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K Yes!iQOO Z1深度評測:聯發科打響旗艦翻身仗!

一、前言:決戰天璣 無緣頂級旗艦的老黃曆該翻篇兒了

真正意義上的高端,包括高端性能以及高端市場,在過去一直都與聯發科剛好擦肩而過。

這要追溯聯發科早年的發家歷史——功能機時代獻出“交鑰匙解決方案”,也就是整合手機產業多個環節,直接將高門檻的芯片、軟件平台和設計代手機廠商通通完成,讓下游廠商只需組裝屏幕、攝像頭、外殼等外部零部件,即可低門檻推出成品。

這在推動整個手機產業成本下調、惠及消費者的同時,也成了一把雙刃劍,藉着聯發科方案、以低成本優勢橫掃市場的低端手機甚至是山寨手機層出不窮,在當時損傷了聯發科的形象,使得聯發科幾乎成了山寨的代名詞。

儘管在那時候,用户花費幾百塊錢買下的聯發科方案的手機,與同期諾基亞等品牌的數千元機型相比較,在基礎性能體驗方面幾乎沒有差別,仍舊讓其在很多人眼中被打上低端的標籤,甚是唏噓。

進入智能機時代,這裏筆者要用一個並不是十分貼切的比喻:聯發科像是手機領域的AMD,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迷戀多核心。“在多工處理、高畫質、遊戲、發熱等方面,8核心芯片都比4核心芯片好。”2013年聯發科推出“真八核”處理器MT6592時,蔡明介曾如是介紹。

然而在當時,聯發科並沒有樹立品牌意識,分別定位高端旗艦、中端產品,而只是簡單的產品編號。最典型的例子——MT6589和MT6592,這兩款性能方面千差萬別,分別位中端、高端的芯片,在不加深入瞭解的情況下,普通人真的無從分辨,反倒讓其高端芯在千元機中走紅。

有了這樣的教訓之後,聯發科在推出MT6795時為之易名Helio X10,計劃出兩條產品線,X系列從此衝擊頂級旗艦,對標我們所熟知的高通驍龍8系,P系列則繼續穩守中端,牢固自己的主流市場基本盤。

然而師出不利,Helio X10並沒有抓住老對手高通因為難以控制發熱的驍龍810而陷入不利局面的契機:一方面當時的Helio X10的八顆A53基礎性能並不足以與頂級旗艦媲美,鎖核的調度機制一時之間為聯發科招致了“一核有難、七核圍觀”的調侃。

另一方面,一羣國產手機品牌“價格屠夫”的紛紛登場,將Helio X10下放到百元機,令之浸泡在價格戰廝殺後的血海。“我只有2個選擇,一個是含淚數鈔票,一個是含淚不數鈔票。”時任聯發科副董事長的謝清江此語極為寫實。

再後來Helio X20因為差強人意的20nm工藝、Helio X30誤判形勢使用LTE Cat6的4G技術,令高端旗艦定位的Helio自此一蹶不振。不進則退,高端頹勢,作為聯發科基本盤的中低端芯片也在對手不斷的進攻當中陷入危機。為了自我拯救,在2017年聯發科宣佈暫緩高端產品的研發。

在2019年年末,聯發科重啓高端,攜天璣1000歸來,目標清晰,搶先衝進5G高端陣營。據聯發科官方消息,天璣以“1000”為名,是因為聯發科從4G到5G共耗費1000億新台幣重資研發,我們也足以看出其要在此決戰的信心。

在經歷過產品失利、營銷失利、預判犯錯等一系列的教訓之後,天璣1000“瘋狂”堆料,採用7nm工藝,獻出4顆A77核心,集成5G基帶,紙面參毫不遜色於比之更晚發佈的更高通驍龍865,拿下多項第一:最快的5G單芯片、最省電的5G基帶、首個5G 5G雙卡雙待芯片、AI性能全球第一……

“發哥”、“MTK Yes”等來自大眾的叫好聲足夠反映出用户們的期待。

然而從2019年年末到今天,沒有任何一款搭載天璣1000的旗艦機上市,沒有人知道此中原因,猜測或許是聯發科寧願犧牲市場,也不願再讓自己的心血之作再有淪為中低端嫁衣的可能性。

現在,聯發科帶來了天璣1000的升級版“天璣1000 Plus”,其依然支持SA和NSA雙模5G組網,甚至是業內唯一一款支持5G 5G雙卡雙待、搭載5G雙載波聚合技術的芯片,不僅如此,聯發科天璣1000 Plus升級了對144Hz高刷新率的支持,迎合性能旗艦的主流趨勢。

而且更為關鍵的是,這次天璣1000 Plus有了明確的搭載機型——由“量大管飽”的iQOO Z1首發。終於,這個和你我一樣出身平凡到沒有主角光環,不斷犯錯、愈挫愈勇的“發哥”迎來決戰這一天,十年飲冰,熱血未涼,衝擊頂級旗艦的這一路該有個答案了。

接下來我們由iQOO Z1入手,全面解析“發哥”的心血之作。

二、外觀速覽:中規中矩不犯錯的主流觀感

目前iQOO Z1有星空銀、太空藍、幻彩流星這三種配色,我們所拿到的是其中的太空藍。

iQOO Z1採用一塊6.57英寸LCD材質的打孔全面屏,分辨率為2408*1080。144Hz的高刷新率令其在同價位機型當中格外突出。或許也正是為了追求144Hz的刷新率,才選擇了LCD屏幕。

LCD通過獨立控制每個液晶單元格的電流,改變紅綠藍子像素的亮度,原則上相較AMOLED屏幕更容易實現高刷新率。

iQOO Z1具體尺寸為163.71x75.55x8.93mm,重量為198.8g。

日常握持手感較為舒服。太空藍配色可以實現機身背部隨角度變化而產生的顏色漸變效果。

iQOO Z1採用了縱置三攝的相機排布方式,整個相機模組放在了左上角的“矩陣”當中。

正如剛剛所言,iQOO Z1採用的是LCD屏幕,所以無法放置屏下指紋,從而採用了電容式側面指紋解鎖設計,並做了電源鍵和指紋解鎖二和一的設計。

機身頂部

iQOO Z1為用户保留了3.5mm耳機接口,如此設計大大方面了玩遊戲過程當中的音效體驗,可以直插耳機,減少時延。

最高支持44W快充的充電器

三、天璣1000 Plus規格全面解析!

——7nm製程工藝

工藝製程直接影響到性能和功耗表現,先進的工藝製程是性能體驗和能效體驗的基礎,也是廣大手機用户的核心訴求。

2019年乃至如今2020年的絕大部分旗艦、次旗艦SoC都使用7nm製程。然而當去深究各家SoC的工藝時,會發現不同產品的7nm似乎存在些差別。

比如台積電的N7(N7FF)應用在了驍龍855、麒麟990、蘋果A12;台積電N7P應用在驍龍865、蘋果A13、天璣1000L;台積電N7 應用在了麒麟990 5G;三星的7LPP應用在Exynos 9825、驍龍765G。

其中台積電在2018年開始大規模量產7nm製程,剛剛提到的N7(或N7FF)即是最早的一批TSMC 7nm方案,採用DUV,是初代方案。2019年台積電推出N7P,也就是第二代7nm,是N7初代方案的改良版,仍採用DUV以及一樣的的設計準則。

N7 與N7P有所不同,它開始採用EUV極紫外光刻,按照台積電的説法,整體表現會優於N7。暫不清楚天璣1000 Plus的7nm製程具體是採用了哪種方案,從天璣1000L採用台積電N7P來看,天璣1000 Plus肯定也是如此。

——CPU

天璣1000 Plus直接集成了四個Cortex-A77大核心、四個Cortex-A55小核心,頻率分別為2.6GHz、2.0GHz,其中A77的性能相比A76提高了20%。

2018年的A76其實是ARM推出的一個非常成功的核心架構,全新的架構體系與7nm TSMC工藝的結合,帶來了巨大的性能和效率飛躍,驍龍855就是很好的例子。

Cortex-A77是A76的直接繼任者,新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前代產品保持一致,在維持A76架構出色能效以及較小核心面積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性能。A77架構依然採用ARMv8.2 CPU核心,旨在與Cortex-A55小核心配對。此外,與A76相比,A77的基本配置也沒有變化,依然可以看到64KB L1指令和L1緩存,以及256或512KB L2緩存。

總體而言,A77較A76的提升,沒有A76較A75的提升幅度那麼大,它依然是高性能高能效的產品的延續(可以看作A76的改良版)。

——GPU

GPU方面天璣1000 Plus集成九個Mali-G77核心,性能相比G76提升多達40%,並支持90幀的吃雞遊戲和120幀的賽車遊戲。

Mali-G77 GPU,採用了全新架構Valhall。在此之前,從Mali-G71一直到Mali-G76採用的都是Bifrost架構,架構升級勢在必行。事實上,相對比高通的Adreno GPU,ARM Mali的表現一直都差強人意。

從2016年,第一款基於Bifrost架構的Mali-G71宣佈,並在Exynos 8895應用時,外界就對其性能以及效能充滿期待。但從最終表現來看,Mali-G71以及下一代Mali-G72都難稱出色,這也直接導致當時採用其作GPU的SoC性能表現一般,明顯落後與同時代的Adreno。

而Mali-G77 GPU則採用了全新的Valhall架構設計,新架構帶來了全新的ISA總線和計算核心設計,彌補了Bifrost體系結構的主要缺點。ARM官方稱,Mali-G77較前代產品效能提升30%、性能提升30%、機器學習性能提升60%。每mm性能較A76預計提升1.4倍。在相同的工藝和相同的性能下,新的G77繼續實現30%的同比能效改進,並且比Mali-G72節省50%的功耗。

這也意味着,Mali-G77的最終表現接近蘋果A12的GPU性能,超越了高通Adreno 640。

居於當前的移動GPU第一梯隊。

——AI

AI已經成為移動平台的必備技能,聯發科此前推出過NeuroPilot AI平台,設計了獨立的APU(人工智能處理單元),可以是一兩顆DSP,可以是NPU,也可以是其他組合,非常靈活。

經過Helio P60、Helio P90上的兩代進化,天璣1000 Plus集成的已經是第三代APU 3.0,首次採用了兩個大核、三個小核、一個微核的組合,更好地應對不同AI算力需求,並降低功耗,號稱整體性能比上代提升2.5倍,功耗則降低40%。

其中,微核會始終開啓,主要用於人臉檢測,提升拍照時對於人臉的捕捉能力。

——安兔兔跑分

安兔兔跑分超過52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989 字。

轉載請註明: MTK Yes!iQOO Z1深度評測:聯發科打響旗艦翻身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