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物聯網傳輸技術崛起,對現有技術發起挑戰

Wi-SUN技術是基於IEEE 802.15.4g、IEEE 802和IETF IPv6標準的開放規範,是一種區域網絡(field area network,FAN)。Wi-SUN FAN區別於LTE和Wi-Fi的星狀組網模式,它是一種網狀網絡,具有自組網功能和自我修復(self-healing)功能,即當連接中斷時,網絡可以自行進行再連接。網絡中的每個設備都可以與相鄰設備通信,信息可以在網絡中的每個節點之間進行非常長距離的跳轉。

又一物聯網傳輸技術崛起,對現有技術發起挑戰

低功耗和低延遲是Wi-SUN最突出的兩個特點。大多數的Wi-SUN FAN設備都是採用電池供電,所以電池消耗和設備壽命是需要優先考慮的關鍵點,而一般的物聯網設備電池壽命需要達到3-10年。Wi-SUN FAN可讓設備以10秒為間隔進行通信,而LoRaWAN和NB-IoT的設備通常都不會進行頻繁通信。Wi-SUN FAN的設備在休眠時電能消耗僅為2微安,接收時為8毫安,發送時則低於14毫安。而NB-IoT設備在休眠時消耗的電能時Wi-SUN FAN的2.5倍,即5微安。

對於任何網絡來説,延遲性是評估性能的一個關鍵指標。Wi-SUN FAN宣稱其在發送時的延遲只有微小的0.02至1秒,而LoRaWAN相對來説延遲時間更長,而NB-IoT則不是為低延遲而設計的。

Wi-SUN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有兩個,一是家庭局域網絡(Home Area Network, HAN),另一個是户外局域網絡(Field Area Network,FAN)。在家庭局域網絡中,智能電錶應用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它們可以應用Wi-SUN通信技術,讓消費者可以通過家庭智能能源管理控制器搭配專屬APP查看家中電器的用電信息等。Wi-SUN技術也同樣適用於如智慧電網、智慧路燈等户外局域網絡的應用,它可以幫助讓公共設施聯機到相同場域網絡並實現互操作性。

根據Wi-SUN聯盟官網顯示,Wi-SUN聯盟成立於2011年,其宗旨是使用開放的全球標準,並通過嚴格測試和認證計劃的支持,推動基於安全、可互操作性的無線解決方案的智能城市、智能公用事業網絡和其它物聯網應用加速在全球範圍內的普及。

目前,Wi-SUN聯盟已經有來自26個國家230個成員加盟,如思科(Cisco)、ARM、德州儀器(TI)、芯科科技(Silicon Labs)以及Itron(全球最大自動讀錶廠商)等。全球超過9500萬個設備已經支持Wi-SUN技術。不過目前大多數的Wi-SUN FAN設備主要被部署在北美和日本,在我國還剛剛起步。Wi-SUN聯盟總裁兼首席執行官Phil Beecher曾在媒體採訪中表示,Wi-SUN FAN 特別適合密集的城市網絡,因此預計中國和東南亞主要城市的公用事業和智能城市應用將呈現成長趨勢。對於Wi-SUN來説是很好的發展機會。

對於NB-IoT或者LoRaWAN,Wi-SUN看似來勢洶洶。但小編覺得這幾種技術各有千秋,各有其擅長的應用領域。它們的關係將不會是相互替代,而會是互補共存。技術的百花齊放對於消費者來説也是好事,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最合適的技術,以達到理解的應用結果,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12 字。

轉載請註明: 又一物聯網傳輸技術崛起,對現有技術發起挑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