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喻為“互聯網醫療獨角獸”的微醫,近日再次傳出赴港上市的消息。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有消息稱,微醫計劃於5月底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説明書,市場預期估值高達150億美元。
4月初,受瑞幸財務造假事件影響,網傳微醫IPO進展出現了新的變化。據媒體報道,瑞幸上市的聯席主承銷商之一瑞信(Credit Suisse)將不再擔任微醫集團港股上市的聯席保薦人,或有可能更換為花旗。
業內人士分析,新保薦人進入後,由於保薦人之間需要時間溝通,或將影響微醫上市計劃。
那麼,微醫能如期赴港上市嗎?就上述消息,微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不予置評”,而關於最新的上市計劃,記者截至發稿時尚未收到回覆。
上市計劃一再延後2月29日,微醫的一封內部人事任命郵件透露,原友邦保險集團區域CEO蔡強將於4月1日正式出任微醫董事會副主席兼CFO。業內人士認為,蔡強的加入意在推進微醫停滯已久的資本化進程。
早在2018年5月完成5億美元Pre-IPO融資時,微醫就宣佈計劃將旗下微醫療、微醫藥、微醫保三塊HMO相關業務作為整體赴港上市,另外傾向將“微醫雲”業務分拆獨立在A股上市。
如今,微醫完成5億美元Pre-IPO輪融資已經過去了近兩年,距離互聯網醫療企業第一股平安好醫生上市也過了兩年,而微醫卻遲遲未能上市。
就在2019年7月,微醫在向《國際金融報》記者介紹企業上市計劃時,曾經表示,“微醫將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和外部市場環境,穩步推進上市計劃。微醫主體在港IPO的計劃沒有變化,持續看好港交所在生物醫藥、數字醫療等領域的發展空間,並在與港交所保持常態溝通。”
“比起主板,港股對上市企業的業績要求低,不盈利也可以上市。但依據互聯網醫療企業目前的盈利狀況,企業市值未必‘好看’,這也給了企業實施上市計劃一定壓力。”一位互聯網醫療行業研究人員向記者表示。
盈利模式不成熟既然上市計劃沒有變化,微醫為何遲遲沒能上市?業內人士認為,還是互聯網醫療企業盈利模式不清晰、企業生存多依賴融資暫時無法形成持續穩定盈利這個老問題。
此前,微醫曾對自己的經營成績表示過自信。2016年年底,微醫集團董事長兼CEO廖傑遠曾公開表示,公司利潤約2.8億元。這是微醫唯一一次公開企業經營成績。它也讓微醫成為唯一一家曾經公開自己實現盈利的互聯網醫療企業。
數據顯示,2016年,微醫形成微醫療、微醫藥及微醫險三大核心業務體系,這三項業務均實現盈利,營收佔比依次約為45%、20%、30%,企業全年營收共計12億元。但此後,微醫再無透露過企業盈利狀況。由於互聯網醫療行業尚未有成熟可盈利的商業模式形成,企業經營成績多以虧損為主,業內對微醫的盈利情況多也多持不樂觀態度。
根據微醫的三大核心業務體系可推測,微醫的主要收入來自醫療服務和技術服務。微醫此前對媒體表示,企業收入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智能健康終端銷售收入及醫療服務收入;二是為政府、醫院、藥企等合作伙伴提供技術服務獲得收入;三是為金融、保險企業提供健康醫療服務、保險電商等,獲得醫療服務和技術服務收入等。但對微醫近年的盈利情況,記者也多次向微醫方面瞭解情況,至今未收到明確回覆。
北京鼎臣管理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史立臣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解釋了互聯網醫療行業的“盈利難”問題。史立臣表示,“我們常説的互聯網醫療,其實有兩種,一種是‘互聯網 醫藥’,另一種是‘互聯網 醫療’。‘互聯網 醫藥’,在政策上是在去年才開放,今年才明確。對於醫藥這塊,目前企業集中於送藥這個業務。但問題是,極少有企業有送藥資質。藥品對於運輸的要求高,高温之下遠程運輸就容易發生質量問題。更不要説,藥品是個不能送錯的東西,企業能否執行嚴格到位的配送監管也是考驗。這都給送藥業務開展造成了很大短板。另一方面,藥品的可及性不是我國藥品市場的核心需求。我們國家藥店的數量其實不少,常用藥人羣大都是退休的老年人,他們有時間去藥店或者去醫院,也不需要配送。並且,網絡購藥始終是個新事物,很多人都還不習慣也不信任。因此,送藥這個業務還存在很多問題。”
“而‘互聯網 醫療’這個板塊的業務模式就更不清晰了,多數企業到今天仍然處於摸索業務模式中。一些企業在自家的平台上開展了專家診療的業務,但這些平台究竟有多少醫生資源目前質疑的聲音很大。如果真的是三甲醫院的專家哪有這個時間,可如果是小醫院的醫生,老百姓又何必要去網上看病。整體而言,互聯網醫療行業在政策方面,近年確實開放了不少,但這個行業如何發展,從政府到企業也都還在探索。企業目前是依靠融資撐着,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
在互聯網醫院的發展問題上,醫療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認為,“以互聯網醫院為外衣的遠程問診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其發展的阻礙是:最適合進行遠程問診服務的基層醫生的實力和基層醫療機構的配套實力過弱,不能讓病人信任。而大醫院無論從收入模式還是醫生定位上都並不適合做B-B-C的遠程問診。因此,只有基礎醫療體系獲得了強大發展以後,遠程問診才有大發展的可能性,而目前的互聯網醫院不過是市場的過渡形態,難以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模式。”
行業痛點仍需解決儘管如此,疫情之下,互聯網醫療行業利好不斷,互聯網醫療行業政策近期持續呈現開放狀態。3月初,國家醫保局、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出台相關醫保政策,提出對符合要求的互聯網醫療機構為參保人提供的常見病、慢性病線上複診服務,各地可依規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由於此項政策明確表示互聯網醫療支付可用醫保結算,被詬病多年的支付問題得到解決,互聯網醫療的春天似乎更近了。有行業人士認為,這讓互聯網醫療發展形成了“醫療、醫藥、醫保”閉環。
但是,史立臣對記者表示,“醫保基金支付的相關藥品的費用,不可能直接轉換為互聯網醫療企業的利潤,所以它也沒有改變互聯網醫療企業難以盈利的局面,問題根本沒有得到解決。未來,尋找成熟的可盈利的商業模式依舊是互聯網醫療企業的任務。”史立臣建議,互聯網醫療企業要做好平台,加強企業之間、機構之間的合作,把人才、渠道、終端、產品、專家等各方面資源集合起來,形成體系與合理的利潤分配方式。
趙衡也表示,“對於互聯網醫療來説,獲得醫保雖然解決了支付問題,但市場的發展仍將更多地圍繞B端而非C端。特別是在客户獲取和服務供給上,互聯網醫療必須依靠B端來擴展。”
關於互聯網醫療發展前景,經濟學者宋清輝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據清暉智庫統計,預計到2020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達到1000億元。不過,目前行業增速已趨於飽和,模式各異的互聯網醫療企業都在尋求更理性的發展之路。”
記者 黃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