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自動駕駛首次公開落地,能否重回高光時刻?

6 月 27 日,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服務,開始在上海接受公眾體驗報名。

這是繼百度、高德之後,第三家在今年推出 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的公司。一時間公眾的目光重新聚焦到了滴滴身上,在當天的央視新聞中,央視名嘴朱廣權也借用古詩宣傳了一波。

滴滴剛剛走過八年的創業史,有過擊敗競爭對手的輝煌時刻,也有過前兩年短暫的沉寂,如今能否靠自動駕駛重回高光時刻?

2012 年 7 月 10 日,程維創辦了小桔科技,同年 9 月 9 日在北京上線了打車 APP 滴滴打車。現在,滴滴已經是擁有 5.5 億用户、1166 萬名網約車司機、17.95 萬名代駕司機的出行巨頭。在成立滿 8 年的時間點,回顧滴滴 8 年來的成長道路,它是如何成長為互聯網時代的出行巨頭的?8 年後滴滴的商業版圖又擴展到了哪裏?

2005 年,程維加入阿里巴巴,花名 “常遇春”,出處是朱元璋手下的第一猛將。2012 年,移動互聯網的黃金時代來臨,已升任支付寶 B2C 事業部副總經理的程維和同事王剛先後離職,湊齊了八十萬創業資金,開始了創業生涯。

剛上線的滴滴打車曾經四處碰壁,談了 189 家出租車公司只有 1 家願意合作。2012 年的一場大雪讓滴滴的訂單暴增,也吸引來了金沙江創投朱嘯虎的 2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接下來的三年,滴滴從 30 多家網約車公司中殺出重圍,並在 2015 年收購快的,結束了這場燒錢大戰。

品嚐過勝利的喜悦,滴滴也遭遇過沉重的低谷。2018 年百日之內的兩起順風車案件一度讓滴滴陷入低谷,經過 18 個版本迭代、330 項功能優化,下線 16 個月之後順風車業務才得以恢復。

之後的兩年滴滴處於相對沉寂的狀態,經過之後一系列 “All in 安全” 的整改之後才慢慢恢復過來。

成長道路雖然坎坷,但是滴滴的市場地位還是奠定了下來,如今的滴滴憑藉 9252.9 萬用户規模的壓倒性優勢處於市場領先位置。

(2019 年 12 月中國網約車市場活躍用户規模 TOP10)

滴滴的全球化進程最早是從收購 Uber 中國開始的。2016 年 8 月,在滴滴與 Uber 的 “補貼大戰” 之 後,滴滴宣佈收購 Uber 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並與 Uber 全球相互持股。

在此之後,滴滴全球化擴張提速。2017 年,公司與 Avis Budget Group 達成合作,正式上線境外租車業務,覆蓋全球超過 100 個國家的 1500 多座城市;2018 年,滴滴收購巴西最大的網約車平台 99,並進入墨西哥、澳洲和日本市場;2019 年 6 月,滴滴宣佈正式進入智利和哥倫比亞市場,之後與中東北非出行平台 Careem 及日本軟銀進行了戰略合作。

目前,滴滴有 2000 個員工在海外,服務登陸了中國以外十個國家,出行業務基本實現了各大洲覆蓋。

(滴滴的全球化佈局,資料來源:平安證券)

反觀 Uber,在與滴滴的較量中節節敗退。繼 2016 年退出中國市場後,Uber 進一步收縮其國際業務,選擇將資源集中於美國、歐洲、拉丁美洲及澳大利亞等核心市場。

滴滴在自動駕駛領域的佈局並沒有落後於大多數玩家。

其自動駕駛技術團隊成立於 2016 年,並在 2018 年獲得了美國加州和北京的自動駕駛牌照。2019 年,滴滴在上海設立全資子公司 “滴滴沃芽”,同年滴滴還與全球頂級自動駕駛研究聯盟 BDD 達成戰略合作。

程維曾對外闡述他對自動駕駛市場的判斷:“無人駕駛只有一二名,沒有第三名,就像 Windows 和 Communix,安卓和 iOS。” 目前的格局來看,谷歌暫時是這個領域的老大,而其他玩家還在激烈角逐第二名的位置。

27 號推出 Robotaxi 服務可以説是滴滴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進程的重要一步。這是滴滴自動駕駛面向公眾在國內首次落地,贏得的聲量雖然大,質疑點也不少。目前滴滴宣傳此次投入運行的是 L4 級別的智能駕駛無人車,而根據工信部給出的自動駕駛等級標準,L4 是高度自動化,不需要駕駛員。在開放體驗的過程中,為了確保安全,滴滴自動駕駛車上還是安排了兩名工作人員。直播過程中,也遇到需要安全員接管方向盤的情況發生。總體來説,滴滴的自動駕駛服務離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那一天還有距離。

(工信部的自動駕駛等級劃分標準)

自動駕駛被視作是減小滴滴平台司機管理成本、運營成本的利器,在運力擴展上也充滿想象空間。27 號開放測試的直播中,負責人透露:“到 2030 年,滴滴出行平台將擁有 100 萬輛全自動的無人駕駛汽車。”CEO 程維也表態 “至少還需要做十年持續投入的計劃”。

不過,自動駕駛業務投入大,回報週期也長。以 Uber 為例, 從 2016 年啓動無人車項目開始,花費已經超過 10 億美元。滴滴自動駕駛部門獨立之後,需要找到融資渠道來支撐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這也是影響滴滴上市節奏的因素之一。

回顧滴滴的融資史,其中不乏巨頭公司的身影,蘋果公司、騰訊、豐田汽車、軟銀、招商銀行都曾向滴滴伸出橄欖枝。

2012 年至 2015 年,滴滴從天使輪至 F 輪融資約 30 億美元,主要參投公司為騰訊投資、淡馬錫和金沙江創投等,其中騰訊投資、淡馬錫等多次追加投入;2016 年至今,滴滴還多輪引入軟銀、蘋果和招商銀行等戰略投資者,融資超過 180 億美金。

多輪融資中,騰訊至少參與了 5 輪、軟銀至少參與了 3 輪。軟銀累計向滴滴投資達 80 億美金,目前持股比例估計在 19.5% 以上;騰訊持股比例大約在 8-9%。

(滴滴融資歷史,資料來源:中信證券)

2018 年本是滴滴 IPO 的一個最佳時期,當時程維與滴滴管理層的目標是以 600 億美元的估值將滴滴送進美股。但是上市事宜由於 2018 年的兩起安全事件而擱置,轉而 “All in 安全” 去處理一連串的產品缺陷與平台管理漏洞。

成立至今,滴滴始終在依靠補貼用户和司機來維持增長,公司始終處於虧損狀態。2019 年 2 月,程維曾在內部信中表示:2012-2018 年,公司從未盈利,6 年累計虧損 390 億元。

作為 TMD 組合(字節跳動、美團點評、滴滴出行)中的一員,美團點評市值已突破萬億港元;字節跳動的估值 1000 億美元,而滴滴估值在 500 億美元左右。

另一方面,滴滴的出行業務也正在被各方玩家蠶食。

能打車的平台越來越多了。據 CNNIC 數據,截至今年 3 月,我國已有 140 多家網約車平台公司取得了經營許可,高德、美團打車、嘀嗒出行、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等都在分食着網約車市場,高德地圖更是以集成多個出行品牌為賣點。

傳統車企也摩拳擦掌地瞄準了網約車市場。吉利旗下的曹操出行與首汽集團旗下的首汽約車市場佔有率都達到了 2%;上汽集團 2018 年推出中高端網約車平台 “享道出行”;寶馬也在成都推出了網約車服務。2019 年,一汽、東風、長安三家車企聯合蘇寧、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共同推出的 T3 出行佔盡了噱頭;蔚來、小鵬、威馬、新特也分別在 2019 年推出了出行服務。

面對四伏的危機,滴滴似乎看到了不進則退的危機感。今年的滴滴正在四處出擊,先後試水跑腿、貨運、社區團購等業務。3 月 25 日,滴滴更是定下未來三年 “0188” 的戰略目標,即每天服務超過一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超過 8%、全球服務用户 MAU 超 8 億。

就像程維在 8 週年大會上説的那樣,滴滴 “還是在路上,還遠沒到慶祝的時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55 字。

轉載請註明: 滴滴自動駕駛首次公開落地,能否重回高光時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