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濃度刷新歷史紀錄,達2300萬年來最高值,如今還在飆升
這段時間“全球變暖”經常被提及,因為,這已經成為了一個有目共睹的現象,而且,隨時都有繼續嚴重下去的可能。在《科技日報》6月8日的報道中提到,氣候變化已經成為一個全球都在面臨的巨大挑戰,如果我們人類不能攜起手來一起對抗全球變暖的問題,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我們人類自己。
而在全球變暖的形成因素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上升或成為了主要原因,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二氧化碳具有吸熱和隔熱的作用,在這種作用之下,當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越來越高的時候,它們會在地球的表面形成一道無形的玻璃罩,一邊吸收太陽照射的熱量,而一邊又不讓地球內部的熱量往外傳遞,在這種情況下,地球表面“不熱才怪”。
而由於人類自工業革命之後,就開始發展科技和能源,在這種情況下,導致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氣體被排放,這些温室氣體不斷的充盈着地球那層無形的“玻璃罩”,進而讓全球變暖越來越嚴重。所以,如果想要控制全球變暖的問題,其根本原因就是控制大氣層的二氧化碳(CO2)濃度。
在2016年的時候,為了應對日漸嚴重的氣候變化問題,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簽訂了《巴黎氣候協定》,在這項協定中,其中有一項要求就是控制温室氣體的排放,通過控制各國對温室氣體的排放,進而將全球平均氣温在本世紀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
根據《科技日報》6月8日報道提到,根據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過去2300萬年的時間中,CO2濃度在230ppm-350ppm之間來回波動,但無論這個數據如何波動,都遠遠低於現在的CO2濃度。
在2019年5月,來自斯克裏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夏威夷的莫納羅阿氣象台中發現了高達415.26pmm的CO2濃度,據瞭解,這是人類歷史上發現最高的CO2濃度,其中可以反映出,當下地球環境所面臨的危險處境。
據瞭解,在此次研究中,科研人員特意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時間,通過研究遠古植物的化石來了解當時地球的CO2濃度,我們都知道,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的時候,會吸收二氧化碳而釋放氧氣,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植物就會保留某個穩定的碳同位素,研究人員就是通過研究這個碳同位素的含量,進而判斷出當時的CO2濃度。
經過研究分析,在距今1500萬年前-1700萬年前的中新世中期和距今300萬年-500萬年前的上新世中期,也都出現了全球變暖事件,而在這段時期,大氣中的CO2濃度也確實位於較高的位置,所以,全球變暖跟CO2濃度上升有着很大的關係。
從普通人的角度來説,環保綠色出行,能夠騎車就別開車是最基本的做法。而有能力的人,可以植物造林,資助科研團隊去研發一些新能源技術,讓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的同時,也讓我們能夠避開使用化石能源,進而從源頭上減緩CO2濃度上升的問題。
當然,這並不是一個短期內可以完成的事情,從19世紀初開始,CO2濃度就在急劇上升,如今兩百多年過去了,就變成現在這幅模樣,而我們要想地球變回19世紀前的樣子,或許也需要200多年的時間,甚至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