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治理有了“智慧大腦”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生態治理有了“智慧大腦”

兩台植保無人機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馬頭鎮大豐收家庭農場進行水稻病蟲害飛防作業。 房德華攝(人民圖片)

生態治理有了“智慧大腦”

在河北省邯鄲市峯峯礦區智慧峯峯綜合指揮中心,春光小學的學生們參觀環保實時監控。 郝羣英攝(人民圖片)

生態治理有了“智慧大腦”

安徽省銅陵環保監測人員在濱江花園激光雷達大氣監測站監測當天的大氣環境。 周峯攝(人民視覺)

生態治理有了“智慧大腦”

河北省張家口市經開區森林公安局的民警正在運用智慧森林防火和生態保護系統進行森林防火監控。 畢瑞翔攝(人民圖片)

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無人機……“互聯網 ”技術正成為生態環境監管和污染防治不可或缺的手段。近年來,不少地方生態環境部門應用新的數字技術,探索環境治理模式,創新環境監管手段,拓展污染防治方式。隨着中國生態環境治理“最強大腦”的形成,生態環境治理憑藉數字技術,日益走向精細化、數據化、智能化。

物聯網架起“天羅地網”

100個固定揚塵監測點,20條公交線路、110輛出租車組成的移動監測點,覆蓋全市道路、建築工地等監測範圍,實時更新監測數值,智能響應揚塵污染超標警報……近日,已投入使用的上海市環境保護信息中心揚塵在線監測系統,為上海市揚塵監測佈下一張“天羅地網”。在上海市近日公佈的《關於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中,利用創新技術打造的智慧環保監測監控管理系統是一大亮點。

像這樣綜合運用物聯網相關技術的環境監測系統,已成為全國多地加強生態治理的技術手段。一張張藉助物聯網構建的生態治理網絡,讓環境監測和污染防治變得更加精細、更加具象。

專家指出,基於物聯網技術搭建的“智慧環保”平台,通過全球定位系統、視頻監控、衞星遙感、紅外探測等技術,實時採集污染源、環境質量等信息,能實現生態環境管理相關信息的高效精準傳遞,高效助力污染源監控、環境質量檢測、監督執法及管理決策等環保業務。

大數據精準識別污染源

近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公佈了一串令人振奮的數字:2020年上半年全省PM2.5濃度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6%;優良天數比率78.7%,同比上升12.7個百分點,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優……這些數字的背後,是江蘇生態環境大數據平台強大的技術支持。該平台於2018年建成,涵蓋了監測、監控、執法和執紀四大系統,集成各類生態環境數據50億條。

這樣依靠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技術實現環境監測和污染防治的例子還有很多。今年8月,福建省生態環境廳與國網福建電力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研發“電力 環保”數據服務產品,輔助福建省生態環境大數據雲平台決策分析。這個覆蓋全省的“生態雲”已應用於全省生態環境服務監測、監管、服務三大方面,通過關聯分析等大數據算法,構建相關分析模型,研發環保數據產品,為相關部門提供重點企業排污監測、應急管控下停限產管理、“散亂污”用户分析等系列應用服務。

與大數據、雲計算共同發揮環保作用的,還有人工智能、5G、遙感、無人機等多項“互聯網 ”數字技術。廣西玉林通過搭建大氣環境網格化監管系統和環境綜合治理可視化監控系統,構建智能化大氣環境監測大數據分析平台,結合無人機巡查等方法,精準識別並處理污染源。

“互聯網 ”助力環保經濟“雙贏”

2016年至2020年,中國政府相關部門相繼出台《“互聯網 ”綠色生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總體方案》《打贏藍天保衞戰三年行動計劃》《關於促進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的指導意見》等行政法規與部門規章,從政策層面為數字技術在環境保護領域的應用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鼓勵。

隨着各地政府對生態環境管理工作的要求提高,環保產業的市場空間加速釋放,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互聯網 ”相關的新數字技術,逐漸在環境治理領域得到創新應用。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司長鄒首民指出,隨着一些關鍵技術的研發突破,在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方面的技術可達性更強、經濟可行性更加合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更加協調。比如,水專項在鋼鐵、化工、造紙等重點行業廢水治理技術上的突破,使得這些傳統重污染行業實現了產能提升和污染減排的“雙贏”。

“互聯網 ”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的應用,不僅直接作用於環境監測和污染防治等環保領域,也通過環保行業的技術創新和市場調節,實現環保與經濟發展的雙贏,形成“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的相互呼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39 字。

轉載請註明: 生態治理有了“智慧大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