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訊,週一A股早盤,繼上週五尾盤走高後,中芯國際概念大幅高開,其中半導體設備相關個股表現搶眼,北方華創秒板,至純科技開盤5分鐘漲停,截至上午收盤,中微公司漲逾13%,精測電子、華峯測控、長川科技均漲超5%。
消息面上,中芯國際31日晚間公告,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訂立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有意在中國共同成立的合資企業將從事發展及運營聚焦於生產28納米及以上集成電路項目。
據悉,該項目將分兩期建設,項目首期計劃最終達成每月約10萬片的12英寸晶圓產能,二期項目將根據客户及市場需求適時啓動。該項目首期計劃投資76億美元,註冊資本金擬為50億美元,其中中芯國際出資擬佔比51%。
此外,北方華創上週五尾盤拉昇封板,盤後數據顯示,北方華創當天獲機構淨買入4.9億元。
根據招股書披露,中芯國際目前12寸產線共有中芯上海、中芯南方、中芯北京和中芯北方四條,其中中芯上海12寸線為研發平台,中芯南方12寸線定位為14nm及以下製程大規模量產線,中芯北京和中芯北方定位為28nm及以上成熟製程大規模量產線,後兩者截至1Q20月產能合計在10萬片左右。
基於此,廣發證券許興軍8月2日報告預計,伴隨中芯國際28納米及以上集成電路項目後續的落地達產,中芯國際現有12寸28nm及以上成熟製程產能將翻倍增加。而在先進製程方面,截至1Q20中芯國際14nm月產能在4K以上,根據前次法説會計劃在7月達到9K,年底達到15K,而公司先進製程SN1項目的總規劃產能在35K。
國盛證券分析師鄭震湘8月2日報告同樣認為,中芯國際產能約20萬片/月等效12寸片,考慮未來的B3、SN1、SN2等項目預估合計增加約10萬片12寸片,加上本次合資公司規劃10萬片12寸片,產能規劃大幅提升。公司先進製程逐漸突破,14nm成功量產,N+1/N+2更值得期待。
許興軍在上述報告中指出,28nm及以上成熟製程聚集了除高端邏輯/高端射頻以外的絕大多數產品平台,包括中低端邏輯、射頻/藍牙/GPS/NFC、CIS、高壓驅動、MCU、智能卡、NOR/NAND、功率等,佔到了晶圓代工行業60%以上的收入來源,也是目前國內IC設計公司的主要產品平台。伴隨本次中芯新項目的落地達產,將打開國內IC設計公司的產能天花板,國產替代進程將邊際加速。
此外,從此次投資規模來看,76億美元的投資規模在國內晶圓投資規模中排名前列,而晶圓廠的資本開支中,大部分投入用於購買上游半導體設備,因而許興軍認為將帶來設備的投資機遇。同時中芯的擴產也將進一步夯實國產設備認證突破的土壤,國產設備有望持續迎來突破與市場份額的提升,國內領先的半導體設備廠商將迎來成長機遇。
材料方面,徐興軍指出,與設備類似,上游材料市場的成長與晶圓廠的資本開支以及產能擴張情況也息息相關,同時國產替代邏輯也適用國際大廠占主導地位的材料領域,因此中芯國際加碼擴產也將帶來國內領先半導體材料廠商的加速成長機遇。此外,下游配套的封測環節也將確定性受益。
國盛證券鄭震湘認為,大陸設備市場需求在全球的佔比逐漸提升至20-30%,國內中微、北方華創、盛美、屹唐等在關鍵賽道卡位,精測、至純、華峯、長川等逐漸突破,國產替代迎來千載難逢的機會。國內半導體材料增速不斷提升,硅片、光刻膠、CMP、氣體等上游環節國產替代加速啓動,部分公司在技術、產品、客户等多方面攻關逐漸實現突破,發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