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市場驟冷 看“橡膠出口巨頭”如何危中尋機

  5月13日,記者來到位於杭州錢塘新區的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廠區裏的國內配貨區和國外配貨區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場景——國內配貨區裏,工人們熱火朝天地整理着成堆的輪胎,等待裝卸的大貨車首尾相連;國外配貨區則清冷許多。

  “和前一階段相比,現在完全變了樣。”中策橡膠集團副總經理葛國榮告訴記者,4月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外主要市場基本停擺,客户訂單大打折扣,即使有訂單,航運物流也很難組織。而此前,國外市場恰恰是企業的重要增長點。葛國榮介紹,復產以來,最先“活”起來的正是國外市場。3月,中策橡膠國外銷售收入9.6億元,同比增長7.9%。

  國外市場驟冷,中策橡膠馬上將重點轉向國內,並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4月,中策橡膠國內銷售收入18.7億元,同比增長29.9%。企業的月銷售收入實現了疫情發生以來的首次同比增長。

  俗話説,船小好調頭。中策橡膠這家年銷售產值近300億元的“巨輪”,又如何實現快速“調頭”呢?

  “拓市場”是先手棋。中策橡膠以最快速度在國內挖到了市場增量。而此前,中策橡膠一直深耕中端市場和部分高端市場,極少涉足低端市場。

  底氣在於中策橡膠的科技創新和產品積累。2019年是中策橡膠的“產品年”,企業在高投入科技研發的基礎上,加大了產品研發力度,僅乘用車子午胎一個系列就投產772個新規格。“我們的產品幾乎覆蓋了整個輪胎市場,有力地支撐了產品的有機更新和市場開拓。”中策橡膠研發負責人説。

  第二步是“轉生產”。國外訂單鋭減,中策橡膠生產線上大批適用於國外市場的品種規格還未下線,生產計劃也急需重新制定。面對這些棘手問題,企業的智能製造工業大腦立了功。“絕不只是想改變某一條自動化生產線,我們希望通過建設更完善的工業互聯網平台,為企業持續發展創造新路徑。”中策橡膠集團董事長沈金榮説。

  以此為目標,中策橡膠圍繞橡膠輪胎製造的全生命週期打造出一條閉環的產業鏈生態體系。柔性生產能力讓中策橡膠快速調整生產節奏,只需在電腦上輸入相應規格,生產線便可自動改變生產計劃。

  迅速的市場反應,深厚的技術底藴,充足的產品積累,強大的轉產能力,中策橡膠國外銷售收入與國內銷售收入“此消彼長”的背後,是企業高質量發展中實打實的硬實力。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97 字。

轉載請註明: 國外市場驟冷 看“橡膠出口巨頭”如何危中尋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