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獨苗武磊令人尷尬,國內球員應務實選擇非五大聯賽
虎撲09月09日訊 今天,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留洋獨苗武磊折射出中國足球尷尬的現實。而新華社也提出建議,希望國內球員留洋,務實選擇立足難度相對較小的歐洲非五大聯賽。
卡塔爾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12強賽次輪較量,中國隊0:1不敵日本隊。雖然比分尚可接受,但比賽內容反映出中日兩隊間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正如國足主帥李鐵所説,“通過比賽我們看到跟亞洲最好球隊的差距”。
賽後,武磊迴歸西甲。他在機場遇到同樣返回各自所效力俱樂部的日本球員,不禁在微博上感慨:“在我旁邊,幾乎一整支日本國家隊的球員都準備返回歐洲各自的俱樂部,真的很感觸!我們和亞洲強隊的差距確實很大,正視差距!絕不虛度每一天!”
武磊的感慨很真實,也很殘酷,因為這反映出中日兩國足球水平差距巨大,在留洋球員這一個領域如此,其他領域亦然。
此次日本男足的23人名單中,有16人在歐洲聯賽效力,其中12人效力於歐洲一級聯賽,包括效力於五大聯賽的七人。整體來看,目前在歐洲各級別聯賽效力的日本球員共有451人。相比之下,目前在歐洲聯賽能真正站穩腳跟的中國球員恐怕只有武磊一人,在五大聯賽的也只有他一人。
留洋球員展現出的出色技戰術素養和開闊視野已毋庸贅言,從中日比賽中日本球員的嫺熟技巧、壓迫式打法和“壓倒式”數據就可見一斑,而他們甚至還未展現出最強實力。
雖然中國球員的留洋現狀尷尬,但留洋之於中國足球並不陌生。早在1998年7月,楊晨就轉會德甲球隊法蘭克福,成為中國球員留洋歐洲五大聯賽第一人。此後,范志毅、孫繼海、馬明宇、李瑋鋒、李鐵、邵佳一、鄭智等國內優秀球員也出現在五大聯賽中,有的還成為主力球員。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甚至未成年的中國球員去歐洲、巴西等地深造,但這些孩子基本在國外很難立足,導致“留洋”逐漸變成“鍍金”,“出口轉內銷”現象普遍。“留洋少、留洋難”的原因包括自身實力不夠、國內高薪帶來的動力不足(已頒佈的限薪限投政策或將緩解該問題)、文化語言等隔膜造成融入難乃至邊緣化、年輕球員缺乏實戰等。
雖然問題不少,但留洋已是大勢所趨,也成為中國足球長遠發展的應有共識,而比較務實的選擇則是登陸非五大聯賽的各級別聯賽。
實際上,日本球員中能直接踏上五大聯賽的也很少,目前這支日本國家隊中,植田直通和阿道效力於法乙,室屋成效力於德乙,柴崎嶽來自西乙;中山雄太和堂安律來自荷甲,在中日比賽中送出助攻的伊東純也效力於比甲,守田英正來自葡超,古橋亨梧來自蘇超。
武磊曾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他更願意讓自己的留洋成為一種導向,去影響更多球員走出去。他説,日本、韓國球員在五大聯賽踢球的並沒有多少人,絕大多數還是在五大聯賽以外的歐洲國家聯賽或次級聯賽,龐大的基數下,即使很多人被淘汰了,在歐洲踢不下去回去了,依舊有很多人往外走,迴歸日本聯賽後也帶去了豐富的經驗。
他認為,無論什麼層級的聯賽,只有大批中國球員願意走出來,能在國外立足,中國足球才真正有可能提高。留洋期間,他在國外看到了從上到下的足球體系、俱樂部運營、足球氛圍、普通民眾對足球的熱愛等等,收穫是全方位的。
中國足協也意識到了球員留洋的重要性,主席陳戌源曾表示,計劃把青少年隊伍整建制送出去,並擬解決兩大問題:一是保障,包括學習、生活等,解除家長後顧之憂;二是確保孩子有球踢。
業內人士建議,由中國足協牽頭成立一個青少年足球海外發展基金,並立足2035年建成體育強國目標,制定15年海外人才培養計劃,培養1000-2000名高水平人才。同時,在國家層面設立青訓發展基金,對青訓卓有成效的機構和隊伍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或獎勵政策,來達到鼓勵留洋深造的目的。
鼓勵留洋的同時,還應重視作為一國足球根本的國內聯賽,只有國內聯賽更加完善,與球員留洋的國外聯賽形成良性互動,才能培養出更多人才,國字號球隊才能有更好的表現。
期待武磊的“孤獨”能早日畫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