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微信紅包封面生意中掘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新眸,作者丨祝一一,編輯丨棲木
2013年8月5日,在微信5.0大版本更新中,上線8年的騰訊老兵財付通,與騰訊上線兩年的移動互聯網新軍微信聯合推出微信支付。
在支付領域,晚支付寶兩年成立的財付通,一直處於追趕狀態,而彼時的微信,經過兩年的發展,已經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接替了QQ的位置,並站穩腳跟。
這次新老配,成為了騰訊在支付領域發起的一次“珍珠港事件”。
要知道,基於社交的巨大流量,騰訊從來不缺變現的手段,隨便一個動作,適當有點策略支持,導入點流量,就會帶來巨大的紅利。一個典型的案例是,騰訊通過“紅包”這一玩法,就將線上支付玩出花來。
在帶來騰訊集團三分之一收益的同時,微信也承擔了騰訊更大的責任。從傳統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騰訊從來不缺爆款,每一波迎接騰訊產品紅利的,除了騰訊,還有眾多的參與者,他們才是騰訊生態鏈的原創力。
01、微信的一小步2010年4月15日,上海世博園,由中國移動搭建的全球第一個TD-LTE制式標準的4G演示網開通。
從理論上説,TD-LTE在系統帶寬、網絡時延、移動性方面相較於3G時代的TD-SCDMA,都有了極大的提升,在網絡速度提升的同時,基於無線移動網絡,可實現在無線移動網絡下,高清視頻下載、在線遊戲、高清視頻會議、高清視頻聊天等對網絡帶寬及網速有較大要求業務的需求。
4G演示網的開通,為4G試點城市的增加以及後期的商用,提供了一個較為可行的樣本,同時也開啓了一個屬於智能終端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個時代的特徵是,在智能終端上,人們與互聯網的交互,更加的具有多樣性。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測試版上線。
微信推出的時間,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的萌芽時期,3G已經運營三年多,4G試點城市在不斷增加,帶動的規模化效益正在不斷的擴大。
在剛走過去的10 年的發展期裏,微信經歷了數次自身內部的變革:
一、以朋友圈支持圖片+視頻為標誌,微信從文字加語音的即時通訊工具,走向社交分享平台;
二、以公眾號推出為標誌,微信講觸角從社交進一步擴大到內容平台,公眾號瞬即引爆了“自媒體”創業大潮;
三、以微信支付推出為標誌,微信的“互聯網生態”形成了最終的閉環:變現,也就是金融交易;
四、以小程序的推出為標誌,微信的正式朝着“系統級”應用方面挺近,小程序的開發和經營,帶動了又一波新的創業潮;
五、以視頻號推出為標誌,微信在生態化的目標上,進一步完善自身的功能與服務,視頻號,將會成為微信生態下的重要一環。
在向前邁進的同時,微信已經成為全球用户黏性最高的互聯網產品之一,微信在社交領域的霸主地位短時間內,依然無可撼動。
圖片來源:太平洋證券
除了4G網絡的搭建鋪設,趕上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之外,最為重要的是,騰訊在傳統互聯網時期依託QQ賬户體系對其他騰訊軟件的流量支持及導入的經驗,被成功地移植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02、農村支援城市QQ是中國互聯網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民級”應用。
對於社交軟件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解決了人與人交往中社交關係的最終沉澱的問題。就QQ而言,在傳統互聯網時期,自推出到用户數突破3億,用了5年(2004年4月),在CNNIC發佈的《第1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中國上網計算機約為4160萬台,上網用户數約為9400萬人,也就是説,幾乎每一個連接上互聯網的中國網名,都註冊了一個或者多個QQ。
2005年2月16日,QQ實現了同時在線人數1000萬的突破。也就是説,在中國當時近1億的互聯網用户中,超過十分之一的用户,在上網的同時,登錄了QQ,同時,QQ的月活用户數超過2億。
一個月後,騰訊收購了Foxmail,依託張小龍為首的Foxmail團隊,騰訊組建了第一個脱離總部的研發中心:騰訊廣州研究院(廣研院),廣研院成立至今,按照先後順序,推出了四個產品:QQ郵箱、微信、微信讀書及企業微信。
其中的三個,都與微信有關。
QQ郵箱推出後,依託龐大的QQ用户導流,支持QQ賬號直接登陸,不需要重新註冊。QQ郵箱是騰訊第一個依託收購後自身團隊,在沒有借鑑現有成熟市場產品而開發的騰訊產品,而且這個產品,至今還保持着沒有商業廣告的純應用場景。
2010年12月,雷軍推出了米聊,作為MIUI在即時聊天方面的補充。在見到米聊後,張小龍給馬化騰發出一封郵件,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觀點就是:
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即時通訊軟件米聊、Kik、Whatsapp等的出現,將會誕生一個新的通訊工具,建議騰訊做一個移動社交軟件,並同時指出,這個新的通訊工具很可能會對QQ造成很大威脅。
2010年11月19日,微信項目正式啓動,最初的工作人員均來自QQ郵箱團隊。微信上線後,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用户的接受程度,在這一年,QQ的月活超過4.5億,並實現同時在線人數突破1億,而且在同年3月16日,正式推出手機QQ。
QQ賬號體系對微信的支援,成為了騰訊最為成功的一個“農村支援城市”的案例。在微信之前,幾乎所有以QQ賬户體系導流的產品中,有裝機量、用户數,但是在各自的細分領域內都有不同的競爭對手,而其中有一大部分,已經不再更新,甚至關閉停止運營。
唯獨微信,延續了QQ在PC時代的地位。微信起步時僅通過QQ賬號體系來導入關係鏈,簡而言之就是隻支持QQ賬號體系登錄。在QQ的巨量支援下,微信用量兩年,用户數突破1億。在後續的版本中,微信才支持通過導入手機通訊錄來獲取用户。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基於微信的龐大用户,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流量導入,如同傳統互聯網時代QQ賬户體系對騰訊產品的支持一樣,微信承擔了這一角色,尤其是微信支付。
03、工業反哺農業微信實現“連接一切”的基礎,是微信支付。
以即時聊天工具來看,除了交流,轉賬及紅包是重要的一部分,在需要轉賬或者用紅包表示點什麼意思的時候,用户不再需要另外點開另外一個金融類APP如支付寶,或者某個手機銀行。
在To B端,二維碼收款極大的方便了小商家、個體户、甚至街邊攤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交易行為,這種傻瓜式的掃一下二維碼,完成交易的行為,是現金在市場中逐步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第一波的公眾號創業上,除了逐步開放的“打賞”功能,還有公眾號內容植入的廣告,以及後面的“付費閲讀”。基於公眾號,成就了一大波的大號,這些大號的價值,隨着公眾號的普及和公眾號內容的提升,變得非常的巨大。
小程序的推出,是To B最大的嘗試,這一動作,催生了幾乎所有電商參與者的微信創業行為。加上完善的微信支付的交易支持,誕生了諸如有贊、微盟之類的上市公司,這些上市公司的基礎,實質上就是小程序後台支持。
微信支付所形成的生態鏈,不僅僅是相對於騰訊的“閉環”,更為重要的是,貢獻了騰訊金融業務超過80%的收入,貢獻了騰訊集團超過三分之一的營收。
微信支付真正得以普及的重要推手,是2014年1月26日正式推出的微信紅包功能,微信將“發紅包”界面的一個按鈕名稱從“隨機紅包”改成了更吸引人的“拼手氣紅包”,並將先寫祝福語再搶紅包的流程去掉,簡化了發紅包搶紅包的流程。
兩天後,“新年紅包”在微信的“我的銀行卡”中出現。在微信紅包誕生的第一個春節,從除夕到初八這九天的時間裏,有超過800萬的用户,共發出和領取了超過4000萬個紅包。
微信支付真正的潛襲,是2015年的春節。春晚除了是全國性關注度最高、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還承載了中國人對於春節的特殊意義,這個延續了幾十年的電視節目,造就了中國商業史上的一個個標王和奇蹟。
2015年,春晚開始尋求與新媒體(網絡媒體)合作,試探新的傳播方式來吸引人羣,微信以5303萬廣告費拿下獨家合作,互聯網公司上春晚發紅包的新玩法就此開啓,贊助春晚發紅包成為了促進用户增長的一大利器。
在2014年,有眾多玩家的第三方支付市場,支付寶以接近一半的份額,高居第一,是排在第二的財付通的2.5倍之多,如何佈局對於支付寶的追趕,成為了騰訊的一大工作方向。
贊助春晚,將這一目標,實現了大大的提速。
從玩法上看,春節前一個月上線的“搖一搖”,吊足了用户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從除夕早上9點開始,微信就在央視直播中,“搖一搖”開啓了“春節特別入口”,在這裏能搖出的各項驚喜:比如搖出新年賀卡、搖出正在直播節目的明星拜年祝福等互動頁面。
其次,支撐搖一搖、發紅包的贊助金額,高達5億——這個由合作企業贊助、通過微信“發現-搖一搖”進入的搖一搖,獲得隨機現金紅包。
除夕當日微信紅包收發總量則達到10.1億次,在20點到今天凌晨零點48分的時間裏,春晚微信搖一搖互動總量達到110億次。
所有基於春晚活動的用户,必須完成一件事:實名制登記,實名制的認證機制是綁定名下銀行卡。2015年對春晚的贊助,及春晚紅包的獲活動,給微信帶來了超過1億用户的綁卡,完成了支付寶八年的工作。
“綁卡”這一動作,實質上是把騰訊多年來積澱下來的社交用户資源,轉化為更為有價值的金融用户,除了守住龐大用户羣體,還極大的提升了用户對於企業的價值。
騰訊通過龐大的社交用户基數,利用營銷活動,迅速的補足或強化自身“短板”,以此帶動在第三方支付市場的影響力、收入增長。
微信紅包的出現,給企業佈局社交平台提供了巨大的商機,這個商機催生了基於社交軟件如微信的一種全新的社交經濟。在社交關係的“人性化”研究中,微信成功的利用了春節“紅包”這個觀念,帶來了全新的營銷市場,從而形成了基於微信支付生態圈的“紅包經濟”。
04、To B的意義2018年,騰訊為了在短視頻行業有所作為,除了連續發佈至少16個各種定位的短視頻APP之外,最重要的動作之一就是復活微視,這一年的春節,騰訊微視通過QQ 走運紅包合作發放微視禮包,但是收效甚微,推廣微視的重任,最終還是落到了微信的肩上。
第二年春節,微信紅包聯合微視,推出了微視拜年紅包,即用户可以發送自制的短視頻來發紅包,但是短視頻只能來自於微視平台,其目的不言而喻:
一、促進微視的裝機量;
二、增加紅包的可視化玩法;
三、讓紅包的參與人員更有親近感。
最終,微信支付支持下的微視,在2月4日(除夕)至2月6日(初二)三天內,共有約8000萬個微視視頻紅包在微信、QQ和微視裏被領取。
2019年,突發的疫情,刺激了“線上辦公”市場。針對這一市場,騰訊推出企業微信的2016年,釘釘已經斬獲了6000萬用户,2017年12月統計數據,釘釘用户數已經超過1億,入駐的企業(團隊)超過700萬家,釘釘成為阿里旗下億級俱樂部的重要一員。
To B用户,一直是騰訊夢想進入而不得的領域,具備天然社交屬性的騰訊,在To B端,其實一直都做得不好。疫情成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契機,為迎合這一市場,騰訊的兩個重要的產品:騰訊會議和企業微信,尤其是已經發展多年但是鬱郁不得志的企業微信,更是讓騰訊看到了To B的短板。
推廣企業微信,成為了疫情期間的重要一環,紅包封面,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了。
2019年春節,企業微信推出“定製微信紅包封面”功能,這個功能當時並沒有對個人用户開放,只針對企業用户。經過認證的企業用户,可自主設計紅包封面、創建封面故事,並通過渠道如公眾號發放給微信用户。用户領取後,可在發微信紅包時使用定製的紅包封面。
因為紅包本身自帶流量屬性和傳播性,對於品牌方來説,在這個紅包封面上,就存在了極大的營銷空間。
在這個不大的封面上,企業可以加入企業logo、代言人、品牌屬性、產品以及企業文化等元素,而這些元素,從設計、分發到最終用户領取紅包的整個過程中,都會被一一展現,這對於企業來説,無疑有極大的誘惑。
首先,對於企業來説,10塊錢一個的紅包封面,對於展現來説,是極低的成本,尤其對於微信的品牌合作方來説,可能獲得封面的成本會更低。但是傳播卻不是一次性的,用户領取紅包封面後,在有效期內,可以多次使用、可以發羣裏、可以直接發給聊天對象,傳播面是非常廣的。
紅包封面的多輪次傳播
其次,在用户領取紅包封面環節,商家一般會設置一定的領取門檻,例如下單領取、入羣領取、關注公眾號或視頻號領取、連續簽到領取、分享轉發領取等等,這對於提高用户黏性、促進用户裂變拉新的效果是非常不錯的。
第三,在用户收發紅包封面環節,商家除了提供統一的定製紅包封面,還可以定製紅包的消息氣泡背景圖、紅包詳情頁、紅包封面故事以及短視頻,一個紅包,多次多重的品牌曝光,這對於任何一個品牌來説,從“封面故事”,可以直接跳轉到鏈接的小程序、公眾號或者視頻號,商家可以藉此實現漲粉、轉化、留存及變現。
最終,僅在2019年春節期間,帶有定製封面的特色紅包就被拆開了近2.5億次。也就是説,參與到紅包封面的品牌方們,獲得了至少2.5億次的傳播。
相對於企業微信來説,紅包封面最大的帶動,可能是接下來的視頻號了。
05、全力打通視頻號1月9日,在微信十週年的講話上,張小龍説,微信在春節紅包上,還會有一些新的創造。
繼2月2日iOS版本的微信8.02上線,Android的在2月5日更新,更新後,紅包封面的申請,進一步放開到個人用户,要求很低:
一、開通視頻號;
二、發佈一條視頻號內容;
三、獲得10個點贊。
完成後,就可以從已經發布的視頻號中,選擇發佈的內容,來製作屬於個人的紅包封面。
自2020年1月視頻號上線以來,騰訊已經將視頻號列為戰略項目了,在整個微信的生態鏈中,幾乎所有的入口,都在向視頻號上導流。
騰訊在短視頻上面的探索,已經持續多年,直到視頻號的出現,依託微信生態鏈,才有了一個大致的方向。
短視頻產品也經過的發展,在功能上經過無數公司的努力,持續的優化背景下,圍繞視頻創作、內容推薦、社交分發、直播等商業化體系建設都有了一定的模式,功能實現與產品形態逐步成熟。
視頻號經過接近一年的迭代後,在創作、維護、直播等領域完成升級,並與微信生態內的小程序、小商店等基礎服務能力打通,完善商業化,視頻號與主流平台相比功能差距縮小,用户體驗、內容生態、商業化體系持續完善。
在新眸看來,視頻號將取代公眾號,完成微信生態從“圖片+文字”到視頻的轉變,這一轉變完成後,視頻號將成為微信生態的基礎,因此,微信將會在視頻號的建設上,投入更多的資源。
封面紅包對個人的開放,便是這些措施中,最為有價值的一項。在市場越來越分化的情形下,不同圈層的消費者可能越來越難以互相理解,正如一些人難以理解搶紅包封面的消費者心理。
紅包封面被賦予了面向“目標人羣畫像”的品牌獨有的文化屬性含義,通過對目標人羣的推送,紅包封面成為這些用户的一種“文化認同”及消費認同,這種羣體認同成為這一特定人羣對外展現的一種價值觀念。
一個紅包發到羣裏面,人們開始討論這個紅包封面:
你這個紅包挺好看,封面是哪兒領的?我也想要。
而再次之前,如果不借助封面紅包推送小程序或者視頻號或者公眾號,人們對待這種行為的態度是:
你再往羣裏面發廣告就“開飛機”了,或者是怎麼會推這種廣告?
是的,紅包封面讓微信紅包除了傳統的發放外,從根本上來説,已經具備了一定意義的“社交貨幣”,這與騰訊一向的操作類似,如同遊戲中的皮膚一樣,它滿足了用户對於個性化展示的需求。
再直白點説:
發紅包只是品牌營銷的表象,線上的裂變拉新和提高用户粘度才是本質,而這些用户一旦獲得,由於品牌文化認同,很難再出現脱離。
也就是説,這些都不是“死粉”,而是鮮活的用户。
當然,最大的收益方永遠是騰訊,尤其在短視頻領域。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這一輪紅包封面,會極大的刺激用户對於視頻號的開通,加上騰訊對於視頻號的推薦機制是“點贊+在看”而不同於抖音的算法推薦機制,在有限的私域流量中,用户間的認同感將會更高,朋友圈對於同樣內容的熟人間推薦將會更多,同樣的,在特有的圈子內,朋友間對於相似內容的分享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從微信支付上線至今,藉助“反哺”,微信的流量傾斜,在微信體系外,電商造就了京東及拼多多,出行造就了滴滴,OTA打造的同程可以與攜程一戰,美團成為一級,轉轉有了與閒魚抗衡的資本,貝殼一舉成為房產中介的重要玩家。
那麼,藉助這一輪的紅包封面,企業微信和視頻號,會成為微信生態的核心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