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買菜前途未卜

叮咚買菜前途未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DoNews,作者丨單立人,責編丨楊博丞

叮~叮~手機頻繁接收到來自叮咚買菜的提醒:邀鄰友領59-40元買菜金和綠卡會員,多邀多得,額外再送水果、雞蛋。

鉅額的優惠力度,着實有些誘人。不禁讓一個流失用户,想要重新下載軟件,看看它是否有了新的變化。進京快半年的叮咚買菜,究竟過得怎樣了?

進京趕考

今年4月份,叮咚買菜首度進京,本着“薅羊毛”的心態,用了張“滿50減14”的優惠券,最終以40.4元的價格,購買了5樣商品:臍橙、香蕉、紅心火龍果、雞蛋和酸奶。

但已經忘記具體什麼原因,僅在下單一次後便卸載了該軟件。這次“召回”卻讓緣由更加清晰,其中一定有“不夠實惠”這一條。

新疆西梅、陝西冬棗兩樣商品,叮咚買菜26.6元,每日優鮮19.8元。儘管每日優鮮還需6元運費,叮咚買菜不僅免運費,商品也多出50g,卻並沒有讓人感覺到“佔便宜”。

從消費心理學角度,比例偏見讓人傾向於每日優鮮。而從定位理論出發,在北京市場,早已有率先進入消費者心智的其他買菜軟件,相較之下叮咚買菜打入新市場難上加難。

為進一步瞭解叮咚買菜在北京市場進展情況,「DoNews」通過調查走訪,又有了新的發現。

“北漂一族”根據地——回龍觀、天通苑社區,聚集着更多年輕人,網上買菜習慣也更為穩固,這裏也成為叮咚買菜較早開倉的根據地。

上午九點和十一點左右,「DoNews」先後探訪了這兩個地點,這些地方選址並不隱蔽,臨街又不算熱鬧的商鋪,面積約在200~300平左右。

因為還未到下單高峯期,兩個前置倉門外,均有5、6位配送員處於休息狀態,當訂單積攢到一定數量時,再由一位配送員進行集中配送,非高峯期每次約在3、4單左右。

回龍觀站的一位配送員告訴「DoNews」,每天配送單數約在50左右,客單在四五十元左右,目前整倉日均訂單量約有600單。但對疫情期間的訂單量,該配送員沒有直接答覆,只表示疫情期間上海的日均訂單量超過了1000單。

「DoNews」在前置倉內看到幾名員工在匆忙揀貨、理貨,“前倉區”10排不到貨架,錯落擺放着生活日用品、酒飲零食等;向裏經過一道緊閉的門後,是存放冷藏、冷凍產品的“後倉區”。

叮咚買菜前途未卜

叮咚買菜回龍觀社區某一站點

因欠缺門店功能,sku數量不豐富,商品力不突出,是前置倉先天性缺陷,也成為用户流失的一大主因。

在回龍觀生活的小智,曾因體驗感欠佳,最終放棄使用叮咚買菜。他告訴「DoNews」,因為偶遇地推為幫忙才下載了App,“當時花20多購買的水果,並沒有很好吃,也沒有多實惠。”

“再後來,想同時下單餐飲外賣和生鮮蔬菜,發現上面的餐飲熱食很少,沒有盒馬和七鮮多,後來就再也沒用過”,小智道出最終讓他下決心卸載叮咚買菜的關鍵因素。

有趣的是,距離叮咚買菜回龍觀前置倉不到500米距離,是去年底剛營業的七鮮生活。七鮮生活是京東7Fresh的“變種”,該門店24小時營業,同時引入輕食、即食等商品,也有早餐、午餐、咖啡等品類可供選擇。

叮咚買菜前途未卜

七鮮生活回龍觀店

誠然,商品不夠豐富,是由前置倉模型所決定,但同一配送區域內,有貼身肉搏的競對,叮咚買菜的商品力反而更不佔優勢。除此之外,還有跨地域供應鏈搭建的難題。

小智所稱的“水果不好吃”,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叮咚買菜的異地供應鏈搭建,還未做到最優。當然,叮咚買菜面臨困頓,每日優鮮同樣存在。

身處上海、深圳的曼玉和麥琪,是叮咚買菜的常客,對每日優鮮頗有微辭:“有一次給我送了臭的蝦和雞蛋,讓我火冒三丈”,曼玉説完,麥琪隨聲附和,“我都是每日優鮮的退貨專業户了,十次有九次退貨,而且起送價也比以前高了。”

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的困窘,恰恰是生鮮電商的通病。中國幅員遼闊,地域飲食差異明顯,對供應鏈和商品差異化構建,提出較大挑戰,這並非一日之功。

叮咚買菜前途未卜

叮咚買菜天通苑社區某一站點

當一個外來者闖入陌生領地,自然會被周遭不斷審視。想在短期內改變看法、培育習慣,除非有一鳴驚人的能力,否則就是相當長時間的淬鍊。在用户使用習慣上,對叮咚買菜又是一劫。

“我沒用過叮咚買菜,常用的就只有美團、餓了麼,因為常用這些點外賣,可以不用下載新的APP,所以更習慣原有的行為模式。”居住在天通苑的阿輝説,“叮咚買菜如果想吸引並留住消費者,他們要做的比美團、餓了麼要多的多,平台可以躺着獲得客户,而新興勢力卻需要更多的手段和努力。”

疫情期間,生鮮電商再度繁榮。根據易觀千帆移動APP TOP1000數據,叮咚買菜從4月份428名,進入8月份392名,每日優鮮則從352擠進287。儘管活躍度都有所上升,但顯然,叮咚買菜進步微小。

後疫情時代,當消費習慣逐漸養成並趨於理性,想改變用户習慣難於登天。頻繁緊湊的用户挽回信息,也昭示着叮咚買菜的流量飢渴。

買菜硬碰硬

無疑,今年的生鮮電商,被社區團購搶盡了風頭。

興盛優選、同程生活、十薈團等頭部企業,相繼完成大額融資,滴滴、美團、阿里、拼多多,亦跑步入場,傳統商超家樂福、物美、華冠等,也加入這場團戰。

而遙想2015年,今日資本徐新的一句“生鮮是電商最後一片藍海,得生鮮者得天下”,瞬間點燃了生鮮電商的戰火。彼時,最先享受到資本照拂、沐浴生鮮電商榮光是前置倉。

天眼查數據顯示,僅在2015年,每日優鮮便拿到兩輪融資,總金額近3億人民幣;叮咚買菜雖然入局較晚,但卻在2018年迅速完成6輪融資。

彼時,就連口口聲聲説着“不做前置倉”的侯毅也沒了定力,下場做起了前置倉業務。但在試驗過80家前置倉後,侯毅以“客單價上不去、損耗率下不來、毛利率無法保證”為由,公開痛批前置倉是偽命題。

不斷言侯毅振臂一呼的作用,但自此之後,前置倉聲量慢慢減弱。叮咚買菜自2019年底至今,還未有公開融資的消息;同樣每日優鮮自2018年9月獲得一輪融資後,直到今年5月份才再獲資本加碼。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社區團購,也緊隨前置倉的步調,經歷了一場沉浮。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8年,社區團購融資事件達23起,融資金額約為40億。但僅在一年之後,社區團購迅速經歷大洗牌。

起起伏伏背後,是模式還不成熟。疫情的拉練大賽,讓生鮮電商各模式,既在浴火中不斷迭代,又各自出現確定性的新曙光。

社區團購被詬病的點在於,團長不穩定、品類豐富度不夠、供應鏈優勢不明顯。為解決這些問題,有人嘗試優化與團長的合作機制,有人與便利店、夫妻老婆店合作,有些試圖與菜市場合作。但這似乎都有些隔靴搔癢了。

篩選標準在前,激勵政策在後,但團長沒有固定收入,依然無法降低流失率;便利店、夫妻老婆店完全有可能自己開展賣菜業務;與菜場合作,又面臨與京東、美團、餓了麼平台模式的競爭。

一位跨界者的進入,讓社區團購有了新的看點。已覆蓋全國100+城市的菜鳥驛站,於今年6月份正式宣佈打造數字化社區生活中心,其中一項服務便包括社區團購業務。

菜鳥驛站做社區團購的優勢在於,團長流失導致顧客流失的隱患基本被消除。菜鳥驛站分佈在全國站點,已經自帶基本的流量保障,而且站長擔當起團長的職責,既有固定工資收入,亦有佣金收入,穩定性更高。通過與同屬阿里的高鑫零售合作,供應鏈的難題也迎刃而解。

當然,不是説菜鳥驛站的出現,讓其他玩家的努力黯然失色。而是,不管菜鳥驛站是不是對的人,其做社區團購業務的思路,或許才是更接近正確答案的選項。

回到前置倉模式,侯毅痛批前置倉之後,也在拯救前置倉。今年3月份,侯毅表示除部分盒馬小站直接關閉外,大部分將直接升級為盒馬mini。而盒馬小站正是侯毅此前測試的前置倉業務。他甚至斷言:盒馬mini將是生鮮電商的主要模式。

盒馬mini面積雖比大店小,但同樣包括到店功能,如此一來,門店自然流量有了保障,商品損耗率也有所下降。庫存深度及可疊加現制現售等商品,保證了產品豐富度,同時也有利提高客單。

也就是説,盒馬將以大店和盒馬mini兩條腿走路,在城市核心區域以及下沉市場,進行更密集滲透,覆蓋到家場景下的消費需求。按照侯毅的嘗試,生鮮電商的最優解,依然是店倉一體的到店到家模式。

前途未卜

從本質上講,侯毅依然否定了前置倉。

每日優鮮、美團買菜,也在不斷反省重塑,做出一系列改變。

每日優鮮提出“雲冰箱”戰略,覆蓋鮮肉、鮮奶等在內的全品類商品,同時疊加“雲超特賣”次日達服務,近來又啓動“百億俱樂部”計劃,重倉供應鏈建設。

美團買菜則在即時配送服務之外,開始提供“今日下單,次日取貨”的站點自提服務,從而滿足更具計劃性的生鮮消費需求。

説到底,時至今日,生鮮消費需求層次分明,但無論需求再怎樣細分,都需要多樣化的渠道來解決。雖然無法判斷,誰能帶來最優體驗,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不是一家獨大的遊戲。

當大部分玩家開始為此做出改變時,叮咚買菜的動作卻寂寥了許多。

先不説它自2019年7月份以後至今仍無融資的事實,與2019年底便宣佈實現全面盈利的每日優鮮相比,叮咚買菜至今仍處於虧損狀態。

此前,業內人士曾為叮咚買菜算過一筆賬,叮咚買菜在1500單的情況下,客單價達到66元,或者毛利率達到30%時,才能表明單個前置倉實現盈利、模式跑通。

截止今年8月數據,叮咚買菜600個前置倉,日單量超60萬單,按此推算,目前其單倉日均訂單量在1000單左右。

單從營銷推廣上看,也能察覺到叮咚買菜的急迫。

「DoNews」瞭解到,地推每日拉新KPI為10,新人首次下單獎勵8元,第二單獎勵12元;叮咚買菜在北京甚至不惜將配送費調至為0元,同時不設消費門檻,而在上海曾設5元配送費後又進行減免,但配送門檻為38元;邀請他人註冊返券的優惠力度,則從滿59減30升級為減40。

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曾説,生鮮前置倉的良性循環,在於規模與效率的正相關,規模的擴大應伴隨效率的提升,即成本下降、毛利率提升、客單價提升,不能單側重補貼拉新,或急於擴大規模。

但在補貼之下,叮咚買菜距離盈虧平衡又遠了一步。迴歸零售本身,這本是一個精細活,再急也無濟於事。

每日優鮮用5年時間才逐步實現盈虧平衡,叮咚買菜不過才走過三年時間。依照梁昌霖理論,生鮮前置倉是指數模型,雖然起步慢,但模式一旦成熟,增長會非常迅猛。

若真如此,每日優鮮已經開始起飛,但叮咚買菜的前路依然不太明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090 字。

轉載請註明: 叮咚買菜前途未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