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吐血價買房+全家簽約,石柯們照拿大合同,足協限薪淪為笑話

由 簡振武 發佈於 體育

今天冬天,中國足球轉會市場到目前為止還顯得異常安靜;建業官宣了迪力穆拉提和舒尼奇後,各俱樂部看起來就沒什麼動靜了。而在沒動靜的背後,則是私下裏,轉會市場早已暗流湧動。

魯能引進孫準浩,上港引進邁斯特洛維奇已經得到了賣家的確保,只差買家點“確認收貨”;而在內援轉會市場上,石柯已經是魯能的人了,上港那些合同在2020年年底到期的東亞系球員全部續約了,蘇寧留下了吳曦,但吉翔、周雲、顧超、楊博宇都成了自由身;除此之外,巴索戈已經到了上海,幾乎鐵定成為了申花的引援,而同樣是自由身的馮勁,自然也成了轉會市場的香餑餑。

那麼這些已經與俱樂部簽下新約,或在跟各俱樂部進行談判的球員,他們的合約金額、要價到底是多少?關於顏駿凌和吳曦的新合同,江湖中傳的數字,都超過了税後1500萬人民幣。而已經到濟南的石柯,此前在跟上港、深足、大連、綠城、富力等俱樂部談判時,曾經收到過税後年薪800萬的合同,但石柯對這些俱樂部的表態一直都是,誰給税後1200萬,他就跟誰籤。考慮到税後800萬,石柯都沒簽,魯能搶下石柯的價碼,按理説就算沒有税後1200萬,但至少也不會低於800萬。

換作以往,一線國腳工資税後2000萬起步,U23都有可能籤個税後1000多萬的情況下,800萬,1200萬,1500萬,還不算特別突出。但現如今足協最嚴限薪令一下,當工資帽只有税前500萬,這就讓這些數字顯得十分扎眼。

顏總和吳總?

然而超標了又能怎樣?即便上週足協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各級職業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落實工作的通知》,強調了出現違規操作一經查實,將依據相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而這兩屆足協領導,也都釋放過會請第三方財務機構來監管的信號;但實際上甭管是所謂的“一經查實、嚴肅處理”,還是找“第三方監管”,這都是徹頭徹尾的幌子。頂多也就是在外援這一塊,由於很多歐洲俱樂部本身是上市公司,人家得實打實的公佈價碼,各俱樂部在轉會費上不太好去操作;而外援本身跟中國俱樂部、中國經紀人也沒有合作基礎,對方也未必願意配合俱樂部走賬。但在國內球員這一塊,各俱樂部的操作本來就是極不透明的,大家有的是鑽漏洞的辦法。

目前天津媒體曝光了,有俱樂部為了讓球員拿到年薪2000萬的合同,除了給球員一份工作合同、商業代言外,還跟球員的妻子、其他親戚簽署了高報酬的工作合同;除此之外,各俱樂部和球員簽約,習慣性的在私下裏發放一筆簽字費,有的俱樂部故意給經紀人一大筆佣金,實際上是讓經紀人把錢拿去補貼球員,現如今還被爆出了球員一折買房抵部分年薪的騷操作。

考慮到足協主席陳戌源自己此前的身份是上港集團黨委書記,足協秘書長劉奕本身也是個經紀人,要是説足協高官不知道各俱樂部是怎麼操作的,不知道中國球員的合同到底有多大,那是不可能的。但他們知道就會管麼?就能管麼?特別是考慮到中超此前各俱樂部薪資佔大頭的是外援、外教的薪水,但足協新政又沒有對外教限薪,而中超各隊增加一個外援,等於是讓經紀人們多了16個外援運作的空間;再聯想到足協一邊要求限薪,一邊又出台了“第三方商業合作”的規定,陳戌源面對鏡頭,甚至公開鼓勵球員去籤第三方合同,從本質上來説,足協的限薪只是為了甩掉金元足球的帽子,他們的操作是給外界看的。足協這番操作只是通過政策清理掉大牌外援,來降低中超的投入,並沒有去阻攔球員拿高薪,對陰陽合同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甚至還給經紀人拓寬了賺錢通道。

對某些操作嚴格監管,導致大牌外援們逐漸逃離,中超的受關注度和商業價值直線下滑;而對某些操作又視而不見,放縱這些在亞洲賽場上成績一塌糊塗的球員賺高薪,足協的限薪其實玩的是雙標。當6億人民幣的投入帽依舊只是“做賬數字”,有很多方式可以消化,足協限薪早就成為了違心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