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華為雲召開TechWave技術峯會,看來是想要掀起一番風浪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科技

不知道各位最近發現沒有,雲服務這個概念再次火了起來。

這兩年國內廠商都在加速佈局雲服務,可以説,雲技術就是大廠們的下一個角力點。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直以來都堅持在雲服務行業前線的華為又在做什麼?

恰好今天召開了「 華為雲 TechWave 技術峯會 」,我們一起好好看一看,圍繞着「 雲 」華為又做了哪些新文章。

雙零損耗裸金屬容器

這次發佈會上華為一共發佈了 7 樣新產品,既有面向大眾的華為雲會議,也有面向企業的應用平台 ROMA。

不過,首先吸引世超目光的還是這個全球獨家雙零損耗裸金屬容器

容器技術很好説,這兩年雲服務領域最火的概念之一。

不過這又是雙零損耗,又是裸金屬的,到底是什麼意思?要了解這個我們還要先知道一點雲服務的相關知識。

雲服務!簡單理解就是向別人( 提供商 )借了一台性能強勁的電腦,只是這台電腦沒有裝系統而且只能遠程操控。

由於是裸機的緣故,在使用之前還需要為其 “ 安裝系統 ”,不一樣的是這個系統並不等同於我們日常操作的 Windows ,而是虛擬機。

虛擬機的特色就是模擬各色各樣的操作系統,比如能夠在 mac 內模擬 Windows。目前服務器領域內,大家一般用的最多的操作系統是 Linux 。

正如圖片展示的那樣,虛擬機技術相當於模擬了一個完整的系統,有完整的開機、關機、加載服務的過程。

然而有些人,覺得這樣的虛擬機還不夠高效。

比如説,現在需要計算一個複雜的算式,需要先打開虛擬機,啓動服務,進行運算。整個過程佔用時間 1 分鐘,但計算過程可能只消耗了 1 秒鐘,也就是説準備工作佔據了大量的時間,其他時間被浪費了

要知道好的服務器價格基本都不便宜,浪費時間就相當於浪費金錢

所以有人靈機一動,假如把需要的功能( 計算器 )和一部分資源單獨打包出來,組成一個單獨的模塊,每次使用的時候直接使用模塊豈不是很方便?

而這個,就是容器技術了。

容器和虛擬機對比圖▼

那什麼是裸金屬呢?

正如前文所説,容器依然需要使用部分系統依賴,在資源利用率上依舊會有損耗。

於是就有人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不如直接去掉系統依賴,讓我們的程序直接運行到底層( 物理層 )之上,這就是裸金屬容器了。

華為今天發佈的雙零損耗裸金屬容器,就是在現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

先前的裸金屬容器,雖然去掉了系統依賴,省去了虛擬層需要消耗的資源,但是像與容器相關的組件、容器引擎、容器網絡等,依舊運行在服務器上。

這就好比,儘管聲明瞭不要餐具( 節省資源 ),但是店家依舊需要使用外賣盒包裝( 容器引擎,容器網絡 ),因為這些內容暫時沒有辦法完全去除。

華為雲這次發佈的雙零損耗裸金屬容器,把容器的這些組件,從服務器 “ 轉移 ” 到了華為雲擎天卡上,這樣服務器的所有資源都可以用來運行業務。

這就像店家直接用魔法把外賣變到你胃裏,一步到胃的資源利用率當然最大了。

這種全新的模式可以讓服務器資源 100% 用於業務處理,同時基於網絡硬件直通能力和動態網絡隊列,網絡性能提升 40%,單容器 PPS 提升 2 倍,最終可使業務整體性能提升 100%,成本節約 30%。

這一次再度先於其他廠商發佈新的技術和產品,看來華為雲在雲原生領域,產品開創者和市場領導者的身份也不是白來的。

華為雲應用平台 ROMA

説到雲服務,最近兩年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紛紛選擇加入雲服務,世超覺得這背後藴藏的是另一個深層次的原因 —— 全球數字化。

這樣就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傳統企業如何轉型,總不能説打個電話、辦個數字化證書就能夠完成數字化轉型吧?

而且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面對獨立出來的 HR、財務、生產、培訓、售後。。。這些系統,雖説是在各自的領域內都數字化了,但是如果各自獨立為戰,數字化的高效率又如何體現呢?

為此,華為雲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華為雲應用平台 ROMA

不過,先不要誤解,雲應用平台不是雲應用商店,它是華為提供的一套完整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方案,能夠完成數據集成、消息集成、設備集成等多個任務。

華為雲應用平台 ROMA 源自華為自身實踐,在華為自己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積累下豐富的經驗,從而衍生出 ROMA 平台。

ROMA 承載在華為雲之上,為華為多年全球業務拓張提供動力,連接了華為全球 170 多個國家部署 IT 網絡,70 多個數據中心,1300 多個 IT 應用,可以説是絕對功臣了。

但是現在華為雲開放了這個技術,普通企業也可以使用華為 “ 同款 ” 了。

目前,華為雲應用平台 ROMA 已落地政務、電力、交通、財政、金融等 9 大行業,服務 2000+ 家政企,15 萬 + 應用連接。

但是不得不説的是,通過一個方案就解決企業轉型中的所有問題,華為這個 ROMA 還是挺大挺全的。

華為實時音視頻技術和新一代華為雲會議

這一次,華為還帶來了新的實時音視頻服務 ( RTC )和新一代華為雲會議。

要説這新的實時音視頻服務呀,升級點倒是挺簡單就可以概括的:一張網支持全場景業務,低時延,超強抗丟包,即使在弱網環境下也能穩定流暢。

這背後是華為業界領先的音視頻編解碼技術,可以提供包括智能感知編碼、SVC 分層可伸縮編碼等。

此外還有增強的 AI 媒體處理能力,可以實現美顏、降噪、背景虛化 / 替換、實時翻譯等功能。

就是隻能用於視頻會議就太可惜了,要是能推廣開,看劇的時候也能帶字幕就更好了。

而基於實時音視頻服務構建的下一代華為雲會議也變得更加強大,移動端畫質從 720p 提升到 1080p。

此外還有最高 4K 超高清數據會議,以及 200ms 超低時延、千人互動、百萬級別超大併發量等等特性。

以後大家就都不用去禮堂裏面開大會了,只需要在家裏喝着咖啡、穿着拖鞋就可以同步參加會議,實在是太爽了。

對於專業人士而言,華為雲會議還提供了無線投屏、白板共享、多人標註等使用功能。

世超覺得這幾個還都是比較實用而且常用的點,有了它們,開會什麼的也會更方便一點。

藉助華為強大的生態圈,華為雲會議可以跟華為 / 榮耀的手機、平板、智慧屏,亦或是華為企業智慧屏 ideaHub 系列都可以互聯互通、無縫切換。

華為的生態已經開始初露鋒芒了,世超隱隱感覺一個全新的未來好像正在向我們走來。

EI 工業智能體 2.0

這兩年還有一個熱詞 —— AI ,作為技術峯會,肯定不會少了 AI 技術。

只是華為這一次想得更遠一點,不僅僅是要 AI 技術突破在實驗室的束縛,還想要通過新產品解決企業 “ 工業 + AI ” 的問題。

這就是全新的 華為雲 EI 工業智能體 2.0

簡單來説,就是以往行業內有許多行業知識( 行業內稱之為 Know - How )比如優化配比、生加工工藝等等,都掌握在專家和 “ 老師傅 ” 手裏,知識想要分享和轉播非常的不方便。

華為雲把這個知識規範化、標準化,變成工業智能能夠識別的計算因子、標準庫,隨拿隨取。

當然,如果知識能夠查詢還不夠,還需要配套的設施。

低代碼開發平台能夠讓使用者通過拖拽的方式就可以完成工業機理與 AI 的融合建模,大大提升了模型搭建效率。

轉型成一個行業 AI 工程師如此簡單?世超也想去試試。。。

GaussDB 數據庫

在創新的道路上不但需要技術創新,也離不開數據創新,説到數據自然離不開數據庫技術。

所謂的數據庫就是像圖書館的貨架一樣,按照分類存放好各種數據信息。

這樣計算機就能夠快速的整理和讀取信息,我們在打開網頁的時候實際上就是電腦在讀取存儲在數據庫中的數據。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公司都選擇了開源數據庫軟件 MySQL 作為自己的底層數據庫。但是隨着數字生活的進步和發展,華為發現,傳統數據庫的性能已經不能滿足新業務需求。

所以華為雲數據庫全新推出數據庫品牌 GaussDB,瞄準的是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對高性能數據庫的要求。

相比於 MySQL 社區版,華為的GaussDB ( for MySQL ) 單節點最大 7 倍於原生 MySQL 的性能。

支持的容量更大了,最高到 128 TB,查詢速度更快了,每秒鐘可以執行百萬級的查詢運算。

而且,不用像以前的數據庫那樣,換個環境就擔心數據丟失,這次,華為可以做到跨 AZ 部署,數據 0 丟失。

目前,openGauss 也加入了開源陣營,也就是説,就算不是華為的工作人員也可以使用,或者基於 openGauss 修改做出優秀的作品。

對於高性能的數據庫而言,可以將其應用在金融、電信、物流、電商領域,強大的性能可以加速數據的響應。

或許有一天我們在雙十一 “ 剁手 ” 的時候就再也不用擔心各種卡頓問題了。

最後説兩句

也許在很多人的印象裏,華為可能還只是一家業務覆蓋範圍比較廣的手機公司。

但在雲服務領域內來説,華為已經是一家成熟而且在不斷進取的公司。

科技日新月異,許多我們未曾想象過的企業也在謀求數字化轉型,而云服務正在加速這個過程。

對此世超希望能夠再快一點,畢竟技術是用來改變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