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念
最近一個多月,美國政府對中國科技公司的打壓進入一個密集期,此起彼伏、高舉高打的“封殺動作”,令整個互聯網世界震驚。
從揚言全面封禁TikTok到啓動強制收購計劃,再到發出“最後通牒”;從瞄準TikTok及其母公司字節跳動,延燒到微信及其母公司騰訊;從針對少數“明星公司”,擴展到針對中國互聯網的“清潔網絡”計劃;甚至在此前圍堵華為的基礎上再頒禁令,範圍從美國公司波及第三方代工廠,企圖全面切斷華為芯片供應鏈。
這堵由美國一手壘砌的互聯網“技術牆”,阻礙正常的商業合作、技術合作,將中美之間“複雜的需求和迷宮般的供應鏈網絡”強行切割,受傷的絕不僅僅是中國一方。法國《世界報》認為,美國在這場所謂的“勝利”裏並非沒有自損。英國《經濟學人》更加直言不諱,兩國科技脱鈎的最大受害者將是美國的科技巨頭,因為許多美國公司嚴重依賴中國的需求和供應商。
一邊是白宮任性揮舞大棒,一邊是美國企業五味雜陳,真是“你開心,我埋單”的黑色幽默。具體地看,美國企業既面臨短期的損失,也面臨長遠的損失。
短期損失指生意上真金白銀的折損。中國是美國科技公司倚重的市場,對華銷售是其利潤重要來源,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凸顯。美中商業委員會調查顯示,現在大約16%的公司認為中國是首要的戰略重點,83%認為中國事務是其前五名的優先事項,86%的會員認為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已經損害了他們的生意。
以華為、Tiktok/今日頭條、微信/騰訊為代表的中國科技公司,是眾多大型美國公司的合作伙伴,白宮禁令勢必影響其業務、利潤乃至發展戰略。如果微信在美被禁、蘋果APP store被迫下架微信程序,“沒有微信的iPhone”對於中國智能手機用户來説是雞肋,而中國是蘋果的重要戰略市場,在華銷售額佔比達15%至20%。
數據顯示,在電子元件、互聯網軟件、半導體等行業,中國市場佔全球銷售額的1/4以上。白宮禁止美國公司與華為交易後,美國芯片巨頭高通不僅丟失來自華為的大訂單,還要擔心競爭對手趁機超越自己。為此,高通正極力遊説白宮放行供貨華為的新許可。
國際諮詢公司APCO大中華區董事長詹姆斯•麥格雷戈認為,美國人有可能正在將市場拱手讓給歐洲、韓國或日本的競爭對手,華爾街也可能會受到中國企業退市的擠壓。今年以來,美國的銀行在幫助中企進行IPO和後續股票銷售方面獲利4.14億美元,同比增長1/4。這一盛宴或因美國對中概股變本加厲的打壓而走向落寞。
長遠損失指中美經濟“脱鈎”、互聯網經濟重組帶來的種種不確定性及其風險。對於企業來説,不確定性將導致潛在成本大幅攀升、投資趨於保守。
德意志銀行開發的“科技冷戰指數”(DB Tech Cold War Index)顯示,該指數自2016年以來一直呈上升趨勢,新冠疫情加劇了這一風險,2020年4月該指數創歷史新高,此後也位於高位。
如果中美經濟走到脱鈎的地步,德意志銀行估計,在華損失的收入、將工廠遷出中國的費用,以及遵守美中技術圈的不同標準,可能會讓全球科技公司在未來五年損失3.5萬億美元。鑑於美國科技公司龐大的數量和規模,其中很大一部分負擔落到美國企業身上。
美國企業還要承受白宮任性作為導致的額外代價。如果美國不信任海外科技公司,其他國家為什麼要信任美國公司?美國政府以國家力量打壓中國公司的非市場化行為,難免也會被其他國家使用在美國公司身上。正如中國外交部官員所言,既然是美方打開了“潘多拉盒子”,它自食其果也實屬正常。
更長遠的傷害是對人類創新活動、科技進步的阻礙。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論認為,美國政府的做法可能顛覆互聯網社區,擾亂兩國的科技投資和創新流動。喪失了競爭對手的鯰魚效應,喪失了協同開發的合作紅利,喪失了開放自由的互聯網精神,美國的科技創新還能走多遠?
白宮劍指中國科技公司的一大目的,是鞏固美國科技巨頭地位、鞏固美國的數字霸權。但不管從短期還是長遠來分析,美國科技公司、美國互聯網行業都高興不起來。白宮看似凌厲的招術其實隱含着巨大的反噬作用,傷人更自傷,難言是“美國的勝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