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裏》的文章刷屏。文章稱,外賣騎手在強大的系統驅動下,為避免差評、維持收入,不得不超速、違章,直接導致外賣員遭遇交通事故的數量急劇上升。對此,餓了麼和美團 9 日先後作出回應,再次引發網友熱議。外賣企業發佈聲明是危機公關還是想解決問題?解決外賣騎手痛點,關鍵在哪兒?《新聞 1+1》聚焦事件背後的問題。
外賣企業急發聲明是危機公關還是想真正解決問題?
9 日凌晨,餓了麼率先回應稱,會盡快發佈新功能:結算付款時增加一個 " 我願意多等 5 分鐘 /10 分鐘 " 的按鈕。美團方面回應較晚,當晚 7 點多,美團方面表示 " 沒做好就是沒做好,沒有藉口 ",將會給騎手留出 8 分鐘彈性時間,增強配送安全技術團隊,重點研究技術和算法如何保障安全。
從餓了麼到美團,外賣平台發佈聲明是危機公關還是想真正解決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指出,企業的回應有一種危機公關的倉促感,並未很好地正視問題。特別是餓了麼把很多責任推加到消費者身上,讓消費者把時間省出來," 但問題核心不是消費者造成的,本質上是企業在算法設計上的問題,同時對員工關懷方面也出了問題。"
外賣企業優化算法時,並未考慮騎手是活生生的人
近幾年,某外賣平台時限要求在不停壓縮:2016 年最長時限 1 小時,2017 年變成 45 分鐘,2018 年最長時限 38 分鐘。
對此,馬亮認為,企業在優化算法時,並沒有考慮外賣騎手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沒有考慮現實城市環境的複雜性,而是在一個理想狀態下進行優化,優化目的不是為了騎手更安全,而是讓時間壓縮,讓成本降低,效率提升。" 它用算法去管理乃至規訓騎手,讓其按照它指定的路線,哪怕是錯誤的、危險的。"
馬亮指出,很多外賣平台企業並沒有把外賣騎手當作一個可以長期合作的夥伴,而是按每單進行考核和獎勵,這樣可以降低成本,甚至以罰代管。這對企業而言是有利的,但不利於整個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外賣行業歸哪個部門監管?
馬亮表示,目前,外賣行業並沒有一個主責的部門。政府部門對外賣行業持包容審慎的態度,但平台企業對於外賣騎手並不包容審慎,反而是用壓榨的方式進行管理。
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外賣行業是弱肉強食、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環境,即這個企業如果放慢了時間,另一個企業就會佔有它的市場率,這對於整個行業來講是不健康的。因此,相關政府部門需採取觸發式監管,並要有底線意識,一旦企業相關行為觸犯了相關底線,政府部門就應該出手,而且出手時一定要有效果。否則這些企業越違法越得利,整個行業環境將非常不健康。
面對不夠人性化的算法,消費者能做什麼?
馬亮認為,如今消費至上、消費者是上帝,作為 " 上帝 " 恰恰是應該用向善的方式來對待騎手,而不是稍不滿意就差評。對於很多騎手而言,一個差評可能就損失很大的收入,甚至這一天都過得不好。對於消費者而言,如何做好和扮演好上帝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讓科技向善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贊贊
責編:寧寧
【來源:ZAKER石家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