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流行讓第三方/獨立醫學檢驗室(ICL,Independent Clinical Lab)進入人們的關注視線,作為全球 ICL 行業龍頭的 LabCorp 也備受資本市場矚目,市值再創新高。
全球 ICL 行業現狀如何?ICL 行業細分賽道又有哪些企業將要異軍突起。CB Insights 中國帶您搶先探索!
圖 |LabCorp 市值變化圖,來源:LabCorp CB Insights 公司財報,CB Insights 中國整理
ICL(Independent Clinical Lab,第三方/獨立醫學檢驗室)是指在衞生行政部門的許可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於醫院之外從事臨牀檢驗或病理診斷和服務並能獨立承擔責任的醫療機構。它與醫療機構建立業務合作關係,集中收集並檢測這些機構採集的標本,並將檢驗結果送回以應用於臨牀。
ICL 的產業鏈上游為檢驗儀器、檢驗試劑生產商;中游為獨立醫學檢驗室;下游則是醫院、醫療機構等。
圖 |ICL 產業鏈示意圖
2019 年,全球 ICL 市場規模為 2676.7 億美元,近年增速維持在 6.5% 左右。中國的 ICL 市場規模則迅速擴容,增速居高不下。統計顯示,2007 年,中國獨立醫學實驗室只有 37 家,之後發展平緩;隨着 “社會辦醫” 的政策推動、檢測技術更迭和國內市場需求的增加,截止至 2020 年 3 月,中國國內在業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數量超過 1568 家,2019 年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的市場規模在 195.6 億元左右。
全球 ICL 行業的領跑者通常具備了起步比較早,行業先發優勢明顯的特點。發展較成熟地區的行業集中度也比較高,這在地廣和人口分散的國家體現得更為突出。這些地區的 ICL 企業的服務半徑多因樣本的運輸條件和時效受到影響。連鎖化實驗室因能夠實現多網點佈局和多網點協同而在這類地區迅速擴張。與 “跑馬圈地” 收購實驗室相應的則是不少行業領跑者加速併購新興技術平台。各大 ICL 企業的戰略部署也更貼近其本身國家政策以及醫療體系,因此在地域分佈上也相對各佔一方。
中國 ICL 行業尚未出現巨頭,行業整體呈現出起步晚、規模小、數量少的特徵。和全球 ICL 企業相比,中國的 ICL 市場滲透率較低、可提供的臨牀檢測項目也更少。在檢測項目上,普檢項目為主流,特檢業務還比較少。中國 ICL 行業的本土龍頭企業逐漸擴張,全國省級實驗室佈局逐步完善,小型實驗室也在逐步退出市場。隨着DRGS的試點和推行,按病種打包付費將促使醫院把檢驗業務外包給第三方,ICL 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
在未來,隨着中國的 ICL 行業發展,特檢業務的需求將愈加突出。腫瘤早篩、胚胎植入前診斷、遺傳病檢測、無創產前檢測、腫瘤伴隨診斷和病原微生物檢測等領域的特檢業務將更進一步發展。
這與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生化檢測、酶聯免疫檢測、化學發光檢測、質樸檢測和基因檢測將對技術的創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檢測靈敏度、特異性方面的要求和對自動化成都的要求都會有所上升。
這將進而推動兩大創新趨勢:
一是,基於儀器/試劑的研發,增加特檢項目的創新性和豐富度。
二是,基於大數據技術使得更多的患者數據帶來更準確的診斷結果,更準確的診斷結果吸引更多的患者,實現商業模式的正循環。
表|檢測技術分類,來源:公開資料,CB Insights 中國整理
以 LabCorp 為例,LabCorp 在過去幾年裏,為了提升特檢能力煞費苦心,除了自身研發不斷投入以外,收併購的腳步也未停歇,在慢病預防、HIV 、CRO 、癌症、女性健康等多個領域均有佈局。LabCorp 與各大科技公司的合作也如火如荼展開。今年 Tempus 和 LabCorp 的合作將使得 LabCorp 得以參與 Tempus 的 TIME Trial 網絡,通過數據驅動的創新方法來加速腫瘤臨牀試驗的患者招募。這種方法將讓臨牀試驗模式的設計和執行方式更加現代化。
圖|LabCorp 市值變化及收購事件,來源:公開資料,CB Insights 中國整理
LabCorp 各類業務迅速發展,在普檢和特檢項目上賺得盆滿缽滿。2019 年,LabCorp 的年收入將近 110 億美元。以 LabCorp 為代表的 ICL 企業業務量迅猛增加。
新冠疫情帶來 ICL 業務增量的同時,也帶來了行業的新動態。不少新興的技術企業借疫情脱穎而出,在以 LabCorp 為代表的巨頭企業所涉業務領域快速發展。
普檢測試:以 D2C 為重點,旨在簡化患者的基本測試和血液檢查流程
EverlyWell
EverlyWell的電子商務平台使消費者可以遠程訂購測試,收集樣品並查看結果。通過郵寄實驗室測試與跟蹤結果的 APP 結合的形式,使得用户能在改善飲食,睡眠,壓力和疲勞等方面得到服務。
EverlyWell 近期完成了 340 萬美元的融資。在 EverlyWell 完成了1.75 億美元的 D 輪融資後,其估值超過 13 億美元,成為了新晉行業 “獨角獸” 。本輪參投方中有貝萊德(BlackRock)。
女性健康:以專業醫師服務為重點,旨在幫助女性通過測試更輕鬆地做好女性健康管理
Modern Fertility
Modern Fertility面向女性提供生育檢測服務,相較於傳統生育診所減少了用户所需的時間和金錢成本。該公司獲得了 Forerunner Ventures 1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並獲得了許多成功的D2C公司的青睞,包括 Dollar Shave Club,Bonobos 和Glossier。
我們發現在女性健康的賽道上,越來越多的初創公司瞄準了無創產前檢查 (NIPT) 市場,比如Cradle Genomics和Sera Prognostics之類的公司,它們提供的是利用母親血液中循環的胎兒無細胞 DNA 來評估懷孕風險和遺傳異常的檢測技術服務。而Agendia則重點放在了通過基因組測試以實現個性化乳腺癌治療上。
藥物發現:以開發用於藥物發現和臨牀前開發的工具為重點,旨在優化和測試候選藥物的效率
Benchling
Benchling 是一家生物技術研發軟件創新企業,其軟件平台獲得了 1.12 億美元的融資。該軟件平台提供從藥物發現到製造的研發過程管理,而這一過程在此之前主要是手動完成的。在 Benchling 的平台上,科學家可以用一種界面設計、分享、記錄實驗。平台上已經有許多應用,涉及蛋白質設計、分子工程、 CRISPR 研究及其它領域。
BenevolentAI和Atomwise是將 AI 應用於複雜生物學數據集以識別候選藥物的眾多公司之一。
根據 CB Insights 的預測,藥物發現中的人工智能可以達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其市場規模約 120 億美元。在藥物發現這一賽道的其他公司則致力於建立分析系統,以提高臨牀前數據的質量和相關性。比如Emulate,其人體仿真系統可以為醫藥、化學、食品和化妝品等領域的研究技術人員進行服務,發揮其即插即用的便捷功能。這一系統模仿了人類的生理機能,與傳統的動物測試相比,它可以對候選藥物產生更準確的反應。
臨牀試驗:以提供網站管理軟件來降低成本和風險,利用現實世界的證據來擴大臨牀試驗,旨在改善患者招募情況,提高臨牀試驗效率
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藥物開發過程具有諸多商業不確定性,臨牀試驗中最終只有 14% 的藥物完成了全部臨牀試驗階段,並獲得 FDA 的批准。
Teckro
Teckro 是眾多提供臨牀試驗管理軟件的公司之一,目前已完成 4000 萬美元的融資。Teckro 開發的軟件可以將藥物製造商、臨牀醫生和參與臨牀試驗的患者聯繫起來,訪問臨牀實驗信息並跟蹤移動設備的進展情況,利用機器學習幫助用户更快、更輕鬆地解答臨牀問題。
Evidation Health
Evidation Health 使用新穎的數字健康數據集ーー包括電子健康記錄 (EHR)、索賠和可穿戴傳感器ーー支持臨牀試驗。招募病人是臨牀試驗中昂貴的一部分,而 Evidation Health 創建的大數據平台則通過可穿戴設備收集和分析用户的行為數據和醫療保健信息,從而創建更準確的健康知識,幫助初創企業更好的瞭解哪種數字健康技術會對健康結果產生積極影響。
Deep 6 AI
Deep 6 AI 是一家用於將患者與臨牀試驗相匹配的人工智能技術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和自然語言處理來分析醫療記錄,標記出那些每次試驗的候選人。此舉大大減少了患者招聘的延遲,能在幾分鐘內找到適合臨牀試驗的患者,更快地為患者提供挽救生命的治療。
Science 37
Science 37 開發的臨牀試驗模式跟現有模式完全不同,它讓患者在家裏就可以參加臨牀試驗,而不用多次往返臨牀試驗中心。Science 37 的遠程醫療技術的軟件平台NORA 以 App 的形式裝在患者的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患者通過 NORA 可以加入臨牀實驗並且與主持臨牀試驗的醫療專家們進行交流。這一優勢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得意顯現。
傳染病 / COVID-19:以 POC 為重點,旨在提高測序和分析的速度
Cue
Cue 開發的便攜式 poc 分子檢測產品可以在 20 分鐘內完成醫療診斷。該公司最近從美國衞生與公眾服務部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獲得了4.81 億美元的撥款,用於生產 3 萬個產品,並進行 600 萬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測試。CUE 可以檢驗五種不同類型的指標,包括生育指數、炎症、維生素 D、流感以及睾丸激素等數據。
Karius
Karius 是一家傳染病液體活檢公司,目前估值 7 億美元。Karius 使用下一代測序技術來識別 1000 多種病原體,包括傳統檢驗方法無法識別的感染,彌補了傳統感染檢測耗時久、可檢出病原體數目少的缺陷。其專有 “微生物無細胞 DNA” 技術(mcfDNA)的開發和創新能幫助醫生更快速、方便的診斷傳染病。
Day Zero Diagnostics
Day Zero Diagnostics 是在新的 Life Lab 工作的首創企業之一。公司致力於進一步開發一種利用基因組測序和機器學習來更好地診斷傳染病的系統,以便找出感染的原因,同時提供抗生素敏感性分析,以支持治療決策。
基因篩查:以對遺傳病和疾病風險進行胚胎植入前遺傳篩選基因篩查為重點,旨在通過早期治療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後,同時降低患者支付費用
Helix 和 Color Genomics
這兩家企業正與醫療服務提供商合作,為患者提供胚胎植入前遺傳篩選。
Helix 成立於 2015 年,測序巨頭 Illumina 旗下的一家子公司。Helix 提供消費者負擔得起的基因組測序服務,並通過與第三方合作,提供數據庫分析服務,建成一個消費者信息系統一體化服務程序。Helix 向廣大用户收集 DNA 之後對這些基因進行測序、分析,將這些分析結果進行儲存,讓用户能獲取自身的基因組信息,用以回答用户所提出的問題或為用户提供不同 APP ,在遵守臨牀實驗室標準 (CLIA) 、美國病理學家協會 (CAP) 、健康保險攜帶和責任法案 (HIPAA) 等各項規章制度的前提下,建成一個安全且受保護的數據庫,順便將研究結果分享給諸多 app 開發者,用於其它基因檢測領域。
Color Genomics 是一個美國基因檢測服務平台,採用患者的唾液樣本,結合分佈式系統工程、機器學習、產品設計和精密醫學,分析鑑定一些與常見遺傳性癌症密切相關的基因,主要包括乳腺癌、結腸直腸癌、黑素瘤、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胃癌和子宮癌等。
包括Veritas Genetics Omecare和Ancestry.com在內的其他公司,則採用 “消費者主導、醫生介導” 的模式,即消費者先下單並支付檢測費用,檢測結果在得到醫生的批准後即反饋給消費者。
23andMe
23andMe 是一家基因測試服務商,在 D2C 領域有很強的影響力。用户可以通過 23andMe 公司的檢測產品瞭解到自己的基因狀況,並收到分析報告。FDA 批准了 23andMe 多項檢測。
病理學:以大數據、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醫學熱點技術為重點,旨在提高病理學檢測效率和精準度
Pathai
Pathai 是一家利用 AI 技術為病理圖像的數字化和分析提供服務的公司,已融資 9000萬美元。最近,該公司從百時美施貴寶和默克全球健康創新基金 (merck global health innovation fund) 募集了 1500 萬美元。
Proscia和Paige是 Pathai 在這個領域的競爭對手。它們都是開發病理工作流自動化產品的公司。
圖|LabCorp 涉及細分賽道新興技術企業代表,資料來源:CB Insights
如此看來,在 ICL 行業新興技術的發展還將帶入新一輪行業的增長,行業的發展特點更加突出。
檢驗項目將更加多元化,從普檢到特檢的全面覆蓋和產業閉環將更加顯現。實驗室佈局優化將催生檢驗設備創新。冷鏈物流以確保樣本質量的要求也將促使質控體系不斷完善,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將使得樣本追蹤更加快速、可靠。
隨着中國醫保控費、分級診療等政策的落地,ICL 市場迅猛發展讓金域醫學、迪安診斷、達安基因、艾迪康等國產 ICL 頭部企業更加大步邁進向前。千麥醫療、博奧晶典、鵾遠基因、康聖環球等企業也在合作和融資的路上奮起直追。平安好醫生也趁機火速入場,以 “醫學檢驗+影像診斷+健康管理” 的創新服務模式進行佈局。
究竟哪些企業能從中脱穎而出成為中國的 “LabCorp” 呢?又有哪些企業在 ICL 細分賽道具有獨特的成長潛力呢?CB Insights 中國將持續關注,為大家帶來跟蹤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