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工業互聯”企業要補哪些課?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系統深度融合的產物,日益成為實現生產製造領域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連接的關鍵支撐和工業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礎設施。筆者注意到,近日工信部在其官網發佈了《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0年工作計劃》,提出在今年12月建成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共涉及到提升基礎設施能力、構建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工業互聯網平台、突破核心技術標準、培育新模式新業態、促進產業生態融通發展、增強安全保障水平、推進開放合作、加強統籌推進、推動政策落地等10大任務類別54項具體舉措。

工業互聯網的服務對象是工業,互聯網是服務的基礎設施。近年來,在“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轉型過程中,“工業互聯網”是一個繞不開的詞。按照官方給出的定義,工業互聯網是鏈接工業全系統、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支撐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興業態和應用模式,是互聯網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拓展的核心載體。同時,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基建網絡的基礎設施之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前,全球貿易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新冠肺炎疫情下發展工業互聯網既是形勢的倒逼也是現狀的需要,更是抓住新一輪產業競爭的決勝先機。也正是基於這樣的發展態勢,工業互聯網連續三年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今年以來,更是相關政策頻發——2 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推動 5G 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3 月工信部發布《關於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4 月發改委發佈推動“企業上雲用數賦智”行動的實施方案,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5 月《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要“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製造”。

為何如此重視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除了和當前政治經濟形勢分不開之外,也與今後企業的實際需求和發展趨勢息息相關。一方面,製造型企業的生產模式正在由傳統的自動化、當下的數字化向今後的智能化轉變,需要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的同時還要兼顧日益普及的個性化定製,即實現以用户為中心的按需生產、柔性生產,儘可能滿足市場化、多樣化、個性化需求。事實上,這也是轉變企業庫存管理和產能調配的關鍵所在。另一方面,製造業領域在整體上迫切需要企業間從傳統的空間聚集轉變為網絡協同、線上聚集,通過網、雲和數據實現產業鏈銜接和供應鏈協同,有效降低資源獲取成本,提升企業協作能力和產業整體競爭力。在此基礎上,傳統企業商業模式也將從單純的賣產品、賣服務拓展到個性化產品和多樣化服務的協同,最大限度地挖掘企業利潤空間。

然而,中國當下進行工業互聯網建設迫切需要突破一些現實瓶頸。首先,對於目前絕大多數企業而言,“聯網”還有很多課要補。當前,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裏,80%以上的機器設備數字化水平很低,這就造成平台數據採集難、成本高、效率低。即使關鍵的基礎設施建成,企業如何有效運用併發揮其價值也是一個要突破的環節。其次,人才隊伍方面存在很大缺口。工業互聯網需要人工智能、信息化、雲計算、區塊鏈技術等相關領域的人才,跨專業、跨領域是這類人才的重要特徵。同時該領域也離不開對生產工藝的積累、工藝流程的定型和傳承,以及對工業數據的挖掘。這些不僅需要新型人才的補充,也需要對老一代工人經驗的總結與傳承。再次,還需要在相關應用場景上進一步探索,把技術和應用場景結合起來,讓企業對工業互聯網的價值產生普遍認同。最後,還要妥善考慮到數據安全這個企業普遍關切的問題。因為與消費互聯網相比,各企業中有大量的數據和工業要素不可被分享和泄露,但實際上在協同工作和產業鏈銜接時又需要進行必要的共享,這就需要跨行業、跨領域地探索出一套安全的數據採集方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11 字。

轉載請註明: 走向“工業互聯”企業要補哪些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