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味”的熱搜對安全出行無益

 3月29日,江蘇無錫一網友陸先生髮布微博稱,其在凌晨打車時受到出租車司機污言穢語騷擾。陸先生隨後求助叫車平台,在滴滴方面提供錄音證明後,還原了真相,涉事司機承認自身行為。不過,這一話題在登上熱搜後卻有些“變味”。因為,熱搜上的標題是:#滴滴司機性騷擾男乘客被永久封禁#。

輿情幾度反轉,真相曲折迂迴,彷彿是一段時間以來網絡熱點事件的“標配”。回到這件事情上來,亦有相同的維度。仔細閲讀這位網友微博後會發現,並非是滴滴網約車司機對乘客實施性騷擾,而且乘客表示,發微博的本意是向滴滴表示感謝。也正是因為滴滴出行的安全專家第一時間調取行程錄音進行了核實,才保證了這位乘客的利益沒有受損。孰是孰非,已然十分清晰,但在熙熙攘攘的網絡圍觀中,一些“吃瓜羣眾”沒有細究真相,就習慣性地把帽子扣在滴滴平台上。

公司越大,責任越大,受關注度也越高。網約車市場本身也正在經歷成長,加之,滴滴又是一家“明星”公司,廣受大眾關注在所難免。畢竟網約車已經深深融入大眾的生活,用户在自身利益得到維護並對滴滴平台的服務點評,同時為公司發展建言獻策,這顯然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但凡事還需要具體來看。在此次事件中,經核實,該出租車輛所屬無錫市鋭通出租汽車公司。而作為為網約車提供服務的平台,滴滴公司已經在資質審查、安全保障、協助辦案、及時處置等方面進行了力所能及的努力,並且在事發當天已根據滴滴平台用户規則對該司機永久封禁。由此看來,讓滴滴充當此次事件的“背鍋俠”,的確有失偏頗。

“衣食住行”這四個字,每拎出一個來,都是一項紛繁複雜的民生工程。作為改善國民出行的新興產品,網約車正努力完成從“走得了”到“走得好”的轉變,而回顧這段過程,會發現其中走得並不輕鬆。早在2018年,滴滴在用户發送出行訂單前會彈出提示,要求乘客授權錄音安全保護,只有同意並授權才能叫車,這也是基於之前所碰到問題進行改善之舉措。互聯網催生了技術的創新、推動了經濟的增長,但這並不意味着可以野蠻生長,在公共利益之上還有諸多責任需要承擔。我們看到,在滴滴的員工守則上,“安全第一、用户體驗第二、效率第三”的價值觀闡述,也道出了其中的語境。

良性互動,出行才會更美好。這次有網友把矛頭對準滴滴,雖然搞錯了對象,但其本意也是期盼網約車能夠不斷改進服務,為用户帶來更安全、更便利的消費體驗。互聯網帶來的是一個由多維因素構成的市場環境,用户消費體驗的改善,顯然也需要多方發力。除了互聯網企業必須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外,監管部門也需要建立健全必要的管控體系,加之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共同營造有利於互聯網市場發展的良好氛圍,我們才擁有更多的獲得感。

顯然,用優質服務贏得用户,用嚴格監管維護市場,用尊重理解共創未來,這樣多贏的局面,才是各方所期待併為之不懈努力的。

作者:呂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44 字。

轉載請註明: “變味”的熱搜對安全出行無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