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報:投資人會議延期並非因中性名爭議,而是手續未完成

虎撲12月07日訊 據《足球》報微博報道,12月8日的聯賽投資人會議延期,並非是因為外界傳聞的“中性名爭議”,而是因為會議手續沒有完成。

11月25日中超投資人會議明確要求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後,圍繞此事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止。會上中國足協明確指出,現中超16傢俱樂部中,僅有大連人一傢俱樂部符合新賽季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規定,其他15傢俱樂部均要對原有的俱樂部名稱進行修改,做到完全去企業化,實現中性化。俱樂部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也不得使用諧音。這樣的要求直接導致國安、泰達、建業、綠城等老字號要在中國職業聯賽消失,幾天來幾家俱樂部紛紛通過不同方式與中國足協商討,希望能留下自己的老字號,但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家成功。

眼看着中國足協又要召集聯賽會議(原定12月8日),而中性名問題又是其中重要的議題,在各傢俱樂部上書未果、無奈徵集名稱的過程中,申花、建業、國安、泰達、綠城五大球迷會發布聯合聲明,希望能夠讓足協改變要求。球迷會聲明中表示:“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一直在堅持和傳承的足球俱樂部屈指可數,反倒是異地轉讓和頻繁改名這種事情對球迷造成很大的精神傷害。自己的主隊對常年站在看台的球迷來説是一種情感寄託,隊名、隊徽、顏色都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們支持中國足協對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中性名稱的規範化政策。我們相信中性名稱有利於俱樂部品牌文化的傳承,更有利於給主隊球迷歸屬感!我們認為不應該採取‘一刀切’的做法,(希望)對存在20年以上、甲A甲B時代就傳承下來的俱樂部名稱,可根據球迷意願允許保留。”

中國足協推行職業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並非沒有政策依據,2015年頒佈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明確提出,改革完善職業足球俱樂部建設和運營模式,要實行政府、企業、個人多元投資,鼓勵俱樂部所在地政府以足球場館等資源投資入股,形成合理的投資來源結構,推動實現俱樂部的地域化,鼓勵具備條件的俱樂部逐步實現名稱的非企業化。中國足協當時確實曾想依據於此制定細則,2018年,包括新華社在內的多家媒體報道了中國足協要出台《中國足球協會職業俱樂部名稱規範》(徵求意見稿),該政策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出於兼顧國情及職業聯賽發展現狀的考慮,若俱樂部名稱或簡稱原為非中性的,但被本俱樂部長期、連續使用,使其名稱在足球行業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形成俱樂部品牌或在球迷羣體中具有普遍影響力的,可在規定時限內經俱樂部向中國足協申請並批准,可將該名稱認定為中性名稱。申請此類名稱認定的俱樂部應為2004年中超聯賽前已經參加甲A或甲B聯賽的俱樂部,並連續參賽至今。同時,俱樂部未發生所屬地方會員協會的變更。相關報道讓老字號的俱樂部看到了希望,按照這個規定,國安、申花、魯能、建業、泰達、亞泰等俱樂部都可以保留現有名稱。在中國足協蘇州會議宣佈中性名“一刀切”的時候,不少球迷和媒體也重提這個規定,但有趣的是,這個政策當時醖釀已久甚至被媒體廣泛報道,卻最終沒有正式公佈。

也正是因為有過這個動議,讓俱樂部和球迷對現如今的“一刀切”方式非常不滿。12月8日的聯賽會議已經延期,但延期原因並非為外界傳聞的“中性名爭議”,而是因為會議手續沒有完成。截至本報發稿時,有關中性名的政策,依舊按照之前蘇州會議的要求推進。

(編輯:姚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60 字。

轉載請註明: 足球報:投資人會議延期並非因中性名爭議,而是手續未完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