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8月28日電(記者趙建通、沈紅輝)夢之島公園射箭場,東京殘奧會射箭項目的第一個決賽28日結束。
賽場大屏幕上的數字定格在138:132,這意味着在複合弓混合團體W1級比賽中,中國隊最終取勝,“90後”運動員陳敏儀、張天鑫聯袂拿下項目首金。
在夢之島,兩位初登殘奧舞台的“90後”射手,成功圓夢。
陳敏儀坐在輪椅上被推出賽場的時候,手裏捧着圍繞着橄欖枝的殘奧會吉祥物,胸前掛着的是幾分鐘前剛領到的金牌。儘管戴着眼鏡、口罩,還是依稀能看到淚痕留在這位姑娘的臉上。
“聽到國歌奏響,我熱淚盈眶了,真的感覺很有成就感。”
“國歌因你們而奏響,你們兩個是中國的驕傲!”
這段對話,來自採訪結束以後的線上聊天。帶着獎牌回殘奧村的路上,陳敏儀還給記者專門發來道歉,説自己不太會講話。
夢想成真的時刻,任何語言其實都不太需要。靜靜享受即可。
當夢寐以求的金牌沉甸甸地出現在手上時,1990年出生的陳敏儀,練習射箭10年來的最大目標得以實現。當然,後面還有個人項目的她,還有可能歡喜加倍。前一天的個人排位賽,陳敏儀以打破殘奧會紀錄的成績暫列第一。
陳敏儀來自東莞石龍,因為先天性遺傳疾病雙腿無力,只能坐上輪椅。陳敏儀説,小時候,看到別的小朋友可以到處走、到處跑,自己卻不能,心裏會很難過。但她從來沒怪過父母,反而被父母那份超於常人的堅強而感動。
陳敏儀的父母和哥哥都是殘疾人。父親堅持去工廠上班賺錢養家;母親努力把家裏打理得井井有條;哥哥也練習射箭,同時還在工作養家。在家人們的支持和鼓勵下,陳敏儀沒有因為自己身體殘疾而意志消沉,她學會了如何勇敢地面對生活。
除了父母,陳敏儀還特別感激自己的教練蔡建兵。射箭場上很拼心理素質,好的教練往往是運動員的“定海神針”。“我特別想感謝我的教練,當時我在打第二第三組的時候,一直偏左邊,連續打7環、8環,內心其實非常緊張。然後我突然聽到我教練大吼一聲説,打兩點鐘的位置!聽到他那一聲,我的心立馬就安定下來了。”陳敏儀賽後説。
2009年9月,讀高三的陳敏儀因上肢條件較好被選入省隊,自此開始了自己的射箭運動員生涯。她最開始參加的是女子複合弓公開級別的比賽,不料2015年她突遭車禍,左手臂受了嚴重的傷。受傷以後,陳敏儀非常失落,一度以為自己從此要告別賽場了。不過讓她沒想到的是,教練讓她參加高傷殘級別女子複合弓W1級的射箭訓練,把她從深淵裏又拉了回來。
殘疾人體育中,傷殘程度是一個重要的參賽指標。陳敏儀參加的比賽都有W1標識,表示這是射箭領域傷殘最重的級別。
初登殘奧舞台就奪冠,看似是個“奇蹟”。實際上對陳敏儀來説,“奇蹟”只不過是“努力”的另外一個名字。練習射箭的枯燥常人難以想象,拉弓、瞄準、放下……不斷循環重複。她曾經因為訓練過於刻苦,導致手臂酸得晚上睡不着覺。
“她付出的要比平常人多,甚至比其他殘疾人也要多很多。”蔡建兵曾在採訪中表示。
8月31日,陳敏儀還會出現在女子複合弓W1級個人賽的射箭場上,還是那個叫做夢之島的地方。
來源:新華社