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與生物工程技術的交叉創新”雲論壇成功舉辦

​由於疫情原因,2020年正常的學術會議受到很大影響,但學術同仁們交流的熱情依然高漲。2020年7月17日上午,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與中國生物工程學會聯合主辦、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生物信息學與人工生命專委會以及中國生物工程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承辦的“人工智能與生物工程技術的交叉創新”論壇在雲上召開。本次論壇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吳邊研究員主持,邀請了清華大學汪小我、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研究所江會峯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王軍3位優秀的青年專家報告,分享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在生物工程領域的交叉應用前沿進展與相關研究。會議利用人工智能學會的講座雲平台,在線觀看人數達205677人,展現出交叉學科的創新魅力。

“人工智能與生物工程技術的交叉創新”雲論壇成功舉辦
“人工智能與生物工程技術的交叉創新”雲論壇成功舉辦
“人工智能與生物工程技術的交叉創新”雲論壇成功舉辦

首先,由汪小我長聘副教授的“基因調控元件的人工智能設計”報告,對合成生物學近年來的發展做了簡要的回顧,並引入了合成生物學與人工智能領域在底層邏輯上的相關性與相應的研究切入點。接着他進一步的對最新完成的人工智能設計非天然啓動子的工作做了相應介紹。

接着,江會峯研究員做了“新基因起源進化與人工設計”的報告。他首先對合成生物學在工業領域發揮的重要作用做了概述,向觀眾展示了未來將有35%以上的化學品由生物製造這一願景。接着他對酶這一合成生物學中的核心“芯片”的挖掘與設計做了相應介紹。他指出從基因進化的功能多樣性解析到基於化學原理的酶活性中心三維結構設計,人工智能均有很好的應用空間。

最後,王軍研究員做了“微生物組數據:亟待挖掘的寶藏”的報告。他對近年來迅猛發展的人體微生物組研究進行了全景展示,並介紹了人體微生物組與人體健康之間的密切關係。在微生物組的時代,大數據的獲得變得更加容易,但數據的信息挖掘與分析成為了瓶頸。而人工智能對於數據的規律總結擁有極大的潛力幫助學界去挖掘這一寶藏。

會議的最後階段,主持人將觀眾們所關心的共性問題與三位報告人進行了交流。三位報告人為初入該領域的同學和老師推薦了入門書籍,探討了人工智能在生物研究應用中應注意提前回避的潛在問題,生物研究中樣本選取的策略以及生物數據研究反哺人工智能算法設計的發展可能等相關問題。

人工智能與生物工程相融合的最新理論和技術成果,力圖促進相關交叉學科的學術交流與思想碰撞,為現階段及未來生物與智能交叉領域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提供新的解決思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64 字。

轉載請註明: “人工智能與生物工程技術的交叉創新”雲論壇成功舉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