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潮生潮落,山頭雲去雲還。人生天地兩儀間。只住百來年。
——《木蘭花慢》
大浪淘沙,潮生潮落,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只留下無數慨嘆。
“第一拖拉機制造廠”,走入如今門庭冷落的工廠,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樓前刻着的這幾個大字,曾經,這是一塊金字招牌。如今,這幾個大字因為長久無人打理落滿了灰塵,就彷彿這座工廠的命運。
很多人已經不知道它曾經的歷史,它的全名是“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是新中國最早誕生的一批工廠之一,揹負着整個國家和人民的期望。
當時的中國,戰火剛剛平息,百廢待興。這個從艱難險阻中建立的新生國家並沒有什麼發達的工業基礎,連年的戰亂將原有的工廠也毀壞殆盡。但對於一個國家來説,想要強大,必須發展工業。
於是,前輩們在一窮二白的境地下開始了艱難的探索,沒有技術,就派人去蘇聯一點點的學,學成之後再把技術教給工人。沒有資金,國家便東挪西湊,頂着巨大的壓力給東北的工廠撥發了四個億的建設資金。沒有人才,便從祖國的五湖四海動員羣眾支援東北。就這樣,傾舉國之力,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終於誕生了。
在當時的中國,這所工廠是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它誕生的消息通過報紙傳遍全國,在現代人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在當時那個困難時期,這座工廠可以説肩負着國家的未來,如果這座工廠可以順利投入使用,就意味着新中國可以憑自己的力量進行大規模的工業生產了。
一年後,“中國一拖”生產出了第一個產品,一輛被命名為“東方紅”的拖拉機,這是完完全全由中國人民用中國技術製造的。對於一個農業國家,拖拉機生產至關重要。而且可以生產拖拉機,就證明工廠的機械製造技術成熟了,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製造更高級的汽車、卡車,甚至輪船飛機的製造都有了希望。
大家的努力獲得了回報,這讓所有人都大為振奮。此時的“中國一拖”是當之無愧的全國第一,大家也對它有着很高的期待,希望它可以成為其它工廠的學習範本。
而中國一拖不敢怠慢,它一直用最好的工人,做最好的產品,在上個世紀,中國一拖是一個榜樣般的存在,是全國工業的老大哥、領頭羊。當時的工人也以能夠進這裏工作為榮,最輝煌的時候,中國一拖每天的經營利潤可達數百萬。
但是,進入新世紀之後,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工廠卻日漸沒落,甚至面臨倒閉的危險。這又是為何呢?
最直接的原因,在於整個工業市場的沒落,隨着科技的發展,工業生產轉向了“高精尖”的路線,而且隨着改革開放,整個工業製造行業的競爭越來越大,落後的就要被淘汰。中國一拖雖然曾經的技術是全國前列,但近幾年技術研發停滯,被新興的品牌遠遠甩在了後面。
而且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顧名思義,最主要的產品就是拖拉機和其他農業生產器械,但是我國雖然是農業大國,農村耕地卻隨着時代變遷急劇減少,而且隨着科學耕種、高科技耕種的推行,農業上對拖拉機這種產品的依賴也在減小,這導致中國一拖最主要的生產線不得不縮減生產,造成了巨大的利益損失。
中國一拖雖然有心自救,但是它的生產線已經運行了幾十年,即便有心要改,也要花長期的時間,不敢直接大換血。而現有的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整個工廠內部老化,缺少創新意識,品牌市場影響力下降,難以推出新的競爭產品。如此重壓,導致工廠連年虧損,虧損數額一年便高達13億。
而隨着工廠走向沒落,工廠的老領導們也紛紛辭職,工人們也另謀出路,就連原先的董事長也提出了辭職的意願,這讓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進一步陷入了內憂外患之中。
臨陣換將,是大忌。現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中國一拖的掌舵人陸續出走,使得整個工廠無人領導,新上任的高層對工廠瞭解尚淺,需要磨合,但對於瞬息萬變的市場來説,沒有人會等待中國一拖停下的腳步。
對於這個曾經為新中國立下汗馬功勞的老牌企業,國家和人民對它都懷有深厚的感情,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不是一個簡單的工廠,它伴隨着新中國成長起來,見證了那段艱苦的歲月,所以雖然如今它陷入困境難以自拔,國家和很多社會上的有心人還是願意伸出援手,只是一個大工廠的轉型十分艱難,未來它將何去何從,是一個未知數。
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的興衰史,與時代的變遷息息相關,它依託着艱難年代國家與人民的幫扶站立起來,也帶着那個年代的精神,自強不息,永不放棄,報效祖國。在那個年代,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精神,有了這樣堅韌不拔的人民,才為後人奮鬥出了一個光明燦爛,充滿着希望的未來,回顧過去,我們不能不心懷感激。
可是,世界永遠在變化之中,經濟形勢瞬息萬變,機會轉瞬即逝,一個企業唯有緊跟時代的潮流,才能不被時代所拋棄。一個企業,應該有着高瞻遠矚的眼光,把握一切發展的機會,擁有比常人更高遠的志向。
商場如戰場,要一直屹立不倒,談何容易?多少企業都是從千錘百煉中走出來的。看到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如此沒落,我們也感慨萬分,但世界上充滿着機會,我們也很希望這個曾經為國家奉獻的老牌工廠可以重新振作,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