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了幾天Clubhouse,我中毒了

編輯導讀:要説到近期火爆的音頻社交軟件,Clubhouse肯定榜上有名。而前天馬斯克在Clubhouse上直播聊天,更是它推向了輿論的高潮,引來大量新用户。本文作者親身體驗了幾天Clubhouse,對它進行了一些分析,與你分享。

體驗了幾天Clubhouse,我中毒了

最近幾天,Clubhouse突然就火了。

先説結論:

  • Clubhouse的產品設計水平非常高,技術、運營能力也是一流;
  • 我認為Clubhouse會大成;
  • Clubhouse的成功不會是孤立的,而是一個風潮,還會帶來更大的行業變化。

給大家看幾張圖。這是Clubhouse目前為止的用户增長圖,還有全球iOS排行榜的情況。

體驗了幾天Clubhouse,我中毒了
體驗了幾天Clubhouse,我中毒了

我單天的App使用時長,完全中毒的。

體驗了幾天Clubhouse,我中毒了

去年疫情之初,Clubhouse在硅谷橫穿出世,還沒正式上線,只有5000個測試用户時就拿到了1億美金的估值。近期估值又漲到了10億。就在這幾天Clubhouse用户數從200萬漲到了500萬。前天馬斯克上來Clubhouse上直播聊天,更是把它推向了輿論的高潮,引來大量新用户。

一、Clubhouse是社區還是社交?

Clubhouse是一個語音聊天室。所有人只能通過語音交流,不能打字,也不能發圖、發視頻。就如同它的名字,一個辦club(俱樂部)的house,一個社羣空間。在Clubhouse裏面,用户不需要添加驗證好友,只有follow、unfollow和互相follow的關係。用户可以加入不同的club,可以創建和加入不同的room。

這些club是長期的,但room是臨時的,有點像微信的羣,是每次活動的載體。room可以通過預約時間創建活動時自動生成,也可以即時創建。room裏面會有幾種角色:管理員、講者(speaker)、講者follow的聽眾、其他聽眾。

room分幾種,1是完全私密的,只有參與者加人進來,別人看不見;2是“social room”,即是隻有與管理員互相follow的人才能進room;3是完全開放的,room裏面所有的講者的粉絲都會收到通知,都可以進來;4是其於club內部發起的room,只面向club的成員開放。

回到社交和社區的問題。

我們來界定一下,社區(Community)是以內容為中心,平台靠內容吸引人,人圍繞內容轉。比如知乎,有人提了一個問題,然後所有人圍繞這個問題在討論。

社交(Social Network)是以人為中心,平台最重要的資產是關係鏈,在社交平台上的內容、組織都是為了人的活躍和留存服務的。

微博就是社交,人在上面關注其他用户,是希望看到Ta後續發的新動態,內容在這裏只是促進溝通和了解的一種介質。

微信是通訊+社交。微信的單聊和語音通話是基本通訊工具,但羣聊、朋友圈,都是用來促進用户交流、互相瞭解的渠道。也就是我們通常説的熟人社交、興趣社交。

Clubhouse跟微信是類似的。room是臨時的,room裏面交流的內容甚至是不留存的。留下的只有人和人的連接。所以Clubhouse明顯是社交。

二、Clubhouse為什麼會流行?
  • 對於社交來説最重要的是關係鏈。Clubhouse是從美國創投圈開始走出來的,天然有關係鏈上的優勢。早期參與的人質量都非常高的,加上使用邀請制、連坐制進行擴散和管理,使得社羣的氛圍很好。但這明顯不足以解釋它的成癮性。大部分中文用户、日文用户上來之後也不可能去聽那些硅谷極客用英文講技術。所以還有其他的因素。
  • 疫情的影響。我們都知道美國的疫情比中國嚴重太多了,人的線下活動減少,所以在疫情之後在線視頻產品Zoom的股票就一路暴漲,所以很多人選擇郵寄選票,那麼,這些人被“壓制”的溝通需求是需要一個出口的。在美國不只是zoom,Clubhouse、Discord、Houseparty等音視頻社交工具都火了起來。這不是一個孤立現象。因為減少外出,人越發孤獨,越是孤獨,越需要尋找同伴。同樣的情況在全球各地都存在,除了中國大陸。但是,在大陸的我們,也還是孤獨的吧?
  • 簡單。我和多位老極客都有一種迴歸2011年的感覺,感覺在這上面認識很多新朋友,激發了很多探討交流的衝動。這種感覺當年在微博、知乎、微信的初期都有過,為何在它們之上今天我們會感受不到呢?因為它們現在都太成熟了,太複雜了。這種成熟和複雜並不只是產品本身,還有產品裏面的關係和內容,也很複雜了。我們都習慣了朋友圈三天可見,我們都習慣在微博只看不發,我們都習慣在知乎做個小透明。所以過去幾年投資人和創業者們都有一個恆久的疑問:下一個微信在哪裏?Clubhouse給出來了某種答案。
  • Clubhouse產品設計得好,我們可以更乾脆地承認這一點。我和很多做慣了產品蝗蟲的朋友都有同感,這次“蝗”很不一樣:Clubhouse的各處體驗太流暢了,使用起來如絲般順滑。這種順滑,從頁面交互設計,到語音的流暢度,到運營的規則,都是如此。好的產品本身都是線下體驗的一種線上還原。Clubhouse確實很好地還原了我們在線下參加各種會議、聚會的效果,而且這種線上化會讓很多原本在線下有表達障礙的人得以更輕鬆地表達。
  • 技術條件和用户習慣的成熟。微信當年很好地把PC版的郵件體驗還原到了手機,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是不是需要一個新的體驗呢?比如微信曾經考慮很多的手機流量成本問題,現在其實不存在了。
  • “背景音”的需求還有大量的空缺。從各種音樂App,喜馬拉雅,到得到App,公眾號裏面的“夜聊”,還有國內這一兩年又開始熱火的播客,我們看到大家還有很多需要用聲音來填補需求的場景。什麼需求呢?我把它統一定義為“背景音”需求。在很多時候我們手頭做的事情並不需要用上全部的腦運算量,那麼這個時候,總想要有些什麼東西來填補。

以前滿足這種場景的是肥皂劇,現在就比較多樣化了,特別是當大家習慣了用手機kill time之後。比如每天聽很多知識付費的內容,看起來我們好像覺得自己在努力學習,其實聽完也沒有什麼用處,但它們至少給我們一種自己在努力(消耗腦運算能力)的感覺。

所以有不少人上來Clubhouse都説要來聽聽大佬們的觀點,但其實他們來了之後就是聽聽八卦,殺殺時間,和熟人聊聊天,窺視一下別人在聊什麼……過去我們見面,又各自抱着手機;現在我們乾脆抱着手機,替代了見面。

三、Clubhouse跟podcast(播客)的區別?

有不少做播客和聽播客的人上來Clubhouse都覺得這像是個播客平台,其實這兩者是不同的。我們前面説了Clubhouse本質是一個社交平台,是以人為主的;而podcast是一個以內容為主的形式。

Clubhouse上面當然可以做podcast,但是這兩者的關係像是微博之於博客,抖音之於優酷,內容的篇幅是大大的縮小了,創作者的門檻也大大地降低的。變成了一個“內容平權”的環境。

我們都知道在很多論壇裏面通常也只有個別人在活躍,大部分人是潛水的。因為內容創作的成本很高,大部分人實際上習慣了作為內容的“消費者”,只看不發,頂多在有感之時發個評論。當初新浪微博把twitter模式搬進中國時,“神來之筆”加上了“轉發”功能,讓大量只會説“俺也一樣”的吃瓜羣眾有了表達的機會。

所謂內容平權,內容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身份模糊了,內容可能沒有原來那麼有深度,卻變得更加有温度了。這種事情發生過很多次。博客,讓普通人都能寫文章,不再是記者編輯的特權。微博把內容變短,讓所有人都能創作內容,而不需要文筆優美。微信朋友圈,鼓勵大家發照片而不是發文字,讓所有人都能夠表達看到的一切,而不需要絞盡腦汁遣詞造句,之乎者也。拍長視頻是專業人士的特長,但抖音把它控制在15秒內,在這個時長裏,普通人都能夠用濾鏡記錄生活……

那麼,Clubhouse也相當於是對於播客的一種平權,讓所有人都能用聲音媒介表達思想。

當然所有的內容平權,在得到更多的創作者、更多的參與和互動的同時,也自然會降低內容的質量,這讓很多原教旨主義者都痛心疾首,直呼禮崩樂壞。只可惜技術帶來的平權是時代趨勢,浪潮滾滾不可阻擋。

對於podcast來説,主要是滿足播主的思想表達,追求準備度、流暢度、內容質量。而對社交來講,內容留存不重要。所以Clubhouse中參與者相對是平等的,追求的也是所有參與者的愉悦,整體氛圍的暢快,內容只是產生話題的道具。所以在Clubhouse中進行類播客的活動時,沒有錄音功能,並且音質相對會較差,主持人容易被聽眾打斷……這都是它的便利帶來的副作用。

四、Clubhouse在中國會如何?

某種程度上,Clubhouse類的產品在中國並不新鮮,從古早時代的在線語音聊天室,遊戲公會專用YY語音,微信曾經可以用於羣裏的實時對講(現在是共享實時位置),還有果殼網早於Clubhouse就推出來的“遞爪”,多多少少都是類似的。很需要注意的一點,為Clubhouse提升核心功能聲音服務的聲網,就是原來YY團隊成員創業的公司。

目前Clubhouse在全球各個地區上線,除了中國大陸。不知道是因為怕中國用户太多使得他們系統支撐不住,還是對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微創新力保持敬畏。但這個防備是沒有用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也許就是幾天後),我們就會見識到了各種中國版Clubhouse了。

而且,Clubhouse目前的簡單模式,根本承受不了中國已經非常成熟的知識付費生態、社交電商生態。如果微商們、知識大V們紛紛湧上Clubhouse,也許會給Clubhouse團隊一陣社會毒打,讓他們重新思考一下運營的規則。

有一些人看到Clubhouse現在的中文圈room反反覆覆地討論產品、互聯網話題,認為這種場景不真實,我想這個問題在於“內容消費者”。對於一個有人流量的平台,好的內容生產者從來不會缺少,問題出在於我們這些產品蝗蟲們身上。我們有生活麼,我們有興趣麼?對挺多996的社畜來説,其實是沒有的。再看看Clubhouse上各國度真實的用户世界,他們聊得可多樣開心了。

這幾天在Clubhouse上,我刻意地少和同行們聊產品,聊專業話題,很多時間是泡在海外華人、在華外國人的圈子裏面,聽聽他們的更真實的生活、興趣的話題。在一個room裏面,來自中國南方的我,跟洛杉基、紐約、台北、新加坡的朋友用漢語交流,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一種跨空間的灰度地帶,有一種真的Cyberspace的感覺。這才是小馬哥説的“全真互聯網”。

體驗了幾天Clubhouse,我中毒了

作者:陸樹燊,微信公眾號:行者慎思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Z4kBG9Rj1bWWlP25r3yiMA

本文由 @行者慎思 授權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297 字。

轉載請註明: 體驗了幾天Clubhouse,我中毒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