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何各種APP都變身“金融APP”,搶着向用户放貸?

由 尉遲長喜 發佈於 科技

只想領取一張外賣券或打車券,卻一不小心在APP上辦理了借貸業務——現如今打開手機上任意一個生活類APP,基本都能看到借款入口,引來用户“互聯網的盡頭是借貸”的吐槽。

根據央行要求,所有貸款產品均應明示貸款年化利率,不過部分平台在年利率上玩“躲貓貓”,其宣稱的“無門檻”“放款快”“低利息”等,容易讓風險意識不足、消費自控力較差的用户有過度借貸的可能。

工具類APP也能借款

外賣券需要完成借款才可領取、打車領優惠券還要授信貸款、開通借款功能就送VIP會員……“防不勝防,每天都有無數機會可以借錢,一不小心就‘被貸款’了。”喜愛網購的白女士説。

比如在某電商平台購物時,看到“電腦9.9元”的信息,興沖沖地點擊後發現其實是首付9.9元,剩下2萬元需要分期支付。“這種營銷方式就是誘導用户去借貸。”她感慨。

如果説電商平台開通借貸業務還可以理解,一些工具類APP也開通了借貸入口,這讓消費者覺得有些匪夷所思。記者注意到,在手機上P圖、看視頻都可能被推銷借貸業務。

“恭喜你獲得了18.88元(最高)的紅包”——剛打開美圖秀秀軟件,首頁便彈出了一個紅包,點擊領取後跳轉到“美圖e錢包”頁面,錢包服務功能的“借錢”和“現金分期”右上角標註了未讀信息的紅點標記,最上方“立即領取10萬元額度”的海報十分醒目。

記者近日逐個查詢自己手機上常用的25款APP,其中21款上線了借貸功能,包括多家電商、出行、外賣、視頻類軟件,其中百度網盤、QQ音樂、名片全能王等APP並沒有專門借貸功能,但會跳轉至其他借貸APP下載頁面或發佈其他機構信貸產品的廣告信息。

低利率噱頭營銷打擦邊球

多數平台的借貸產品都以申請便捷、到賬快速為賣點,並實時滾動播放“✕✕✕用户✕分鐘前成功借款✕✕✕元”、“今日已出借✕✕✕元”類似信息。部分借貸平台審核標準寬鬆、拿低利息做噱頭來營銷,一些用户容易掉進借貸陷阱。

2020年年末,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警惕網絡平台誘導過度借貸的風險提示,披露一些機構或網絡平台在宣傳時,片面強調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優厚條件。

今年3月,央行發佈的2021年第3號公告要求所有從事貸款業務的機構,在網站、移動端應用程序、宣傳海報等渠道進行營銷時,應當以明顯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消費金融專家蘇筱芮對此表示,這個規定主要對貸款行業起規範作用,在事前介入,避免金融機構以“低利息”的幌子誘導金融消費者。

記者查詢發現,多數APP在貸款產品頁面以及宣傳海報等渠道均明確註明年化利率,但部分機構的貸款產品在年化利率上“躲貓貓”,需要用户上傳個人資料、身份證信息、人臉識別後才可獲悉年化利率,或者最明顯的頁面只顯示日息利率。例如點擊同程旅行APP“借現金”選項,“提前遊”頁面顯示最高可借20萬元,並稱1000元借一天最低只需0.2元,並未明示年化利率,還需輸入個人信息並綁定銀行卡後才可進行下一步操作。

APP成消費金融導流渠道

為何各種APP都變身“金融APP”,搶着向用户放貸?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解釋道,當前我國消費結構正從生存型消費向教育、旅遊等發展型和品質型消費過渡,消費金融市場巨大,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各類互聯網公司高度重視消費金融,並加大投入發展。

此外,頭部APP基本完成用户積累,到了流量變現的階段,再加上P2P網貸機構全部停業退出,各家企業都想從巨大的消費金融市場中分一杯羹。據消費金融業內人士透露,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普遍尋求與互聯網平台合作,藉助其流量提升放貸量,一般來説年利率普遍在10%以上,部分還會超過20%,這些平台在一筆借款利息中收取20%至30%的流量費用。因此,消費金融公司賺利息,平台獲取導流費,依託外部平台導流已成為消費金融公司的慣用方式。

從各家商業銀行2020年財報來看,部分股份制銀行出現了信用卡不良風險高發的情況,個別銀行信用卡不良率甚至超過6%。居民債務過快上升的風險引起監管層高度關注。央行在今年2月發佈的《2020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特別提到“高度警惕居民槓桿率過快上升的透支效應和潛在風險,不宜依賴消費金融擴大消費”。

不過,網絡借貸“緊箍咒”正不斷收緊。自2020年以來,互聯網貸款管理、規範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管、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等相關法規或出台或已公開徵求意見。

蘇筱芮建議,借款人首先應該明確貸款需求,不要為了所謂的“薅羊毛”去借錢,並明確借貸平台資質,遠離非持牌機構可能構成的非法放貸情況,避免落入超利貸、高利貸陷阱。

手機APP引誘借貸風險高)

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 潘福達

流程編輯 U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