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太極中的“四兩撥千斤”
太極常説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那怎樣才能做到四兩撥千斤呢?
質疑太極拳的人肯定會説那是騙人的,四兩怎麼可能撥千斤!可是別忘了,阿基米德説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利用槓桿原理,一個人連地球都可以撬動,那四兩撥千斤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作為一個太極拳愛好者,長期練習太極拳使我獲益良多,雖然沒有成為武林高手,但是強身健體愉悦身心,效果還是不錯的。對於四兩撥千斤,我的理解就是,首先你要有四兩,就像槓桿原理一樣,給你最好的槓桿,最佳的支點,但如果你沒有初始的作用力,那再好的理論都是白搭。所以你必須先有四兩,再去研究這四兩要放哪裏?要怎樣撥千斤?
那怎樣擁有四兩呢?唯有持之以恆的練習。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師不如無師,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相互學習交流是可以的,但照搬就不行了,因為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
當你把口訣要領記清楚,把招式套路融會貫通可以自由拆分組合的時候,差不多你就有四兩了。
有了四兩,就可以研究撥千斤了。太極行內人都知道,太極角力源於推手,要想知道怎麼用力卸力,就必須學習推手,通過推手感受力的運動和變化,學會使力,借力用力。學會套路和推手,太極拳才算入了門。
那有人説我套路和推手一起學行不行?當然可以,只要有人教你。説實話,練了好幾年太極拳我還沒有正式練過推手,當初大學老師只教了我套路,剩下的都是自己瞎捉摸。看過很多理論書籍,對於太極越發痴迷。
説到傳統武術,很多人都喜歡用能不能打來衡量它的意義,太極拳也不例外,尤其是徐曉東打假雷雷後,太極拳也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其實大可不必。
任何武術,傳武也好,拳擊也好,或者其他拳術,千百年的傳承中屹立不倒就已經體現了它的價值,存在即是合理的。如果非要比個高低,那要看拳手誰領悟得更加深刻,練習得更加勤快。喬峯一套太祖長拳就能無敵於聚賢莊,可是當他遇到掃地僧,使出降龍十八掌也難以取勝。
一個勤於修煉的人和一個從來不練的人,前者的身體素質和反應速度通常是優於後者的。但打架決勝負還要考驗臨場發揮、應變能力和心理素質等。所以結果很難説。
所謂四兩撥千斤,就是用最小的代價去換取最大的成果。所以方式方法很重要。既要鍛煉出自己的“四兩”,還要找到這四兩最好的作用點,然後輕輕一推,見證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