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月剛結束的兩會上,工業互聯網連續第三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並從“打造工業互聯網平台”,升級為更加全面的“發展工業互聯網”。同時隨着5G、AI、雲計算的技術突破,有望助力工業互聯網泛在連接,邁向智能化,同時創造更多應用場景。
工業互聯網是IT、OT、CT技術的融合,有望轉變企業生產製造模式,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通過CT(通信技術)連接企業內外各類數據,實現工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數據打通,依託IT(信息技術)針對海量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並與OT(生產管理技術)結合,使得過去生產製造過程中隱形的工藝和經驗能夠顯性化、數字化、可複用、可預測,最終形成工業經驗和機理模型的沉澱,賦能和改造傳統的工業體系,幫助企業多、快、好、省,創造更多價值。
工業互聯網有望轉變企業生產製造模式,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智能化生產:企業製造模式由自動化、數字化向智能化轉變,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
2、個性化定製:企業產品的生產銷售由規模化定製向個性化定製轉變,實現以用户為中心的按需生產,有效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同時解決企業的庫存和產能問題。
3、網絡化協同:企業生產組織方式由地理集聚向網絡集聚轉變,工廠不再是企業生產製造的唯一中心,通過產業鏈協同、眾包設計、供應鏈協同,有效降低資源獲取成本,打破企業的疆域,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
4、服務化延伸:企業商業模式從賣產品向賣服務拓展,通過產品上的智能模塊,實現售後的多樣化服務,拓展企業利潤空間。
二、主要投資邏輯
1、政策頻發,市場規模有望超萬億。
今年以來工業互聯網相關政策頻發,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推動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3月工信部發布《關於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4月發改委發佈推動企業“上雲用數賦智”行動的實施方案,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5月《政府工作報告》再提“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連續三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根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發佈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發展報告》,2019年預計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工業互聯網建設涉及的網絡、平台、安全等軟硬件基礎設施)增加值達到5361 億元,2020年預計達到6520億元。到2025年,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4萬億。
2、工業互聯網是智能製造的重要載體,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
2015年國務院發佈《中國製造2025》,結合中國實際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促使中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在這些政策的背後,工業互聯網作為智能製造的重要載體,始終佔據着核心的地位。《中國製造2025》中就已經提及,“促進工業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全流程和全產業鏈的綜合集成應用”。因此,工業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是頂層政策的延續,也是製造業實現由大變強的關鍵環節。
3、5G、AI、雲計算的技術突破,有望助力工業互聯智能化。
首先,5G提供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新型無線通信網絡,助力工業互聯網突破通信瓶頸。同時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可以大幅拓寬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場景,這將豐富工業互聯網的應用範圍,真正實現工業互聯網的泛在連接。因此,5G和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的發展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
此外,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會盤活企業的存量數據,同時產生海量的增量數據,數據的存儲、分析和計算需要更強大的算力支撐。而云計算技術能夠提供彈性、可擴展、高性能的計算資源,可以滿足工業互聯網海量採集數據的存儲和分析,為工業互聯網提供算力支撐。最後,人工智能賦予工業互聯網數據挖掘能力,助力工業互聯網邁向智能化。
三、具體投資方向
根據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在2020年4月發佈的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版本,工業互聯網共分為網絡、平台、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其中:網絡是基礎、安全是保障、平台是核心。
而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主要有四類參與者,依託各自優勢開展不同方向的平台應用:
1、裝備製造、自動化企業:以設備聯網為切入點。
2、龍頭製造企業:以產業鏈協同為切入點。
3、軟件企業:以業務上雲和流程優化為切入點。
4、ICT企業:以新興通用信息技術為切入點。
綜合來看,對比裝備自動化企業和龍頭製造企業,軟件企業IT技術儲備更強。對比ICT技術企業,軟件企業落地能力更強。且軟件企業更具平台變現能力,專業服務貢獻穩定現金流,功能訂閲打開盈利空間。因此,在工業互聯網中軟件企業在變現能力上更具優勢。
風險提示:工業互聯網建設進度不及預期;全球疫情加劇衝擊國內經濟,降低企業信息化投資需求;工業互聯網政策支持力度減弱。
參考資料:WIND、蜻蜓點金APP、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中信建投網上交易極速版、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