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世界有多大,取決於你能看到的有多遠,你能看到的有多遠,取決於你的思維意識能展開的維數。科學的發展進步,猶如朝代的交替更迭,舊的理論不斷被淘汰,新的理論不斷閃亮登場。後者總是比前者更“視野”寬廣。
不得不説,“真相”是一個很會隱藏自己的高手,它們總喜歡藏身於常規事物的身後,如果你不是一個善於探索尋找的愛好者,你很難發現它們的藏身之處。
比如關於宇宙起源的理論,你是相信宇宙誕生於奇點,還是相信宇宙別有起源呢?如果説宇宙萬物皆誕生於“無”,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能量的“無”的話,你會有怎樣的反應呢?如果説宇宙的誕生純屬一場意外,你又會有何反響呢?千萬不要輕率地説“瞎扯”,更不要貿然離開,否則你會被自己的常規思維永遠禁錮在原地踏步徘徊,而永遠無法看不到遠處那些優美漂亮的“風景”。展開我們那常規的線性思維,向儘可能多的維數舒展,探索之旅正待啓航,你準備好了嗎?探索科學,探索宇宙,水木長龍與您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
曾經,無論藝術家,生物學家,物理學家,還是數學家等,幾乎都不約而同地相信宇宙萬物遵循完美的對稱守恆定律,無論是在數學方程上(比如,將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或薛定諤的方程給反轉過來,它們依然能保持形式不變),還是在空間形狀上,甚至是時間或能量上。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種不可名狀的堅信,甚至促進了人類對反物質的發現(難道這就是量子力學理論所揭示的集體意識的強大力量?)。
量子力學奠基者之一,保羅·狄拉克在用薛定諤方程求解量子本徵值時,一直困惑於薛定諤方程為什麼是非相對性的,卻無意間發現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並不是完整的,
顯然,狄拉克的預言後來被檢驗是正確的。卡爾·安德森在分析宇宙射線軌跡時,發現一個電子在磁場中好像走錯了方向,電子的反電子從此被發現。之後,科學家又發現了諸多粒子的反粒子。狄拉克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以及劍橋盧卡遜教授職位。
正當完美主義者們沉醉於自己的夢想不能自拔時,物理學家喬治·伽莫夫根據他們堅信的完美對稱守恆定律提出了一個推理,將他們的夢想潑了一盆冷水。
正當完美主義者們為伽莫夫的推理感到沮喪難過時,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老子似乎早有先見之明,不是嗎?
無中能生有?這,怎麼可能?別忘了,量子力學告訴我們“一切皆有可能”,不可能是因為不理解,超出理解的範疇往往就會被釘上“不可能”的標籤。對於宇宙總能量為什麼幾乎為零,研究者是這樣解釋的:
如果不好理解,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一塊平地,你用鐵鍬挖了一個土坑,挖出來的土你堆在了坑的旁邊。如果以地面為水平座標,水平座標為0,超過地面的座標值為正,低於地面的座標值為負。那麼堆起來的土堆就相當於正物質,被挖成的土坑就相當於反物質,而正物質加反物質,正好等於0。而宇宙生成的原理與此很像,當然,宇宙並不是“挖”出來的。
那麼,宇宙是怎麼生成的呢?
宇宙生成於“相變”。就像平地改變了自己的本“相”,生成了高山和凹地,長出了樹木和花草,孕育了眾生,承載着萬物一樣。在宇宙誕生之初,一切都為零,如同一池平靜的水,沒有任何波動,彷彿什麼都不存在一樣。然後一個小小的石子無意間投入池水中,生成了一圈圈的漣漪,池水開始“動”起來,根據弦理論,振動的模式和頻率會生成不同的物質粒子,儘管我們不能檢測池水的振動會生成怎樣的基本粒子,但並不能因為無法檢測便斷言不存在。
同樣的道理,宇宙誕生於“無”,如同沒有任何波動的平靜池水(但不是池水,而是“無”,一個一切為零的起點),然後一個小小的外力輕輕一彈,便將零的平衡給打破了,相變開始——振動波盪漾着向前推進,所經之處,再無零的平衡,兩極生成,正反產生。有時候中間夾雜的駐波導致振動波不能順暢前進,波峯疊加,波谷疊加,生成更大的相變,或者波峯與波谷相遇,又復歸於零平衡。是不是很像量子真空漲落的現象?
愛因斯坦發現了“質—能”之間相變的轉換關係,尼古拉·特斯拉發現了“時—空”之間的相變轉換關係,你發現了什麼相變轉換呢?説説你的觀點吧。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感謝對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長龍」原創,轉載標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