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新”知著支隊由來自清華大學理工、人文社科等多元專業背景的同學們組成。在當今這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人們通過各類媒體獲取視頻、圖像、與文字信息;新媒體無時無刻不在塑造着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求知若渴,見新成行,“見‘新’知著”實踐支隊意在從全面的視角,通過走訪與訪談探索這個年輕的新媒體行業,構建對於這個行業的客觀認識,能夠更好地以用户和建設者的身份構建媒體新生態;同時,探尋清華人在新媒體行業中所貢獻的質樸力量。
線上訪談,深度對話
基於“探訪新媒體行業的台前幕後”的實踐主旨,見“新”知著支隊針對新媒體平台運維的底層技術與新媒體行業中的頭部生產者兩大主題進行了三次訪談,與三位從清華園走出的校友:快手公司社區科學部技術人員胡勇、知乎大“V”劉知遠、網紅教師李永樂進行了深度交流。
縱使疫情使成員們只能通過線上對話的方式通過互聯網光纖與攝像頭對面的校友相見,但算法的人文情懷與信息傳播者的赤誠熱情滿溢於幾位校友的回答中,滿足的喜悦讓求知慾閃爍在成員們的目光裏。“本次實踐讓我看到新媒體行業有温度、有厚度、做實事的一面”,支隊成員應依恬精當地總結道。
算法也有人文情懷。相比於做一些針對數據的處理,任職於快手公司社區科學部的胡勇學長更想做一個網絡上的交互平台。而在開發過程中,開發者不光要照顧到社區裏面的用户,同時也要照顧社區裏面的生產者,那些拍作品的人,或者説直播的人。同時,推薦算法還要控制整個社區中的內容,確保其正確的導向。對這些元素的把控指導着推薦算法的設計,算法研發的技術細節中體現着社會關懷。在他眼中,推薦算法的背後不只是一行行代碼,更是一個團隊、一個公司的價值觀。
知識也應成為流行。從BBS水木社區的積極分子到知乎大V “zibuyu9”,從當年的“小鎮做題家”到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三個話下的優秀回答者,劉知遠老師一直保持着在網絡世界的活躍。採訪中他回顧了作為自媒體的心路歷程,當年少時的激情與義憤填膺漸漸褪去。得到的關注日益增多,劉老師開始認真的思考在互聯網這個巨大的社區中,“zibuyu9”應當做一個怎樣的自媒體。或許説出的話不會像年少時那樣鋒芒畢露,或許交流的氛圍不再那樣劍拔弩張,但是不變的是想要發聲的願望和對實話實説的堅持。
新媒體也是教育的另一條路。近年來,科普視頻的不斷湧現,已經悄然改變了人們知識獲取的習慣。點開排名前幾位的視頻,你可能看到一位身着樸素的老師,使用最普通的粉筆和黑板,將比特幣、區塊鏈、“引力彈弓”等知識的來龍去脈向你娓娓道來。他就是有着上千萬粉絲,因創作大量科普視頻而被稱為“網紅”的李永樂老師。當提起在網絡上網紅教師的身份對李永樂老師意味着什麼,他表示“我在想,作為一個老師來講,我想要留下點什麼?能夠有這麼多優秀的學生,我已經很榮幸了,但是我還想更榮幸一點。如果我還能有更多的學生,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我這輩子就更值了。”
線下參觀,全面調研
隨着疫情的逐漸平息,身在北京的同學們得到了能夠線下實地參觀新媒體龍頭企業字節跳動與快手的寶貴機會。支隊成員對於這次來之不易的調研機會格外珍惜,在參觀中頻頻向企業員工提出犀利而有趣的問題,從平台底層算法到公司的運營模式,從公司產品研發現狀到公司理念文化,成員們都通過參觀與問詢的方式進行了調研,並對於捕捉到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反思。
通過對於快手與字節跳動平台性格的對比,支隊成員們洞見了新媒體行業的四大特點:效率至上、注重生活、成長迅速、多棲發展;也重新認識了新媒體行業“996”“on-call”等工作模式。面對四個特點,成員們表示出對於發展迅速背後過於注重獵奇、平台同質化等問題的擔憂;面對嚴苛的責任制依然難以彌補的人才缺口,成員們提出對於高校與企業的深度產學研合作的建議。
見“新”知著支隊合照。受訪者供圖
珍貴的線下參觀,對於成員們來説,確實是一次“破壁”的機會。
“如果説交流是消除人與人之間誤會的最好途徑,那麼參觀一款產品的開發公司、與他們的工作人員交流學習,就是消除人們對一款產品偏見的最好方式。通過參觀快手的總部,我首次認識到了這款軟件所帶來的巨大社會價值:通過簡單的操作方式與全面的功能,讓更多三四線城市的用户能夠享受科技帶來的便捷,脱貧致富。這讓我對這一軟件從原有的“低創作品”視頻平台的固有印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看到了清華人在這一過程中的身影與力量。”實踐成員安之達如此評價支隊的實地參訪。
未來已來,只待新青年
作為用户,見“新”知著支隊成員們逐漸修正了對於 “快餐媒體”的偏見,同時願意從用户的視角加入到構築健康新媒體環境的大軍中。作為清華青年,在此次社會實踐中成員們客觀而全面地認識了新媒體時代,同時感受到清華新媒體人身上的“中國力量”,激勵他們帶着對健康社會的憧憬與熱忱,積極地面對新技術,承擔起社會責任。實踐途中,見“新”知著支隊撰寫了三期“促膝談新”深度專訪,均在清華實踐公眾號上發佈;拍攝了一期快手公司實地參觀vlog,收穫3000餘播放;製作了三期採訪精華視頻,計劃於bilibili等視頻網站上線,讓更多青年瞭解這個熟悉又陌生的新媒體時代。10月18日,在返校後舉行的清華大學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業認知”分論壇上,見“新”知著支隊進行了精彩的展示,並通過院系及學校團委的評審,榮獲2020年清華大學學生社會實踐金獎支隊。
未來已來,新行業正在期待着中國青年的開拓。(通訊員 潘紫琪 應依恬 安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