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國新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科技助力打贏藍天保衞戰有關情況。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採取了集中攻關和駐點跟蹤研究相結合的組織方式,經過三年的努力,2900多名科技工作者團結奮戰,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科技突破和研究成果。
攻關項目對2013年以來近百次重污染天氣過程進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重污染期間,區域傳輸對北京市PM2.5的平均貢獻率大概是45%左右,個別過程可以達到70%。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年來,隨着北京重污染企業搬出、加大柴油車管控等措施實施,本地污染源得到較好控制,區域傳輸問題顯得更為明顯,需要進一步加強區域聯防聯控。
三年“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22%
2017年4月2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設立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攻關項目自實施以來,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295家科研單位、20名院士在內的2903名大氣環境領域的科技工作者,組成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同時,向區域“2+26”城市派出了28個“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攻關項目於今年7月通過驗收。
對於項目成果,趙英民介紹,主要有六個方面:通過大規模的科學觀測和實驗研究,採取多技術融合方式,從污染物的排放、化學轉化、氣象條件、污染傳輸等四個方面,弄清了區域大氣重污染成因和來源,並且形成了廣泛的科學共識;建成了國內最大的空天地綜合立體觀測網和數據共享平台,建立了完備的區域PM2.5綜合源解析的方法體系,形成了重污染過程的精細化、定量化的動態解析能力;建立了區域和城市高時空分辨率的排放清單,摸清了區域污染物排放現狀,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的特徵和時空變化規律,精準識別了區域“2+26”城市和重點行業的關鍵問題,形成重點行業和城市關鍵問題識別與精準治理的技術體系。
同時,建立了“預測預報—會商分析—預警應急—跟蹤評估”全過程的重污染天氣應對技術體系,提出差異化的應急管控技術方案,全面支撐區域應急聯動和差異化管控,有力支撐了應急減排效益最大化;建立了以PM2.5目標濃度為約束的區域大氣環境容量算法,開發了大氣污染防治科學決策的技術支持平台,提出了區域中長期大氣污染防治的政策建議;綜合運用多種技術和數據分析方法,定量評估了大氣顆粒物污染的健康影響和污染防治措施的健康效益。
趙英民強調,攻關項目有力支撐了《打贏藍天保衞戰三年行動計劃》和秋冬季攻堅行動方案的編制和實施。與2016年相比,2019年“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22%,重污染天數減少了40%,北京市PM2.5濃度由2016年的7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去年的42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數由34天下降到了4天。
圖片來源: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區域傳輸對PM2.5影響顯著
作為秋冬季大氣污染最為嚴重的區域之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污染主要成因是社會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
趙英民介紹,為了全面搞清楚區域重污染成因,攻關項目設計了相互印證的綜合觀測、實驗分析和數字模擬相結合的閉合研究技術體系,建成國內最大的區域空天地一體的綜合立體觀測網,實時跟蹤重污染過程發生、發展、傳輸和消散,動態掌握污染大氣當中的組分變化情況和污染來源,從污染物排放情況、化學轉化、氣象條件變化、污染傳輸四個方面,全面闡明瞭區域秋冬季重污染的成因。
有四個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了區域重污染天氣的發生: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環境容量的50%以上,是重污染頻發的根本原因;大氣中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的濃度高,造成大氣氧化性增強,是重污染期間二次PM2.5快速增長的關鍵因素;不利的氣象條件導致了區域環境容量大幅降低,這是重污染天氣形成的必要條件;區域傳輸對PM2.5影響顯著,各城市平均貢獻率大約是20%-30%,重污染期間進一步增加到35%-50%。
趙英民説:“大氣污染治理開始階段,往往因為本地排放比較多,本地源對本地的環境質量影響比重是比較大的。隨着污染治理的深入,本地源佔比逐步減少,外來輸入逐步增加。”
污染物在區域主要有三個傳輸通道:一是西南通道,河南北部-邯鄲-石家莊-保定-北京一線,這個通道傳輸頻率最高,輸送強度最大,重污染過程平均貢獻率約20%,個別重污染過程可以達到40%。第二個通道是東南通道:山東中部-滄州-廊坊-天津中南部沿線。第三個通道是偏東通道:唐山-天津北部-北京這條線。
馬軍認為,從結果來看,在秋冬季重污染天,區域傳輸對北京PM2.5的貢獻比例較大,只是北京加強大氣污染治理,防治成效有限,需要加強區域間的聯防聯控,尤其是傳輸通道上城市的管控應該進一步加嚴。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