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賽場能看到我們的人生,看完這些視頻get奧運健兒突破訣竅
每一位中國奧運健兒、殘奧健兒
都有一段追夢與拼搏的故事,
這些故事,宛若一道道生命之光,
照亮了他們的人生,更激勵着我們。
在“青春無悔”中國青年奧運精神分享會上,
我們聽到了
奧運冠軍鞏立姣、龐偉、侯志慧,
奧運銀牌選手朱亞明,
殘奧冠軍鄭濤與教練張鴻鵠,
殘奧鐵人三項選手王家超等人
講述的他們在賽場和訓練場上的奮鬥歲月、無悔青春。
東京奧運會田徑女子鉛球金牌得主鞏立姣連線分享
自己的奧運精神。(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陳劍 攝)
人一定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追逐夢想的道路,不是坦途,沒有捷徑,最大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追夢的途中任何一點三心二意都可能讓我們與夢想失之交臂,但是時間和汗水都是公平的,只要腳踏實地朝着目標不懈努力,每一天都會比前一天的自己更接近夢想。
鞏立姣:人一定要有夢想
“人一定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這是東京奧運會女子鉛球冠軍鞏立姣常説的一句話。從一名幼時因為扔三輪車車輪偶然發現力量天賦的農村女孩;到12歲那年被選拔進入專業隊,從此在心中種下“體育夢”的種子;到2008北京、2012倫敦的兩屆奧運會上未曾站上領獎台卻因替補奪得獎牌;再到2016年裏約奧運會,在近乎一致看好的情況下意外失利;再到2020東京奧運會,終於升國旗、奏國歌,站上最高領獎台……鞏立姣以自己的故事詮釋着“青春無悔”、“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東京奧運會10米氣手槍混合團體金牌得主龐偉分享
自己的奧運精神。(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陳劍 攝)
我很感謝教練當時為我潑的“冷水”,射擊比賽最可怕的是在場上多想,認為自己肯定能拿冠軍。
一旦進入忘我狀態,就會專注比賽,心態自然就平和了,也穩定了。
如果能戰勝自己,結果就不會差。
龐偉:身上始終有擔子
中國射擊隊老將龐偉是年少成名,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初出茅廬的他一鳴驚人奪得冠軍,但也從此體會到了一名明星運動員揹負的巨大壓力。2012和2016年的兩屆奧運會,龐偉均與奧運金牌失之交臂,待到2020東京奧運會,曾經是中國射擊隊年齡最小的毛頭小子已經變成全隊年齡最大的大叔,但夢想從未改變、奮鬥從未停歇。平均下來每天200發子彈、最長可能需要10小時的訓練量,這是對體能、心理的考驗,再加上傷病、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龐偉是靠着心中的那個信念一直堅守下來,那個信念就是“身上始終有擔子”。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上,龐偉再圓奧運冠軍夢,完成了為國爭光的使命,也為自己的射擊運動員生涯畫上圓滿句號。
東京奧運會女子舉重49公斤級金牌得主侯志慧連線
分享自己的奧運精神。(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陳劍 攝)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舉重像是命運對我伸出的一隻手,可以帶領我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時間可以治癒一切。
我相信,我就是大聖歸來裏的小猴子,我命由我不由天。
侯志慧:我命由我不由天
被身邊人和粉絲暱稱為“小猴子”的侯志慧,曾被電影《大聖歸來》的情節深深感動,因為影片中的小猴子也是在克服重重困難與挫折後成為大聖歸來,這一切與自己的經歷多麼相像。侯志慧在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上以絕對實力奪得女子舉重49公斤級冠軍。其實早在2016年裏約奧運會之前,她就是奪冠熱門人選,只可惜,傷病導致她在里約奧運會開幕前四天錯失了奧運參賽機會,那個時候,她的人生從天上墜落到地下。侯志慧説,“有人説,苦難對我們是一種功課、一種教育,好好地利用了這苦難,就是聰明。可對2016年的我而言,苦難就是苦難,那種滋味不願再嘗。”那年,侯志慧19歲,在傷病的折磨和對前途感到迷茫的雙重煎熬中,思考人生。差不多一年後,侯志慧終於走出了陰影,“我想讓自己變強大,我希望可以保護家人,可以證明自己。而這一切,舉重能幫我實現。”心態的轉變成為治癒心靈的良藥,侯志慧王者歸來,以2017年全運會冠軍開啓新一輪奧運週期,並最終在東京強勢奪冠。
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三級跳遠亞軍朱亞明分享
自己的奧運精神。(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陳劍 攝)
其實不是我們選擇了三級跳,而是三級跳選擇了我們。
自己的人生只能自己負責。
追夢至此,如果放棄,我將會留下一輩子的遺憾。
朱亞明:自己的人生只能自己負責
東京奧運會男子三級跳遠銀牌得主朱亞明,是直到大學三年級之後才開始專業訓練的,他的故事證明了,為夢想的奮鬥在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朱亞明曾經是一名體育專業的大學生,原本以為自己的未來就是當一名體育老師,但具備較高運動天賦的他,始終認為自己應該向着每一名體育生都夢想的更快更高更強的方向拼搏一回。於是,他在21歲那一年才成為專業運動員,但之後一度因為長時間未能突破瓶頸遭到外界的質疑。在幾乎就要放棄的時刻,他堅守了自己的夢想,終於在東京奧運會上創造了奇蹟。
東京殘奧會游泳隊功勳教練張鴻鵠分享殘奧會游泳隊
的奧運精神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陳劍 攝)
我們要做的是幫助他們能自強、自立,擁有靠自己能從困境中走出來的能力,這聽上去很難,但我們相信,體育可以做到。
但凡還能讓他們靠自己的力量發光發亮,他們會竭盡所能去抓住一線機會,體育已經成為他們的一種精神支持了。
看着他們從泳池出來後找到自信和快樂,甚至建立了家庭,找到了工作,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張鴻鵠:鄭濤不想做廢人
口咬毛巾出發、頭撞池壁撞線的殘疾人游泳運動員鄭濤,在今年東京殘奧會上感動了億萬國人。鄭濤的教練張鴻鵠至今仍記得,當年他去鄭濤所在的雲南省某農村選拔苗子時,鄭濤的父母一開始是反對鄭濤練習游泳的,但當時還是個孩子的鄭濤説了一句令張鴻鵠至今都印象深刻的話,他説自己“不想做廢人”。鄭濤進隊後,張鴻鵠髮現果真沒有看錯這個孩子,別人在水裏呆五六個小時,他在水裏一呆就是八九個小時。練仰泳時,鄭濤需要口咬毛巾才能出發,用頭撞池壁才能完成撞線。訓練中,我們的教練看他一次次頭撞池壁,很是心疼,就跟他説,“訓練的時候你不要用頭去觸壁了”,但鄭濤認為,自己訓練時必須和比賽保持一致,才能讓教練更準確地瞭解自己的技術優缺點,才能得到更真實的指導。在東京奧運會上,鄭濤獲得4枚奧運金牌,打破4次奧運紀錄,創造了歷史。
東京殘奧會鐵人三項PTS4級競賽第四名王家超分享
自己的奧運精神。(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陳劍 攝)
唯有勤奮的訓練,日積月累,可以克服先天性不足。
生活是週而復始的修行,而每天都要面對同樣的挑戰,從起牀克服懶惰開始。
非常慶幸生在今天的中國,在這樣的和平年代,有好的政策,有飛速發展的經濟,有黨和政府強有力的疫情管控,有自己的夢去追逐,我們作為中國年輕人是幸福的。
王家超:唯有勤奮地訓練
中國殘疾鐵人三項運動員王家超是中國第一位參加殘奧會鐵人三項的運動員,並在今年的東京殘奧會上獲得男子鐵人三項第四名。王家超回憶,作為運動員,訓練很苦,自己也曾有過在訓練中偷懶、不夠主動的時候,但有一次與自己的好友也是教練的德國人Peter的一番對話讓自己感觸很深,徹底改變了自己。王家超回憶,那天早上,Peter清晨四點多就起來了,並完成了訓練,之後,他舉着一杯咖啡過來問我要嗎,接着問今天你訓練了嗎?我被問得愣住了,因為我當天完全沒有考慮準備訓練。於是他就意味深長的跟我説,沒訓練也沒關係,因為這是你的訓練,不是我的訓練。王家超説,Peter的這一句話讓我突然有了一種領悟,從此我就像開啓了自動導航模式一樣,去主動訓練。“唯有勤奮的訓練,日積月累,可以克服先天性不足。”
升國旗、奏國歌,站上最高領獎台,每一位奧運、殘奧健兒的成長曆程,都是帶着滿滿正能量的勵志故事。由團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國青年報社主辦、國家體育總局秦皇島訓練基地支持、寧夏紅公益支持的“青春無悔”中國青年奧運精神分享系列活動還將陸續邀請更多的中國奧運、殘奧健兒,攝製《中國青年説》奧運精神特輯、唱響《青春無悔》奧運精神主題曲,攝製MV,充分利用媒體平台資源,將“青春無悔”奧運精神傳播開來,用符合新時代青少年特點的體育文化產品,激勵青少年砥礪奮進,追逐夢想。
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三級跳遠亞軍朱亞明代表運動員向全社會發出“青春無悔·全民健身運動倡議”。(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陳劍 攝)
當天的活動上,朱亞明還代表奧運、殘奧健兒們宣讀了《“青春無悔”全民健身運動倡議》,號召全國青少年,爭當弘揚奧運精神的宣傳者,爭當全民健身運動的踐行者,爭當科學健身的引領者,積極投身到全民健身熱潮中去,為健康中國、體育強國貢獻青春力量。
改編自:《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中國青年奧運精神分享會在京舉辦》 作者: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