頻、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可穿戴等智能硬件與物聯網領域,為青島的創新企業提供技術評估、研發指導、測試及認證等支持。目前,這一創新中心已經投入運營。
此外,歌爾還發揮自身作為“校友企業”的優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市、嶗山區四方共建北航青島研究院。經過近4年的發展建設,這一研究院已建成虛擬現實、微電子、精密儀器與光電、新材料、軍民融合等5個創新技術與產業化融合的科創平台,2017至2019年共招收培養研究生339名,其中博士30名,聚集高級科研人員近500人。去年,首批碩士研究生已經踏上青島企業的工作崗位,進一步充實了青島高新技術產業的科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