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丈量珠峯新高度 中國2020珠穆朗瑪峯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

由 問成風 發佈於 科技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世界第一高峯——珠穆朗瑪峯是高了還是矮了?5月27日11點整,2020年珠峯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全部登頂成功。這意味着,再經過2至3個月的周密計算,我們就可以知道珠峯的最新“身高”了。

在藏語中,“珠穆”代表“女神”,“朗瑪”代表“母象”,珠穆朗瑪則是“大地之母”的意思。確實,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峯,珠穆朗瑪峯被喻為世界第三極,是亞洲的水塔,也是許多人心中的聖地。

為什麼再測珠峯

曾經,很多人對於珠峯高度的記憶是8848米。2005年,我國對珠峯的測量顯示珠峯高度是8844.43米。

事隔多年,如今為什麼再測珠峯?為測量一座山峯如此大動干戈,值得嗎?要知道,此次2020年珠峯高程測量是第三次攻頂,此前兩次皆因天氣原因撤回。

“確實,測量珠峯是一件高難度工作。以前,登山隊員測不了,測繪隊員又上不去。但是,我國是珠峯的主權國家之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世界最高峯的數據測出來。”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20珠峯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説,測量登山隊由專業登山運動員與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的測繪人員構成。

珠穆朗瑪峯作為終年積雪、高聳入雲的世界最高峯,測量其高度頗有難度。這裏峯高勢偉,峯頂的最低氣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山上冰川、冰坡、冰塔林道隨處可見。峯頂空氣的含氧量只有東部平原地區的四分之一,經常刮七八級大風。12級大風也不少見。

長久以來,人類對於自然充滿好奇,也在不懈探索。對於珠峯高程的多次測量,就是人類瞭解和認識地球的一個重要標誌。

黨亞民説,珠峯測量也是我國綜合國力和科技進步的反映。這次珠峯測量用了很多國產儀器設備,也將帶動我國科技的發展。

同時,隨着時間推移,珠峯高度會隨着地理板塊不斷變動。“5年前,尼泊爾發生過一次8.1級強震,震中距珠峯200公里。這會不會導致珠峯高程發生變化?最新的測量將揭曉這個答案。”2020珠峯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成員蔣濤表示。

同時,珠峯高程測定在地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根據珠峯及鄰近地區地殼水平和垂直運動速率變化,可以揭示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相互作用——這是引起我國大陸週期性地震活動的原動力,對地震預報和防災減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精確的峯頂雪深、氣象和風速等數據,將為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登頂測量如此之難,為什麼一定要人登頂測量呢?黨亞民説,“高程測量將綜合運用全球導航衞星系統(GNSS)衞星測量、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天文測量、衞星遙感等多種技術。其中,GNSS接收機、雪深雷達、氣象測量和覘標等儀器均需要由人攜帶至峯頂。”

那麼,可不可以用無人機或直升機代替登頂測量呢?黨亞民説,“珠峯山高風大,氣流不穩定,温度也低,無人機和直升機均無法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到達峯頂。”

“衞星遙感技術的測量精度遠低於大地測量方法,且測出來的是包括雪深的高程。而不同季節裏,珠峯的雪深厚度不同,要知道珠峯的準確高度,需要減去雪深,測量巖面高度。”他表示。

是否登頂成功後就能迅速公佈測量結果,瞭解珠峯“身高”變化?黨亞民表示,登頂測量成功只意味着取得一手測量數據,但仍未得到珠峯的精確高程。最終數據將經過嚴格計算,“大約2至3個月以後,我們就可以知道珠峯的最新高度了。”

揭秘“地球之巔”的歷程

對於世界上最高的山峯,人類一直心存好奇。在遠遠凝望視為神山的同時,人類也渴望登頂,直接測量它的高度。

1714年,我國清朝理藩院主事勝住、喇嘛楚爾沁藏布·蘭木佔巴受中央政府委派勘測西藏,繪製《皇輿全覽圖》西藏分圖。他們跋山涉水,歷盡艱險,到達珠穆朗瑪峯下,對它的位置和高度開展過初步測量,並在《皇輿全覽圖》上明確標註了珠穆朗瑪峯的位置和名稱。

1949年,我國草測的珠峯地區地形圖標記了珠峯的位置和地形。1958年至1960年,在珠峯登山科考活動中,測繪工作者們在絨布寺河谷開闊地段丈量基線,用水銀氣壓計測定基線端丘高程,並進行了天文觀測,從而獲得珠峯的高度為8882米。然而,這個高度不太準確,因為水銀氣壓計測量時會存在較大誤差。

1966年、1968年,我國在對珠峯峯頂的測量中,獲得完整測量數據。經過室內計算和各種改正,中國第一次求得從北坡測得的珠峯海拔高程。但這兩次測量未在峯頂豎立測量覘標,也未測量峯頂冰雪厚度,高程並未公佈。

直到1975年,紅色覘標終於矗立在了“地球之巔”。當年,同樣在5月27日清晨,登山隊員向珠峯發起最後衝刺,從珠峯北坡成功登頂,五星紅旗在珠峯峯頂高高飄揚。高3米的紅色測量覘標被牢固地豎立在地球之巔,為測量珠峯的高度提供了瞄準點。

1975年7月,我國宣佈,珠穆朗瑪峯的海拔高程為8848.13米。這一精確數據,是我國測繪工作者在海拔5600米至6300米的10個三角點上交會觀測,取得完整的珠峯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測量數據後,依據青島黃海驗潮站建立的水平原點,扣除了峯頂積雪深度後得出來的。它的最大正負誤差小於0.36米。

2005年2月,我國啓動新一輪珠峯高程測量。此次珠峯高程複測既採用傳統經典的測量方法,又採用現代先進的測量技術。2005年5月22日,登山測量隊員成功登頂珠峯,並在珠峯峯頂啓動峯頂雪深雷達探測儀,探測珠峯峯頂的冰雪厚度。這也是我國首次在珠峯高程測量中嘗試測量峯頂冰雪高度,獲知了珠峯峯頂冰雪深度為3.50米——珠峯峯頂“冰雪鎧甲”的謎團由此破解。

2005年10月,我國公佈珠峯高程測量成果:珠穆朗瑪峯峯頂岩石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

有關專家表示,喜馬拉雅山是印度板塊運動抬升亞洲板塊所致,現在仍在繼續運動。因此,喜馬拉雅山仍在繼續上升,每年上升幅度約為0.3釐米。如果修正1975年珠峯高度8848米的數據,實際上,這幾十年裏珠峯長高了0.7至0.8米,但同時,珠峯冰冠的厚度變小約0.3至0.4米。

珠峯測量中的高科技

蔣濤表示,此次珠峯高程測量將綜合運用多種傳統和現代測量技術手段。其中,GNSS衞星測量是重要的組成環節之一。

“2005年珠峯高程測量時,GNSS衞星測量仍主要依賴GPS系統。”蔣濤表示,“在今年的珠峯高程測量中,我們將實現同步參考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和中國北斗四大全球導航衞星系統,並以北斗數據為主。”

北斗是被聯合國全球衞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認可的GNSS四大核心供應商之一。今年3月,第54顆北斗導航衞星已成功發射並進入工作軌道,這將是北斗系統在珠峯高程測量項目中首次應用。

具體登頂測量時,覘標上的GNSS系統接收機將依託多星座,尤其是北斗系統和珠峯區域及外圍的GNSS監測網聯機同步觀測,獲取平面位置、峯頂雪面大地高程等信息,最終通過衞星定位座標大地高程,換算成海拔高程。

據瞭解,測量隊共投入了多套GNSS系統,分佈於珠峯峯頂、交會點、大本營等區域,系統獲取的翔實數據將有助於後期測算。此次配合北斗系統使用的GNSS接收機大多為國產設備,具有輕便、穩定性強、適合惡劣環境等優點,均為國產儀器中精度最高的設備。

同樣令大家關注的是,4月份,我國已經在珠峯區域建成了5G基站。這意味着,我國將使用北斗和5G這些最新的技術精確測量世界最高峯的高度。“這一次珠峯測量可以用5G實時把數據傳下來,輸送到數據中心。工作人員可以第一時間對這些數據開展分析,可靠性更高了。”黨亞民説。

此次測量還首次啓用了航空重力測量珠峯。什麼是重力測量?簡單説,就是測量山峯的海拔零點——就如量身高要從腳底量起。

在1975年我國第一次珠峯高程測量中,一名隊員在海拔7790米、距珠峯峯頂1.9公里處,因戴着手套不便操作,毅然脱掉右手手套,冒着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操作重力儀測得重力數據。如今,採用航空重力測量可以不受地面條件限制,解決測量精度的難題。

據介紹,此次珠峯航空高程測量中,首次啓用了航空遙感攝影技術,飛行員將駕駛“航空地質一號”飛機飛行在平流層與對流層交界處,飛行高度為9800米至10250米,由此獲得了精確的第一手資料。

在2005年珠峯高程複測中,隊員任秀波和柏華崗曾把重力測量推進到7790米,創下了重力測量最高海拔的世界紀錄。而此次測量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在珠峯峯頂開展了重力測量,為後期的計算提供了寶貴數據。

這是人類首次在珠峯峯頂開展重力測量,這將有利於大地水準面優化,提高珠峯高程精度,並獲取寶貴的科學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