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綿陽,林女士發現自己到期的一筆存款及利息共計95000多元,被女兒小瑞在3個月的時間裏,分300多筆充值,玩一款叫“捕魚炸翻天”的遊戲,花光了。林女士多次聯繫遊戲開發公司及相關平台,要求退錢均遭到拒絕。律師表示,未成年人未獲得監護人追認的遊戲充值行為是無效的,應根據各自責任劃分退款。
充值提醒不明確 未成年玩家易衝動消費
原文化部發布的《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2017修訂)中第十六條指出,網絡遊戲經營單位應當根據網絡遊戲的內容、功能和適用人羣,制定網絡遊戲用户指引和警示説明,並在網站和網絡遊戲的顯著位置予以標明。
人民網遊戲頻道調查發現,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遊戲,雖然在打開後有“防沉迷”的提示文字,但在遊戲充值界面、購買虛擬物品界面等需要支付的功能界面中,並沒有警示未成年人的標識。
相反,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樣,在目前的很多遊戲中,存在的諸多“引誘”玩家充值的“套路”,這些“套路”包括用“限定”“絕版”等字眼吸引玩家,給出讓你覺得物超所值的折扣禮包。比如首次充值送禮包,首次充值金額翻倍,月卡、季卡、年卡等每天登陸可領虛擬貨幣的訂閲服務,各種節日的遊戲消費活動,可消費的項目層出不窮。未成年人還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代購Q幣再去遊戲中充值,家長很難發現。
據新華社報道,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中學副校長王曉梅等調研發現,零花錢並不寬裕的孩子,有的會偷偷省下父母給的早餐錢,有的甚至把生活費全部花在網絡遊戲上。在他們看來,遊戲的段位或者擁有“皮膚”的數量是他們炫耀的“資本”。
人民網遊戲頻道在調查青少年遊戲“氪金”問題的過程中,也詢問了遊戲企業,多家遊戲企業的回覆普遍是“家長投訴就退款”,並給出了官方客服的投訴途徑。
顯然,遊戲公司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所以很乾脆地做出退款這一舉措,但是僅僅是退款就夠了嗎?
(原標題:冒用家長信息,16歲女孩玩手遊花光母親積蓄)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荔枝新聞、人民網
流程編輯 :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