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造路再遠,對傳統制造也是革命性的

這是個協作無處不在的時代,中國製造是一種全球化的整合。而中國製造本身又是跨國公司全球採購、全球整合資源的一部分。新制造最初是馬雲在2016年雲棲大會上提出的概念。馬雲認為,大數據、雲計算將驅動未來製造業,新制造是製造業與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新制造的競爭力不在於製造本身,而在於製造背後的創造思想、體驗、感受和服務能力。因此未來的製造業“不是標準化和規模化,而是個性化、定製化、智能化”。在2018年的雲棲大會上,馬雲重新提出新制造,更是把其提到一個新高度,認為“新制造是貿易Z的解決方案”,“未來made in China將變為made in Internet”。

新制造路再遠,對傳統制造也是革命性的

外有中美貿易摩擦,美國直接衝擊中國製造;內有去產能與環保風暴雙重壓力,倒逼製造業轉段與升級。夾擊之下,工業巨頭勢必要將目光轉向全產業鏈的佈局,一手產業鏈內置,一手高科研投入。

工業文明伴隨工業革命興起,規模化、工廠化生產迅速拉開城市化與現代化的帷幕,人仍然是最主要的生產力,能源則扛起生產資料的大旗,煤炭石油、電力機械等都給人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帶來巨大變革;互聯網則是信息文明的橋頭堡。伴隨“互聯網+”對各個行業的格式化,人類已推動了下一個時代——“智能文明”的第一道大門,僅是縫中流出的些許微光就已令人驚歎不已。

新制造路再遠,對傳統制造也是革命性的

在科技革命的大浪潮中,未來或許所有的公司都將是科技公司、物聯網公司。正如當初銀行業是“恐龍”被支付寶衝擊,出租車是“老古董”因滴滴改造,零售業是“化石”被網購釜底抽薪一樣,新制造也將徹底顛覆舊制造,迎來合縱連橫、縱橫捭闔,即既有技術與應用雙輪驅動,又有縱向產業鏈整合與橫向格局突破。未來新制造,大數據與雲計算將是生產資料,互聯網、物聯網是生產關係,而科學技術將是第一生產力。

(7609039)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35 字。

轉載請註明: 新制造路再遠,對傳統制造也是革命性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