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浪未已後浪又起!世界仍處新冠“浪尖”

中新網客户端北京7月23日電(記者 張尼 馬學玲)時針指向2020年7月,多國爭着奔向火星的歷史時刻,人類卻還深陷於新冠疫情之中。

截至目前,全球新冠確診病例已逼近1500萬例,累計死亡逾61萬例。

有的國家第一輪疫情還沒遏制住,有的國家已經迎來了新一波反彈。病毒如同潮水一浪接一浪襲來,眼下這世界,仍處在新冠疫情“浪尖”之上。

前浪、後浪綿延!疫情還有完沒完了?

身處新冠疫情“浪尖”者,有世界頭號強國美國。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確診病例已超389萬例,死亡超14.1萬例。然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公佈的報告顯示,美國實際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遠超官方確診病例數,在美國不同地區實際感染病毒的人數比報告的數字高出2到13倍不等。就連美國總統特朗普都承認,美國疫情並未到達拐點,“在好轉之前還會變得更糟”。

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數在短時間內直追美國、升至全球第二的,是巴西。

巴西衞生部2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巴西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比前一日新增41008例,累計確診2159654例,新增死亡病例1367例,累計死亡病例81487例。

目前,全球已有3個國家累計確診超100萬例,除了上述美國和巴西,印度累計感染病例逼近120萬。

另外一些國家的快速增長亦讓人感到擔憂:俄羅斯累計確診超78萬例;非洲54個國家已全部出現新冠疫情,確診超70萬例……

前浪未已,後浪又起!更讓人憂心的是:在一些原本已經遏制住疫情蔓延的國家,最近接連出現了反彈!

在日本,從6月19日開始允許民眾在全國範圍內自由旅行後的一個月,累計新增感染人數約7000人。疫情反彈,首都東京的疫情形勢尤為嚴峻,20天內住院人數增加了3倍。

出現疫情反彈的還有法國、羅馬尼亞、以色列等等,就連採取最嚴格防控舉措的中國,一些地方也再次出現疫情:6月,北京出現新發地批發市場聚集性疫情,一個多月後,新疆又出現了本土確診病例。內地以外,香港近期出現了第三波疫情暴發。

“還有完沒完了?”……社交媒體平台上的這一留言,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前浪未已後浪又起!世界仍處新冠“浪尖”

資料圖:聖保羅郊區方艙醫院內,醫護人員和患者交流。

疫情反彈引拷問:我們真正認識新冠嗎?

在與新冠抗衡了半年之久,大家期待病毒能夠徹底消失,生活迴歸正軌,但現實卻並非如此。

“新冠,我們分手吧!”

這句刷屏網絡的自娛自樂,不僅是人們對於疫情持續蔓延、多點反彈的無力,更是出於對新冠未知傳播風險的不安。

首先,是來自病毒本身的變化。

世衞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此前就曾指出:實驗室研究發現,新冠病毒D614G變異可能導致病毒加速複製,意味着可能加強其傳播性。雖然專家強調,實驗室結果同病毒在實際傳播中發生的變化間,還有很大區別,科學家已對該變異進行監測。但這樣的發現,仍然給全球敲響了警鐘。

其次,我們的防控有無漏洞?

近期全球出現的疫情反彈,讓人們發現了一些此前不曾留意到的“漏洞”。例如,歐美多國的屠宰行業出現聚集性疫情,以及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6月份出現的疫情,讓人們注意到了曾經被忽視的冷鏈運輸。

另外,無症狀感染者到底有多少?

近來,境內外都發現了大量無症狀感染者,這可能使得疫情在人羣中的傳播變得更加隱秘。

這一切的不安,無不在拷問:人類真正認識新冠嗎?

目前來看,答案是未知的。

“所謂的抗疫常態包含很多範疇,包括人們對於疾病的傳播不是完全、絕對的清楚,以及在人羣中難以避免個別防控不到位的情況出現,等等。”復旦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傅華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他強調,隨着對病毒和疫情發展的認識不斷完善,可能會發現更多潛在的風險,防控措施也要及時跟進,公眾有必要時刻保持警惕。

前浪未已後浪又起!世界仍處新冠“浪尖”

當地時間6月1日,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藝術家們手持紅色氣球悼念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幸離世的人們。

“浪尖”之上,人類如何與新冠説再見?

凜冬時,人們期待着春暖花開,來一場春天的約會;春天時,人們期待着夏天來臨,高温退散疫情;如今夏天時,人們卻開始擔心,秋冬會不會大規模暴發……我們,真的要與新冠長存嗎?

新冠肺炎醫療救治上海專家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近期曾做出這樣的研判:流感的特徵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沒有顯示出來,疫情還在持續。迄今,新冠肺炎全世界傳播高峯仍未到來。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也表示,一系列現象都在提示我們,在未來出現疫情是一種常態。

目前一個較為普遍的看法是,疫情可能會持續到2021年,這要比世衞組織及多國政府原先的預判,悲觀得多。

儼然,與新冠交鋒,註定是一場持久戰。那麼,接下來,這場仗,怎麼打?

從長遠看,肯定是藥物和疫苗。

如今,真正的新冠特效藥仍未出現,被視為病毒“終結者”的疫苗研發儘管在一些國家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距離民眾真正能使用上,仍有一段距離。

不過,在現階段,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也在探索更有效的應對策略,其中包括迅速啓動應急響應預案,立即開展大規模的核酸檢測和相關的抽樣檢測,等等。

專家認為,中國採取的一系列舉措,以相對較小的資源耗費,獲得了較好的疫情防控效果和日後復工復產的效益。

在國外,大規模的核酸檢測也被作為重要的防控手段。

傅華説,在目前還沒有更好方法的時候,大規模核酸檢測、隔離等舉措還是非常有效並且相對精準的。隨着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或許未來可以找到更加精準高效的模式。

張文宏説,“在人類歷史上,沒有一次疫情能真正擊垮人類,這一次也不例外。”

相信這次,定無例外。(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48 字。

轉載請註明: 前浪未已後浪又起!世界仍處新冠“浪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