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螞蟻,因何驚動國家九部門?
“無敵”的螞蟻、全球最危險入侵物種之一……近年來,冠以各種“恐怖”稱謂的紅火蟻,在我國快速傳播擴散,甚至出現有人被叮蟄後險喪命的事件。為有效“滅殺”紅火蟻,農業農村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等九個部門聯合發出阻截防控通知,全國範圍內啓動聯合防控。
體長僅有3至6毫米的螞蟻,因何驚動九部門?“紅火蟻在中國受到如此高規格‘待遇’表明,這種昆蟲不僅有很大危害性,而且防控難度很大。”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專家楊忠岐説。不過他表示,“全部殲滅”並非對抗紅火蟻的唯一良策。
△紅火蟻蟻后和卵(圖源:新華社)
01
紅火蟻入侵到底有多恐怖?
作為紅火蟻的“老熟人”,楊忠岐在採訪中還原了自己與紅火蟻的一段“恩怨”:1986年,楊忠岐在美國留學期間,偶然被山林裏的紅火蟻咬到,一時間,整個手臂火辣辣的,生疼,並出現瘙癢。
“紅火蟻非常兇狠,它的主要特點是攻擊性強、叮咬毒性大。”楊忠岐介紹,不同於一般的螞蟻,紅火蟻毒囊中有大量毒液,一旦被咬傷,毒液就會注入皮膚,引起紅腫,產生膿包,過敏者會出現高燒、噁心、胸部疼痛,休克甚至死亡。
△圖為紅火蟻蟻丘內部的蜂巢狀結構(圖源:新華網)
“紅火蟻食性雜、習性兇猛、繁殖擴散能力強,一旦它在一片區域內紮根,就會瘋狂進食昆蟲、節肢動物以及植物。”楊忠岐説,紅火蟻所到之處,不僅令本地同類物種無法生存,甚至體形遠大於它們的節肢動物都會成為它們的攻擊對象,對農林生產、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等造成巨大危害。
“目前,我國南方受災較嚴重,是因為紅火蟻喜温熱潮濕環境,對熱度的耐受性較強,熱帶、亞熱帶地區是它們的主要分佈區。”楊忠岐強調,紅火蟻入侵對我國有百害而無一利,目前,其已擴散至我國12個省份,入侵態勢不容小覷。
02
阻止海外“偷渡客”難嗎?
巨蟑螂、挪威楓、松突圓蚧……近年來,除了被稱為“生態殺手”的紅火蟻,外來入侵物種“為害一方”的情況屢屢出現。
“隨着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日益加深,像紅火蟻這樣的有害外來入侵物種逃過海關檢查,通過物流傳播並‘攻城略地’的案例越來越多。”楊忠岐告訴記者,截至2020年8月,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如美國白蛾、松材線蟲、稻水象甲、美洲斑潛蠅、松突圓蚧、紅脂大小蠹等。
“海外來客”來勢洶洶,究竟是如何“偷渡入境”的?楊忠岐表示,進口農產品傳入、引種傳入、植物材料包裝傳入、人身攜帶傳入等都是外來物種進入我國的渠道之一。
“生態系統較單一的地區,也更易遭外來物種入侵。”楊忠岐説,有些地區為彌補當地生物物種的缺乏,會有意引進或通過雜交等方式培育新品種,用於生物防治的昆蟲、真菌、細菌、雜草等。
“儘管新物種可豐富地區生物多樣性,但同時有些外來生物物種也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楊忠岐建議,有意引進國外物種時,一定要作好充分的調研和篩選工作,確保引進物種不會掠奪當地生物的光線、養分、水分、空間而造成其他生物物種的減少,甚至滅絕。
03
加強防治也得注重“和諧”
“防治外來生物入侵要注重生態的穩定性,即體現生物多樣性、結構複雜性、生物種羣聯繫的緊密性及對災害的補償復原能力。”楊忠岐坦言,要首先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國民對外來入侵物種的認識和防範意識。同時提高檢疫部門的檢疫力度,對已入侵的外來物種進行監測和控制,對形成危害的物種做到“早診斷、早鑑定、早報告、早治理、早隔離”。此外,如使用藥物一定要注重精準、科學。
“最有效的辦法是治早、治小,將外來入侵物種消滅在萌芽狀態。” 楊忠岐認為,一旦它們形成規模,就要“一物降一物”,通過天敵來應對。“但不能刻意改變生態系統結構,否則會導致生態環境退化和失衡。”
自然界會告訴我們,怎樣做最好。楊忠岐建議,要走以生物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之路,如從國外引進紅火蟻的天敵,注重物種之間此消彼長、相互依存的關係。
“物種的世界,也需要和諧社會。”楊忠岐説。
來源 人民政協報
編輯 胡德成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