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1月26日訊(記者 趙嬙)時值初冬,雨中江南。11月23日至24日,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舉辦。今年的主題是“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圍繞主題設置2場主論壇和5場分論壇,同期也舉辦了“互聯網之光”博覽會,集中展示最新前沿科技成果。不論是在論壇還是博覽會上,科技抗疫、智慧醫療、5G遠程會診、手術機器人等關鍵詞都頻頻出現,專家及業內人士紛紛看好科技與醫療的融合發展,智慧醫療發展潛能之大可見一斑。
2020年“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中國網記者 趙嬙 攝
科技抗疫顯示巨大能量
今年的疫情加速了科技與醫療的融合發展,疫情期間科技抗疫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主論壇上,鍾南山院士表示:“在這次抗疫工作中,信息通信技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非常強大支撐,在態勢的研判、信息共享、流行病學的分析等方面顯示了巨大的能量。”
同樣對科技抗疫高度讚揚的還有李蘭娟院士。在“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主論壇上,李蘭娟院士提到,人工智能在抗疫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表現在大數據控制傳染源、智能診斷和智能治療、健康碼防控、智能機器人輔助等方面。李蘭娟院士看好人工智能與醫療行業的結合,她説:“人工智能將改變醫療衞生事業的發展,讓醫療更加精準方便,以及更加有效,人民更加健康。”
5G、AI、雲等技術智能輔助醫生診斷治療
疫情讓全社會看到了“科技+醫療”的力量,也促進智慧醫療的創新與發展。5G、AI、雲技術相配合,應用於醫療健康領域,為醫生提供遠程會診、智能診療、輔助手術等服務,是智慧醫療的一個發展方向。
華為醫療影像雲平台示意圖。中國網記者 趙嬙 攝
在“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隨處可見智慧醫療的身影,華為、百度、電信、聯通等知名企業都參與其中。例如,百度展示了眼底篩查一體機,以AI為驅動的眼底影像分析系統可快速篩查青光眼、黃斑病等,並在10秒左右生成篩查報告。在華為展區,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華為與聯眾醫療合作的醫療影像雲平台。該項目將省級綜合醫院、區縣級中心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的放射科影像、病患資料管理等信息採集出來,統一存儲在華為雲上,打造成跨區域數據互聯共享的雲平台,通過智能化處理和分析,轉化為醫生可使用的服務。醫生打開特定網址並登錄賬號,即可查看權限內的信息資料,實現遠程診斷、遠程會診、遠程影像教學等。
一位女士在體驗MR眼鏡。中國網記者 趙嬙 攝
5G技術的成熟讓遠程醫療更加快速、精準和高效。深圳華大基因開發了超聲遠程診療設備,醫生端放在一線城市的三甲醫院,病人端放在醫生資源欠缺的醫院。藉助電信5G技術的力量,三甲醫院的醫生可操縱設備無延時高速率地對病患進行超聲檢查,提升了診斷效率和準確度。而在聯通展區同樣可以看到5G技術與醫療的結合。維卓致遠醫療開發MR輔助手術規劃系統和MR眼鏡,並搭載聯通5G技術。醫生戴上眼鏡,即可用全息的方式觀賞CT和核磁影像片子的3D模型,更直觀準確地診斷,便於開展臨牀手術。
近年來,5G技術蓬勃發展並日趨成熟,關於5G的討論貫穿今年的大會。23日發佈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指出,5G賦能作用日漸凸顯,將融合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萬物互聯,推動經濟的發展。相信在未來,5G將更好地賦能智慧醫療。
遠程在線問診,足不出户體驗醫療服務
除了輔助醫生進行診斷治療,AI、大數據、雲技術等也同樣為民眾帶來便利,遠程在線問診是智慧醫療發展的另一方向。例如,騰訊上線騰訊醫典小程序,與三甲醫院合作,打造在線醫療知識服務平台,讓大家足不出户便可享受持續可靠的醫療服務。在小程序上有在線諮詢、用藥查詢、體態評估、健康自測等功能,在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等方面為民眾提供遠程服務。雖然在線問診並不會取代線下就醫,但它能促進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互聯網醫療與線下就醫相互補充,將緩解目前醫療資源不均衡的現狀。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加快發展健康產業。5G、AI、雲、大數據等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生活的無限可能,它們應用於醫療健康領域將有利於健康中國目標的完成,帶來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