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助推“適老化”紮實落地,共享數字生活美好成果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科技

參考消息網3月8日報道 伴隨着以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我國昂首邁入數字時代,一幅生產力大幅提升、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萬物互聯互通空前緊密的壯闊圖景徐徐展開,也為我們創造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條件——人們在網購平台購買來自全球各地的優質商品,藉助移動支付技術保障“錢袋子”的安全,通過網上政務服務平台“足不出户”地辦理各類業務……尤其是面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健康碼等數字化疫情防控手段為抗擊疫情發揮了堅實作用,一個智能技術大顯身手的世界正在加速成為現實。數字時代的發展提升了羣眾的共享感知,但另一方面,在新技術廣泛傳播和應用的同時,數字化服務卻在無形中造成了一道難以跨越的“數字鴻溝”,尤其是對於很多不瞭解智能技術的老年人來説,智慧辦公、智能手機、健康碼等智能應用宛如無形的屏障,把他們擋在了數字時代的門外。

2020年11月,一則“94歲老人為進行視頻認證被家人抱起來進行人臉識別”的消息引發了社會關注;而在此之前,“兒女為教父母用智能手機而手繪使用教程”“老人不會使用App購買火車票”等新聞更是層出不窮,這不禁引發着人們對智能技術的拷問:為什麼技術的快速發展在促進便利的同時,卻給另一部分羣體造成不便的困境?是自身的原因造成了老年人與智能技術的“數字鴻溝”嗎?我們推動技術發展的根本邏輯是什麼?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的當下,如何建設一個普惠、共享的智慧老齡社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而在數字時代實現共享,意味着不僅要在總量上、技術上共享發展成果,同時也應當要讓每一位社會成員,特別是在客觀條件上不足的成員融入到發展浪潮之中。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也提供了相應的法律依據,其第三條規定:“老年人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有享受社會服務和社會優待的權利,有參與社會發展和共享發展成果的權利。”因此,推進數字化進程中的適老化,不僅是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羣眾多方面需求的關鍵舉措,也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維護老年人發展權益的重要體現。

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需要進行頂層設計。同樣是在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及時出手破除老年人的“數字鴻溝”,這也是國家層面出台的首個以幫助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為目標的頂層設計文件。該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條具體舉措要求。

政府在積極承擔責任的同時,也需要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的社會風尚的影響下,一大批互聯網企業以落實共享發展理念為己任,既有速度又有温度地響應了關心關愛老年人、推動智能技術適老化的號召,有針對性地聚焦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頻信息需求,集中力量落實解決數字化弱勢羣體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的問題。

目前,在推進“適老化”領域的實踐需求,已經得到一些科技企業的積極響應。例如,騰訊公司就在關注數字化中的適老化問題,致力於持續優化對特殊羣體的功能和服務,在適老化、無障礙化等方面進行了針對性改造。在技術性實踐層面,QQ嘗試將子女的引導作用直接發揮出來,推出了“屏幕共享”與“遠程協助”功能。由此,在手機端,老人們可以通過屏幕共享,將自己正面臨的網絡困擾分享給子女查看,讓子女進行實時答疑與指導;而在電腦端,子女甚至可以通過遠程協助功能直接連接老人電腦,“手把手”解決操作難題,大幅改善老人們的上網體驗。

同時,在企業宣佈對外開放無障礙AI相關技術的支持下,QQ空間還將啓動的“無障礙AI技術”對外開放項目,讓更多企業、開發者可以自由接入並使用這些開放的AI技術,大大降低互聯網產品在無障礙應用研發時使用新技術的門檻,讓科技助力更多無障礙場景服務,創造社會價值。

此外,國內科技企業研發的創新科技成果,還助力政府部門推行智慧政務的適老化。以在疫情期間廣泛應用的健康碼為例,在騰訊雲的技術支持下,廣州市率先啓用了刷身份證核驗健康碼的“健康防疫核驗系統”。只需要將身份證放在識別設備上方2秒,電腦屏幕就可以出現“粵康碼”的相關信息,顯示綠碼的旅客便可以快速、“零接觸”的有序通行;“四川天府健康通”在發佈之時就提供了“離線碼”的功能,老人、兒童可以下載打印“離線碼”,在7天有效期內便可以隨身攜帶使用。通過進行適老化改造,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接觸智能手機,學習使用各式各樣的智能應用,激發了消費潛力,也使數字經濟的紅利加速落地。這些在適老化方面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經驗充分表明:老齡化與數字化的“共振”不僅具有現實意義,也具備更長遠的發展效益。

但也要注意到,在適老化過程中,也存在着許多需要花大力氣解決的長期性挑戰:老年人自身普遍存在信息化知識和技能不足的客觀問題;城鄉結構下可能存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平等的困境,農村地區的信息化服務水平更低。小米董事長雷軍、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搜狗CEO王小川等互聯網行業知名企業家,就曾對適老化議題提出建議和見解,充分彰顯出社會對老年人羣體的愛護和關注。

技術進步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智能技術早已走入千家萬户,數字經濟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全國各地都在加快建設智慧城市,“數字鴻溝”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時下,我國老年羣體數量龐大,老年人用品和服務需求巨大,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發展空間十分廣闊。所以,我們不可孤立地將老齡化看作數字化進程的絆腳石,無論是政策制定者、行政管理者,還是技術開發者,都應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可能在某個時刻陷入“數字化困局”,進而影響社會整體的公平與效率。我們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科技發展理念,將“共享”作為我們推動技術進步的價值追求,為社會每一個成員創造融入數字時代的機會,數字生活的美好成果才能惠及包括老年人在內的社會全體成員。

(作者何傲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學博士,工業和信息化法治戰略與管理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