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覆命環保全生物降解技術專利為塑料產業轉型注入新動能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科技

8月23日,以“建設生態文明,活躍綠色經濟——在國家禁限塑令形勢下,生物降解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機遇”為主題的生物降解高峯論壇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舉行,論壇由中國最早研究降解材料的同濟大學納米和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及覆命(上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論壇特邀部分高校、科研單位等做創新成果的介紹和發佈,主辦方希望論壇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提高企業競爭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生物降解新材料產業發展。來自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同濟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華東理工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數十位業內頂尖知名專家教授出席並解讀了最新生物降解技術和產業發展方向,深入交流了相關技術的新進展、市場的新應用。

今年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

7月17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於8月中旬前出台省級實施方案,並要求8月底前,各地要對照通知要求,啓動商場超市、集貿市場、餐飲行業等領域禁限塑推進情況專項執法檢查。《通知》重點在督促執行、強化落實,以確保完成任務。

半年時間內,國家多部門兩次出台意見和規定,表明我國治理塑料污染的決心和力度。“限塑令”升級到“禁塑令”,國家已按下快進鍵。

全生物降解材料可廣泛應用於農膜、快遞包裝、外賣、商超、醫藥、生活用品等方面,可以廣泛取代日常生活中一次性塑料製品,將是新的限塑禁塑的主要替代品。

2018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僅為36萬噸,在整體塑料產量中佔比不足1%,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間。

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是新時代環保發展的需要,緊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健康發展理念,可以有效遏制白色污染的進一步發展。

覆命環保自主研發的澱粉基生物全降解材料通過利用環境中的温度、濕度、礦物質和微生物(如細菌、真菌、藻類等)將聚合物材料水解或酶解為低分子物質,再由微生物吞噬完全分解為水、二氧化碳、無機鹽、能量和新的生物質。其生化過程不產生污染,且性能優異、降解充分、成本較低,市場應用量非常大。

該全生物降解材料強度可做到0.06毫米厚度每釐米牽拉係數40N以上;薄至0.01毫米;熱穩定性高達230°C,傳統LDPE吹膜生產線上即可生產。已通過“GB/T35795—2017全生物降解農用地面覆蓋薄膜”、“GB/T 20197—2006 降解塑料的定義、分類、標誌和降解性能要求”等在內的多項國家檢測。

除了優良的可加工性能、力學性能、熱封焊接性能、柔版印刷性能外,該材料的降解時間僅需60-180天,還可根據客户的不同需求,對材料性能和降解時間進行專項定製,受到了包括山東省供銷合作社、北京優包科技、中化現代農業公司新疆棉花種植基地、海南省農業廳等企事業單位的肯定與好評。

覆命環保帶來了生物全降解產品,有農用膜材料、包裝材料、食品用材料、垃圾袋和受委託開發的產品。據瞭解,覆命環保對全生物降解材料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該材料是完全碳循環、完全生物降解的環保材料,其產品特點和優勢在於:完全生物質的原材料加無機鹽粘合劑,土壤掩埋試驗測試結果,60天內可完全降解。無任何塑料粒子殘留物,無燃燒過程中的空氣污染,最終降解為水、二氧化碳和無機鹽,對環境無二次污染。結合新開發的細菌催化技術,技術上可以實現15天完全降解,後續有望做到7至10天完全降解。

覆命(上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興廣表示,“從2007年的‘限塑令’,到今年的‘禁塑令’,可降解材料迎來了黃金髮展期。但許多中小企業由於缺乏科技研發實力,也將面臨轉型難、成本高、經營困難的問題。覆命不僅一直致力於環保新材料的研究,更注重科技力量的應用性和適應性,覆命今後不僅要在全生物降解科技研發上不斷精進,積極響應國家‘禁塑令’的推進和落實,更要打開與轉型受阻企業的合作通道,讓環保事業的梯隊不斷壯大,攜手共創生態家園,這才是能夠完美解決一次性塑料污染問題的核心解碼。”

照片説明:生物降解高峯論壇在上海舉行,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任傑正在作主題演講。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