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體壇明星們除了藉助自己的影響力呼籲預防艾滋,體育圈內也在用各種手段教育、引導以及用規則甚至“小把戲”,幫助運動員們預防艾滋。
規則和“套路”齊上陣
有着高度關注和高商業價值的NBA,預防艾滋病是整個聯盟“必答題”。大多數運動員都十分年輕並且一夜成名,他們身處的環境或許會在某一刻讓人放鬆警惕。
每年,NBA都會對剛進入聯盟的新秀進行“上崗培訓”,其中就包括預防艾滋——NBA的新秀都是20歲出頭,剛入聯盟立即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並領取到高額工資,對此,NBA會對他們進行從如何與媒體打交道到如何理財等各方面的培訓,其中細節設計得很巧妙,甚至充滿“套路”。
新秀們會被要求在位於紐約的酒店集中培訓,但在酒店附近,會有一羣女球迷時常出現——這是運動員們在全國各地比賽時都會遇到的情況,女球迷穿着惹眼十分熱情,讓受到關注的新秀們自我感覺良好,甚至對培訓有點心不在焉。
第二天,新秀們會很意外地發現,之前見到的女球迷突然出現在了自己的房間門口,之後她們會挨個自我介紹:“你好,我叫XXX,我有艾滋病。”球員頓時恍然大悟,一刻的放縱可能就會讓自己抱憾終身。
大量發放避孕套
國際體育大賽都會雲集世界各地的運動員,為了鼓勵安全性行為和宣傳預防艾滋病,發放避孕套成為必備措施。
以奧運會為例,發放避孕套的數量與日俱增。據報道,奧運會大規模發放避孕套可追溯到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一共為運動員提供了5萬個。2000年悉尼奧運會發放了兩次,第一次是7萬,第二次是2萬。
此後,每屆奧運會的發放數量都超過10萬,2016年裏約奧運會甚至創紀錄地提供了45萬個。即便是受到疫情影響的東京奧運會,也向運動發放了避孕套。
東京奧運會實施了嚴格的防疫規定,但組委會仍然向運動員提供避孕套,但是僅在奧運結束後發放。對此,東京奧組委表示,這些避孕套應該由運動員帶回各自的祖國,用於幫助提高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
與艾滋交鋒,他們一直在戰鬥
與艾滋病交鋒的運動員,最著名的就是NBA球星“魔術師”約翰遜。
約翰遜是NBA的門面球星,在1991-92賽季前的例行體檢中,他被檢測出攜帶着HIV病毒,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積極接受着治療,那一年他32歲。
感染HIV病毒並不意味着艾滋病開始攻擊人類的免疫系統,約翰遜採用雞尾酒療法——通過藥物降低血液中的HIV病毒到一個極少的數量,讓HIV處於潛伏的狀態。有着良好的身體底子,加上每日保持訓練,約翰遜一直保持着健康,甚至在1992年參加了巴塞羅那奧運會並幫助美國籃球隊奪得金牌。
到了2014年,約翰遜甚至可以進行獻血。據報道,他體內的艾滋病毒含量非常低,已經可以通過醫學手段進行清理,讓血液可以安全使用。
約翰遜表示在一直保持着輕鬆愉快的心情:“我從來沒把自己當病人,或者想着自己得病了。我感覺好極了,每一天都是那麼美妙。我慶幸自己活着,每一天都活着,每一天對我來説都是節日。”
洛加尼斯是歷史上最偉大的跳水運動員之一,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前,洛加尼斯就被檢測出是艾滋病病毒攜帶者。雖然如此,他的生活卻沒有受到改變。
退役後,他出演了音樂劇,他的自傳《擊破水面》在美國最暢銷書榜上佔居第一位長達五週,還被改編成電影。這名在奧運會拿到了4金1銀的偉大跳水運動員,被稱為同艾滋病抗爭的楷模。
如今,洛加尼斯依然很健康,他的生活也十分規律——上午鍛鍊,每天午睡,每週都會做兩次瑜伽。
上游新聞記者 包靖
(原標題:在體育界,這些規則和“套路”幫助運動員預防艾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