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北斗系統收官衞星成功上天 5G智能重卡商業化加快落地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科技

6月23日,在西昌衞星發射中心,北斗系統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衞星發射成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北斗三號全球衞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已經全面完成。

同為智能化時代的基礎設施,北斗系統是全球性、高精度時空基準,可以在全球把感知時間和位置的能力賦予道路、環境等其它系統;而5G則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時的特點,為滿足未來虛擬現實、智能製造、自動駕駛等用户和行業的應用需求,提供基礎支撐。當北斗“遇到”5G,兩者彼此賦能、相互增強,將成為加速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 “催化劑”。

特別是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2017年上汽就開始在智能汽車產品上應用北斗系統。在北斗系統的有力支持下,全球首款L3 級智能駕駛水平的量產車型榮威Marvel X Pro,成功實現“最後一公里自主泊車”;2019年,全球首次“5G L4級智能駕駛重卡”示範運營在上海洋山港順利啓動。

融合了北斗導航定位、AI人工智能、5G、V2X車聯通訊等先進技術的上汽智能重卡,成功實現在港區特定場景下的L4級自動駕駛、釐米級定位、精確停車(±3cm)、與自動化港機設備的交互以及東海大橋隊列行駛,為港口運輸客户提供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更環保的集裝箱轉運方案,未來目標瞄準商業化運營。

具體而言,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的支持下,上汽5G智能重卡完成了釐米級的高精度定位,在裝卸作業中實現和作業軌道吊之間±3cm的誤差精度;十餘米長的重卡,在兩側到輪胎只有7、8cm的狹窄庫位中,實現一次性精準入庫(成功率高達90%),而在人工作業中只有1%的專業駕駛員能夠達到這一水平。

未來的智能交通領域中,結合大數據、5G甚至6G的大流量低延時數據通道,北斗系統將發揮更大作用,例如交通流信息採集、實時監控與管理調度、不良駕駛行為監控與記錄、緊急援助等。隨着北斗系統和其它智能化技術的不斷髮展、不斷融合,必將拓展出海量場景的新應用和新能力,加快引領中國邁進智能化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